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西夏和大理的人口

  1. 西夏的人口

元脱脱主修辽、金、宋史时,西夏仅以简略的传记列于三史之内,因未留下人口记录。由于西夏全民皆兵,人民“凡年六十以下,十五以上,皆自备弓矢甲胄而行。”⑥。平时从事生产活动,遇有战事,“人人能斗击,无复兵民之别,有事则举国皆来”⑦,因而从有关军队人数的记载,尚不难推断其人口数字。据《宋史》记载元昊立国后,将全国军队置“为十二监军司,委豪右分统其众”。以七万戍黄河北备契丹,以五万戍黄河南备宋,以三万戍甘州备西蕃、回纥,另于贺兰(贺兰山)驻兵五万、灵州五万、兴州兴庆府

(今宁夏银川)七万为镇守,“总兵五十余万”⑧。按西夏兵制为带有氏族血缘色彩的部落军事组织,“其民一家号一帐,男年登十五为丁,率二丁取正军一人;每负赡一人为一抄。负赡者,随军杂役也。四丁为两抄,余号空丁。愿隶正军者,得射他丁为负赡,无则许射正军之疲弱者为之。故壮者皆习战斗,而得正军为多”①。正军十五万,加上“抄”及“空丁”,总兵五十余万, 正约略相当西夏建国时期全部适龄男丁的人数,如按辽朝平均以每户适龄男丁二人计,再加上“老丁”“幼丁”及“女口”,则全国人口估计约在二十五万户,一百五十万人左右。

西夏的统治中心兴、灵等州,有唐来、汉源等古渠,元昊时又开凿自今青铜峡至平罗的“昊王渠”,“皆支引黄河,故灌溉之利,岁无旱涝之虞”②, 与“东则横山,西则天都、马衔山一带”③的农业发达地区,共同构成西夏的主要粮食生产基地。所谓“国人赖以为生者,河南膏腴之地”④,正是指此。河西甘、凉二州,汉唐以来即因农牧业发达而以“民物富庶,与中州不殊”⑤ 著称,西夏更以其殷富视为国家的右臂。由于农业发达,西夏建有多处粮仓。大安七年(1081 年),宋泾原副总管刘昌祚攻破鸣沙州(灵州西南)时,在该州“御仓”得“窖粟百万”。另一位于石堡城的粮仓也窖粟“以千数”⑥。因而西夏“土境虽小,能以富强”⑦。

正因为社会生产有所发展,人口繁衍,西夏惠宗大安八年(1082 年)永

⑤ 周密:《齐东野语》五。

⑥ 曾巩:《隆平集》卷二○《西夏传》。

⑦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七引宋臣滕甫语。

⑧ 《宋史》卷四八五《夏国传》上。

① 《宋史》卷四八六《夏国传》下。

② 《宋史》卷四八六《夏国传》下。

③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六六引吕大忠语。

④ 吴广成:《西夏书事》卷二八。

⑤ 《文献通考》卷三二二古雍州附案语。

⑥ 《宋史》卷三四八《陶节夫传》。

⑦ 《金史》卷一三四《西夏传》。

乐之役,“夏兵至者号三十万”⑧,崇宗天祐民安七年(1096 年),“奉其母梁氏率众五十万,大入鄜延”⑨。一次战役用兵即三、五十万,可见军队与人口数字较初建国时又有所增加。

西夏统治者崇奉佛教,在境内广建寺院佛塔,盛极一时。惟其僧侣人数不见记载。当北宋元丰四年(1081 年)宋军攻占西夏灵州时,“城中惟僧道数百人”①,西夏僧侣之众,于此可见。

西夏时,北宋“沿边军民之逃者,必为熟户畜牧;又或以遗远羌,易羊马,故常没者数百人”②,沦入西夏为奴。后金兵南侵,曾大索南人及客籍出卖到西夏,换取羊马。《续文献通考》载:至元三年(1266 年),西夏中兴诸势家,有户数千当役属为私奴者,议久不决。张文谦行省西夏等路,建议以乙未岁户帐为断,奴之未占籍者,归之势家,已占籍的及原来是良民的, 不能作为私奴对待。又《元史·袁裕传》云:“西夏羌浑杂居,驱良莫辨, 令验从良书,得良民八千余人”。以上可见,西夏社会用于家务劳动的奴隶一直存在,惟人数已不可考。如将僧侣及奴婢估计在内,西夏盛时可能不少于一百六、七十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