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初期仍都雍(今陕西凤翔),秦灵公时(前 424—前 415 年)迁泾阳(陕西今县西北),秦献公二年(前 383 年)再迁栎阳(今陕西富平东南)

②,秦孝公十二年(前 350 年)卫鞅第二次变法时又迁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时秦远比东方诸国落后,所谓“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会盟,夷翟遇之”。秦孝公自己也说:“诸侯卑秦,丑莫大焉”③。其统治范围初仅及今甘肃省东南部、陕西省沿渭河两岸及河西(黄河以西、洛水以东)地区。后东侵韩、魏、赵,攻占上郡、河东、上党、河内、南阳等地,北灭义渠,西有汉中, 南并巴蜀,夺楚地建黔中、巫郡。于是“秦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崤、函之固,沃野千里,地势形

② 《战国策·韩策》。

③ 《战国策·赵策》。

① 《战国策·魏策》。

② 《史记》卷五《秦本纪》。

③ 《史记》卷五《秦本纪》。

便”①,略有今陕西全部,甘肃东南部,山西、河南和湖北的西部,湖南的北部和四川地区。秦国疆域地势险固,宜于守御,又宜于出击,成为日后统一中国的凭借。

七国土地楚最大,秦、赵次之,齐、魏、燕又次之,韩最小。时杂居于内地的戎狄诸族,均次第为各大国所吞并,逐渐融合。其疆域所及,包括今陕西、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安徽、江苏、山东、河南、河北、山西及甘肃东部和中部,四川的大部,贵州的东北部,辽宁的南部以及内蒙的一部, 较之春秋时广阔得多。《禹贡》、《职方》、《尔雅·释地》等篇中所载地理形势,大致上即战国时的疆域范围。

战国时期,中国边境各族中最强大的是分布在大漠南北草原地带的北方游牧民族匈奴②。匈奴族兴起于漠南阴山(今内蒙古狼山、大青山)地区,政治中心在头曼城(今内蒙古五原一带),当时正处于奴隶制上升阶段,奴隶主贵族乘中原各诸侯国相互争夺、无暇北顾的有利时机,夺取了黄河河套以南的“河南地”(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一带)③,势力达到秦、赵、燕边境,三国只能被动防守,筑长城以拒胡。

东北地区今辽河上游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居住着另一个游牧民族东胡。东胡奴隶主经常寇掠燕、赵两国边境,曾先后为燕将秦开及赵将李牧所破④,“东胡却千余里”,辟辽东以至朝鲜,燕亦修筑长城,建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居住在松花江至黑龙江下游一带的古老民族肃慎, 与中原华夏各族,一直保持着友好的联系。

北方还有两个古老的民族林胡与楼烦,战国时居住在赵国的北边(今山西北部)。赵武灵王“北破林胡、楼烦”①,辟今内蒙南部暨河套地,筑长城至阴山,建云中、雁门、代郡。

西北河西走廊今敦煌、祁连之间,原居住着两个游牧部族乌孙与月氏, 后月氏势力日渐强盛,控弦之士有一、二十万②,逐渐占据乌孙故地,乌孙被迫西迁,辗转至今伊犁河流域。

西方今青海湟中地区,为羌人所居。秦破白翟、西戎,辟秦陇地,建北地、陇西郡。

西南,秦惠王派司马错灭蜀、巴,后又向南略取楚地,建汉中、巴、蜀、黔中、巫郡。

在南方,楚辟今湘、浙、赣诸省地,建长沙、会稽、九江郡,与位于今浙东、福建及两广地区的瓯越、闽越、扬越、百越等,有了密切的联系。

① 《战国策·秦策》。

② 匈奴族夏代为“荤粥”,殷商为“鬼方”,西周为“严允”。

③ 《史记》卷一一○《匈奴列传》。

④ 《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列传》附李牧列传。

① 《史记》卷一一○《匈奴列传》。

② 《史记》卷一二三《大宛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