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紧缩以后的长安城

唐昭宗天祐元年(904 年),佑国军节度使韩建,为了适应经战乱破坏后的长安城在军事上防守的需要,放弃了破败不堪的外郭城和宫城,重修皇城,称为“新城”,即五代、宋、元的长安城。

韩健重修后的长安“新城”,其范围已不及原长安城的十五分之一,但被废弃的宫城及外郭城,仍可作为新城的外围,使新城成为城中之城,又新城除在北面新修的城墙上开辟了玄武门之外,南面封闭了原有的朱雀、含光

② 《唐六典》卷七。

③ 长安城垣为绕过曲江池,东南角作直角形曲折,东侧实际为三十六坊,里坊总数应为一百零九。

④ 《新唐书》卷九八《马周传》。

⑤ 《唐两京城坊考》卷四。

① 《康两京城坊考》卷二、三、四。

② 《长安志》卷八。

③ 《长安志》卷十。

④ 《旧唐书》卷二十上《昭宗纪》。

二门,仅留安上门①;东面封闭延喜门,留景风门;西面封闭安福门,留顺义门,更有利于防守。长安城缩小以后,原来的长安、咸宁(即万年县)两县的县治已被隔在新城之外,另在城的东西修建了两个小城作为二县的县治。这样三城并列,在当时战乱的形势下,便于相互声援。

五代时期,长安已废不为都,北宋统一后,宋太祖虽有迁都长安之议②, 终未实现,但长安地区京兆的名称仍继续被沿用,长安城垣也一直保持原样未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