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城与南宋扬州三城
周世宗显德五年(958 年),命韩令坤进驻扬州,“权知军府事。扬州城为吴人所毁”⑧,当时扬州人烟稀少,因故城西据蜀冈,北抱雷陂,虚旷难守,世宗“命韩令坤发丁夫万余筑故城之东南隅为小城以治之”⑨。胡三省注: “今扬州大城是也”。胡三省是元朝人,所指大城当即宋大城,说明周小城和后来南宋时重建的宋大城范围相同,即在唐代罗城的基础上,北面缩进高桥至长春桥一线,西面缩进长春桥至荷花池以北一线。韩令坤筑周小城后不久,《扬州水道记》云:淮南节度使“李重进镇扬州,复改筑城十二里”, 城垣具体位置不见记载。但据雍正《扬州府志》云:“宋初,李重进毁之, 复葺旧南半为城”。按建隆元年(960 年),宋太祖攻拔扬州城,“重进尽室自焚”①。是则李重进在韩令坤筑周小城后两年,即毁而重建,并进一步缩小到原周小城的南半部,很可能已缩小到今盐阜路以南地区了。
北宋时期,不复见有扬州筑城的记载,终北宋之世,当以李重进城为州城,蜀冈上原唐牙城旧址也废弃不用,1978 年,在古城垣北墙发现有北宋墓葬可以为证②。北宋末,金兵攻破京师开封后,宋高宗赵构于建炎元年至三年
(1127—1129 年)将宗庙、社稷、六宫、朝臣迁来扬州,称扬州为“行在”, 并建立了天坛、地坛和行宫,一度成为南宋的临时首都。建炎元年(1127 年) 九月,曾命吕颐浩缮修城池,次年十月,又命扬州浚隍修城,但为时仓促, 只是作了一些修缮而已。
宋室南渡后,扬州成为防御金兵的前哨要塞。由于其战略地位的重要, 根据《宋史》、《读史方舆纪要》及雍正、嘉庆《扬州府志》等记载,重要
④ 《旧唐书》卷一八二《高骈传》。
⑤ 《旧唐书》卷一八二《高骈传》。
⑥ 《资治通鉴》卷二五七,《唐纪》七三。
⑦ 《资治通鉴》卷二九三《后周纪》四。
⑧ 《宋史》卷二五一《韩令坤传》。
⑨ 《资治通鉴》卷二九四《后周纪》五。
① 《宋史》卷一《太祖纪》一。
② 南京博物院:《扬州古城 1978 年调查发掘简报》,《文物》1979 年 9 期。
的修建有以下几次:
孝宗乾道三年(1167 年)五月,“宋大城”修建完成,周二千二百八十丈。雍正《扬州府志·河渠》记载:“柴河在府城北三里,东通运河,西接市河,相传为旧城壕,南岸之城基尤存”。嘉庆《扬州府志·古迹》更载明柴河为宋大城的北壕。按清扬州府城北三里的柴河即今高潮河,则宋大城的北界当在今长春桥至凤凰桥到高桥一线,西以保障河为界。至于宋大城的南界,嘉靖《淮扬志图·宋大城图》标明在今城南门钞关附近,东缘运河,均与唐城一致。由于西、北两面较唐代罗城均内缩不少,与周小城一致,故南宋楼钥《北行日记》云:“大率今之所谓扬州者,视故地东南一角,无虑四分之一尔”。
孝宗淳熙二年(1175 年),郭棣知扬州,为利用蜀冈之上“凭高临下、四面险固”的有利形势防守来犯的金兵,对蜀冈上的唐子城重新修筑,以其具有城堡作用,改名“堡砦城”或“堡城”,与“大城”南北对峙,相隔两里。为沟通堡城与大城,使缓急足以转饷,在两城之间筑土“夹城”,以通往来,总称“宋三城”;又以其两头大,中间细,形似蜂腰,故又称“蜂腰城”。
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 年),崔与之权知扬州事,“既至,浚濠广十有二丈,深二丈”,并“开月河,置钓桥;州城与堡城不相属,旧筑夹土城往来,为易以甓”①。由于浚深壕堑,增筑瓮城,改土夹层城为砖砌,大大提高了防御能力。
理宗宝祐二年(1254 年)七月,扬州制置大使贾似道,在蒙古军队压境形势下,以宋大城地处卑渫,不易据守,便在蜀冈上重新修筑堡城,周一千七百丈,因在宝祐年筑,故称宝祐城②。据嘉靖《淮扬志》所附宋江都县图, 宝祐城与夹城的东壁在一条线上,是则宝祐城只是堡砦城的西半部。考古调查发掘在堡砦城中部城隍庙东侧向北延伸至尹家庄的城垣遗址,当系宝祐城的东界。
度宗咸淳五年(1269 年),继贾似道任两淮制置大使的李庭芝又加筑平山堂城。史载:“始平山堂瞰扬城,元兵至,则构望楼其上,张弓弩以射城中,庭芝乃筑大城包之城中,募汴南流民二万以实之”③。即将宝祐城西南角的平山堂这一制高点,加筑大城,包入
城内,免为元兵所利用。
端宋景炎元年(1276 年),蒙古军队攻陷扬州时,平山堂城被毁,宝祐城和夹城也在遭受破坏后被废弃,蜀冈之上逐渐成为荒郊,惟蜀冈下宋大城仍被保存下来。元建大都督置江淮等处行中书省,治扬州。当时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来华,在其《行记》中描述“此扬州城颇盛,大汗十二男爵之一驻此,盖此城曾被选为十二行省治所之一也”①。所言扬州城当即宋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