汉长安城的布局
汉武帝还大大开扩了秦时的上林苑,其范围已远远超出长安郊区,约当今渭水以南周至、户县以东,蓝田以西,秦岭以北②,广袤五百里,内离宫殿阁楼台百余所,可容千乘万骑。当时四周设有围墙,专供皇帝游猎。把这样广大的沃野膏腴之地划入禁苑,不得耕种,直接影响了长安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首都所需粮食不得不仰给于漕运。
汉长安城的城垣平面作不规则的正方形,除东墙为一直线外,其他三墙均有曲折。南墙因长乐、未央二宫兴建于前,城垣修筑在后,建城时只得因势而行,造成南墙中段的突出和曲折;西墙中段也因环包未央宫而有一处曲折;北墙因受呈西南、东北走向的渭水所制约,不能不有更多的曲折和向东北斜行,整个城垣南部较北部略为偏西,城南为南斗形,城北为北斗形,俗称作“斗城”③。长安城在规划上的特点是充分利用地形,将主要宫殿建于城南高地;西北濒临渭水交通便利的地方,则作为手工业和商业的中心;而在
① 《三辅黄图》卷六,天禄阁引《汉宫阙疏》。
② [宋]程大昌:《雍录》卷二。
① 《史记》卷二八《封禅书》。
① 《三辅黄图》。
② 《三辅黄图》。
③ 《三辅黄图》。
城北地势低平处,布置了一百六十个街坊和九个市场。这样,整个都城的平面随地形的变化而成不规则的状态。它突破了《周礼·考工记》城必正方, 皇宫必在城的中心,否则不足以显示庄严的传统观念。从城市功能上来看, 这样布局是符合实际的。
为了解决长安的城市用水,武帝元狩三年(前 120 年),在城西南的沣水东侧,开挖了昆明池,周匝四十里,它接纳洨水、樊川、杜曲诸水,水源丰富。池北出一水,名“昆明池水”,注入建章宫附近的揭水陂,然后流入城内,供应城区用水及宫殿风景区未央宫的沧池和建章宫的太液池的水源; 池东北出一水,名“昆明故池”,流往长安城南,再东北注入漕渠,既供应了城区东部的用水,又为漕渠提供水源,保证了由关东通向首都漕运的畅通, 其规划与设计也是非常合理的。
汉长安城遗址,在今西安市西北约十公里处,当地人民称作“杨家城” 的地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从 1956 年起派遣工作队进行调查发掘, 实测城垣遗址周长二万五千一百米,合汉制六十里强①,与《汉旧仪》“城方六十里”的记载相符。城墙下部宽十六米,合汉尺近七丈②。全部城垣中,北墙与西墙已大部夷为平地,东墙遗址保留较多,霸城门还有墙址一丈多高, 版筑土墙的夯层约八至十厘米,还清晰可见。在西北角的六村堡和相里巷一带,分别发现了陶俑作坊和五铢钱的铸钱遗址。这里正是汉城官府手工业集中的地区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