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秦代万里长城的兴建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为互相防御而兴建的长城,包括:横越于济水与东海之间的齐长城;环形于宛周的楚方城;起于渭水之南,北到上郡的魏西长城;北起黄河南岸的卷,经阳武到达今郑州南境的魏南长城;西起太行山麓,东至漳水之滨的赵南长城;以及沿南易水兴筑的燕南长城等。这些位于内地的长城,起着加强分裂局面、阻隔交通运输和妨碍各地经济、文化交流的消极作用。秦始皇统一后,为了适应统一国家的发展要求,于三十二年(前 215 年)刻碣石门,其辞曰:“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① 把横亘于各国之间的“城郭”以及六国各自为政的水利工程,分别予以拆毁和决通,内地长城从此即不复存在。

战国时期北方诸国在北边兴筑的长城,与六国之间的内地长城不同,它起着防御游牧部族的侵扰,保卫中原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秦始皇二十五年(前 222 年)攻灭赵国,匈奴乘机侵占原属于赵国的河南地,在

北方构成了严重威胁。二十六年(前 221 年)最后攻灭齐国完成统一后,为解除北方边患,立即开始了北逐匈奴和建筑长城的事业。据《史记·蒙恬列传》记载:“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这一横贯当时中国秦王朝整个北部边地的长城,是在利用战国时期燕、赵、秦三国北方长城的基础上,加以修缮、连缀和增广而成。从此,这一世界上古代最著名的伟大工程之一——万里长城,便巍然雄峙在我国北方的土地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