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宋、元时期广州港的盛衰
- 宋代广州三城
在两宋三百多年间,广州的城垣扩建和修缮达十余次,《广州府志》、
《番禺县志》均云及明初将宋代三城合一,但宋代三城的城垣所在则不详。近年徐俊鸣根据元人陈大震《南海志》残卷及明初《永乐大典》引用该书的内容,将宋代广州三城复原①,大体如下:
- 子城 北宋庆历四年(1044 年),经略魏瓘在原南汉兴王府的城
④ 苏继庼:《岛夷志略校释·叙论》;《中国印度见闻录》。
⑤ 皇甫湜:《韶阳楼记》。
⑥ 张九龄:《开凿大庾岭路序》。
① 柳宗元《岭南节度使飨军堂记》。
② 《新唐书·柳泽传》亦有相同记载。
③ 张九龄:《开凿大庾岭路序》。
④ 《新五代史》卷六五《南汉世家》。
⑤ 《新五代史》卷六五《南汉世家》。
① 徐俊鸣:《宋代的广州》,《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4 年 2 期。
址基础上增筑子城,又名中城。城址略无变动,东至文溪下游,即今仓边路一带,西止西湖,即今教育路、西湖路一线,南达今大南路、文明路,北抵今越华路北,周长五里。城北部为经略使署,主要起保护官衙的作用。全城开四门,南为镇南、冲霄二门,东为行春门,西为有年门。
-
东城 北宋熙宁三年(1070
年),转运使王靖主持在古越城东部的基础上修建东城。“广袤四里”,略小于中城,东至今农民运动讲习所以西,西接子城东部城垣,南抵文明路与子城南垣连接,北达濠弦街,即今豪贤路以南,与子城北垣连接。共有三门,东曰霞东,南曰迎薰,北曰拱辰, 西与子城行春门合一。
-
西城 北宋熙宁四年(1071 年),经略使程师孟主持增筑西城,
周十三里余,规模最大。其东与中城以西湖相隔,西抵今人民路,南起今大德路,北达东风路。共有九门,顺时针方向,南有航海、素波、朝宗、善利、阜财五门,西有金肃、和丰二门,北有威远、朝天二门。
南宋时对城垣继续有所整修。绍兴二十二年(1152 年),“经略使方滋修中城及东、西二城以御寇”②。嘉定三年(1210 年),“经略使陈岘以城南阛阛稠密,无所捍蔽,乃增筑两翅,以卫民居,东长九十丈,西五十丈, 谓之雁翅城”③,即在南城墙东西两翼增筑城墙至海边,使城南区域也处于围城之中,得到保障。
宋城外东、西分筑有东濠与西濠,城南则为沟通东、西濠的玉带濠。发源于白云山东麓的甘溪,其下游又称文溪,南流分作东、西两支纵贯全城, 其东(主)支沿今仓边路至东澳附近注入玉带濠;西支则南流经大石街、华宁里至教育路、西湖路一带的古西湖,再南入玉带濠。西支华宁里中段今中山五路北,南汉时在西湖上建有宝石桥,南宋末李昴英又在大石街西南双槐洞口建狮子桥,在东支今中山四路和大塘街交接处建文溪桥,今法政路西口与小北路相交处建状元桥,以沟通城内交通。陈大震《南海志》还记载有城内六条自北南流称为“六脉渠”的小溪,也注入玉带濠。
宋三城南临于海,当时珠江还很宽阔。有“小海”之称,为保护海舶不受飓风的侵袭,于城外疏浚内濠,包括东、西濠及横贯于城南的玉带濠。其西端为内港码头西澳,在今南濠街一带,为中外商
贾聚集之处,“香、珠、犀、象如山,花、鸟如海,番夷辐辏”①,最为繁荣; 东端为东澳,在今清水濠街一带,是广州东部的重要码头,也是盐船集中的运盐码头。镇南门外市舶亭旁建有海山楼,为招待蕃商宴会之处。
宋代除扶胥镇继续作为广州的外港外,由于珠江三角洲的逐渐成陆与开发,在珠江南岸又形成了大通港及琶洲码头两个外港。前者在今花地附近, 与广州隔江相对,当时从西、北江航抵广州的船舶,咸先抵此港,然后由澳口、兰湖登陆;后者原系一个琵琶形的小岛,在与南岸相连后称为琶洲,在广州城东南三十余里,也是海舶前来广州的碇泊之地。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 年),曾在此修建海鳌塔作为导航标志,至今犹存。
南宋末景炎二年(1277 年),“蒙古攻广州,州将张镇孙以城降。明年,
② 《读史方舆纪要》卷一○一“广东”二,广州府·番禺县·广州城下引《城冢记》。
③ 《读史方舆纪要》卷一○一“广东”二,广州府·番禺县·广州城下引《城冢记》。
① 《羊城古钞》卷七濠畔朱楼条。
蒙古毁天下城隍,广州子城及两翅城无恙。明洪武三年,复因旧垒修葺”②。元代广州城无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