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发展成为中国的第二大商埠

咸丰十年(1860 年)以前,天津港还是一个以转运国家漕粮为主的主权港口,以粮、盐、百货为主的南、北之间的河、海运都很发达。五口通商以后,天津港的转口贸易也十分兴旺,“每年七、八月间,总有一、二百只所谓闽、广洋船,载杂物从福建、广东北上,从大沽口入天津,停泊在三岔口一带”①。上海、宁波商船载运货物来津的也为数不少。从南方各口运来天津港的货物,除以棉布、呢绒、丝缎为主外,并“夹带鸦片烟土由海路运至天津”,“山、陕等处商贾,来津销货,即转贩烟土回籍”②。来津船只返程时, 则载运羊毛、骆驼绒及各种土特产运回南方各口及外洋。

天津开埠以后,英、法在紫竹林租界沿海河西岸兴建紫竹林码头,取代三岔口漕运码头,成为天津港的航运中心。同治二年(1863 年),在紫竹林码头停靠的轮船有 134 艘,总吨位 36,276 吨。光绪二十一年(1895 年), 进入天津港的轮船达 688 艘,为同治二年(1863 年)的 5.13 倍。其中英国

369 艘,即占全部船数的 53.6%③。天津港的航运,为外国航业所垄断。以后, 由于海河河道逐渐淤浅,光绪二十四年(1898 年),海轮已无法驶抵租界河

② 查为仁:《莲坡诗话》。

③ 梅成栋:《马家口南行即景》。

④ 《津门杂记》。

⑤ 《天津县新志》。

⑥ 《天津政俗沿革记》。

⑦ 《天津政俗沿革记》。

① 《筹办夷务始末》卷六一,道光朝。

② 天津市历史研究所地方史研究室编:《天津史大事记》上册。

③ 《天津海关贸易报告》(1861—1895 年)。

坝,中外航商纷纷在位于海河入海口的塘沽兴建码头。此后,在海河航道淤浅时,进出天津港的轮船多在塘沽接卸。光绪十四年(1888 年),清政府已建成津塘铁路,“自天津府城经塘沽、芦台以至阎庄,长一百七十五里。其自阎庄至滦州之唐山,长八十里”④,货物由塘沽接卸,即通过津塘铁路与天津相沟通。塘沽码头的发展,适应了船舶数量增长和载重量增加的要求。光绪二十八年(1902 年),到达天津港的船只达 829 艘,英国仍占绝对优势, 但此时日本到达天津港船舶的增长率已超过英国,到民国三年(1914 年), 日本来津商船达 447 艘,已凌驾英国之上成为到港船舶最多的国家。

天津的鸦片输入,自开埠以后成了合法的贸易,其数量逐年增加。同治二年(1863 年),进口 3,714 担,占同年洋货进口值的 36.4%。四年(1865 年),激增至 5,654 担,占全国进口值的 12%①,居天津进口货的首位,棉布、毛呢及毛制品分居二、三位。光绪二十年(1894 年),天津洋货进口值达 2,171 万余关平两,超过广州的 1,369 万余关平两,成为仅次于上海(3, 048 万余关平两)的第二大洋货进口港。但当年天津港的直接进口在全国进口总额中还只占 2.81%,仍以转口贸易为主。以后,天津港对国外的直接贸易有了重要发展,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天津直接与外国市场的贸易值已超过了由上海转口的贸易值。同年,海关税收达 296 万余关平两②,天津的贸易总值及海关税收均仅次于上海,成为中国的第二大商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