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早期的天津地区1.天津地区的成陆和早期的聚落

近年来,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天津平原地下发现埋藏有大量海生动物的遗骸,如距海岸 70 公里范围以内,在宁河县蓟运河下游汉沽及武清以东的十一个地点,集中出土了一种庞然大物——鳁鲸的骨骼,其中在宁河县乐善庄出土的一具,全长 12 米,下颚骨长达 2.5 米,说明远古时期天津东部平原曾是

大型海生动物栖息的深水区域①。在距海岸 100 多公里的宝坻以东地区,地下还广泛分布着魁蛤、文蛤、毛蚶、海螺、蛏等介壳物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俗称“千层蛤”的长牡蛎,大者长一尺多,其所分泌的粘液,使自身相互粘结成块,坚硬如石,即所谓“牡蛎礁”,在天津南郊、西郊、宁河、宝坻等地都有发现。这种只能在浅海区域形成的海生动物的堆集,又是天津中部地区曾是浅海区域的证明。

根据碳 14(C14)测定,天津地区地下海生动物的遗骸,距今多在五、六千年,可见五、六千年以前天津平原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当时正处于大海浸时期,海平面约高于现代 3 米,沿海的低地皆成海域,海生动物的遗骸就是在这个时候留下来的。以后随着海退,天津一带逐渐上升并开始成陆,本书第四章第三节有关渤海湾西岸天津市区以东三道贝壳堤形成的过程,正标志着天津平原一步步向渤海延伸的“脚印”。

位于天津平原北端,背靠燕山,东临沙河的蓟县围坊村,1977 年和 1979 年考古工作者发掘的新石器遗存中,出土有石斧、石簇、石矢、燧石片等, 说明当天津平原还是海域的时候,燕山南麓已有人类居住,依山傍水,从事狩猎和原始的农耕活动。在宝坻县牛道口、北里自沽及中登等地,也有石斧和石耜出土,可见在滨海的较高地方,也已有人使用石耜播种或从事采集活动。

天津考古工作者,1964 年、1965 年在大厂县大坨头遗址和蓟县张家园遗址发掘到大量夏、商、周的文化遗存。从出土的石斧、石刀、石铲、石磨棒、石■、石凿、石簇、刮削器、骨椎、骨针、纺轮、网坠、陶鬲,以及刀、镞、耳环等小件青铜器和猪、羊骨骼,反映了当时天津平原的农业、畜牧业及手工业都已达到相当水平。有些遗址中,还发掘到半地穴式的房屋,形象大锅, 中间撑以大柱,周沿为小柱及矮墙,东南面为斜坡门道,表明人们已开始了定居生活。

根据历史记载,天津北部,夏、商以来是燕山地带土著部族活动地区,

① 天津市文物管理处:《津门考古》,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

就是所谓“肃慎、燕、亳,吾北土也”①的燕,蓟县张家园、围坊等遗址,即属于燕文化遗存。及至周武王伐纣,“封召公于北燕”②,燕正式成为周王朝的诸侯国,周文化便渗入到这一地区。反映在考古文化上,大厂县大坨头及蓟县张家园和围坊上层的文化遗存即属于西周遗物。近年,考古调查又在宝坻县歇马台、秦城两处遗址中也发现有西周时期文化遗存。

商、周时期,在今宝坻县以南的天津平原仍处于湖沼状态,当时黄河至天津入海。《尚书·禹贡》记载:黄河“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 说明入海线路在这片洼淀中迁徙无常。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人类无法长期居留,因而,也就不可能有商、周文化遗址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