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清两代广州港的复兴1.明、清时期的广州城及港口
明代,广州城垣的建设又进入大发展时期,先后进行了两次较大规模的扩建。
-
连三城为一 据《读史方舆纪要》:明洪武十三年(1380 年), “永嘉侯朱亮祖等以旧城低隘,乃改筑府城,连三城为一。东北包粤王台上, 北连马鞍,至于白云山之麓,冈阜相连不断。又建五层楼于北城上,名镇海楼,称为雄胜”。“有门七,惟东南曰定海,西南曰归德,余各以方位为名。北枕三阜,三面环濠,城周二十一里有奇”①。新城把宋朝的三城联合为一, 并将城区向东、北两面扩展:东边拓展到今越秀路,北包越秀山,西至丰宁路(今人民中路)。其以方位定名的五门为正东、正西、正南、小北、大北, 其后,正南门以东又辟文明、小南二门。镇海楼即建于越秀山上。
-
加筑外城 据阮元《广东通志》记载: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 年), 又在城南加筑外城,“自西南角楼以及五羊驿,环绕东南角楼,以固防御, 长一千一百二十四丈,高二丈八尺,周三千七百八十六丈。为门八:其东曰永安(小东),西曰太平,南曰水南(永兴)、曰永清、曰五仙、曰靖海、曰油栏、曰竹栏”。外城以宋南城雁翅角楼为起点,临江兴建至永安门一带, 当时又称为子城,周长六里多。后人称洪武年间所筑为“老城”或“旧城”, 嘉靖时所筑为“新城”。老城南界今大德路、大南路、文明路,新城南界今一德路、泰康路、万福路。明时城南濠畔街一带,成为“十里朱楼,商贾云集”的对外贸易的繁华区,新城即为保护这一新发展起来的商业区而建。
清初,广州遭到空前浩劫,老城被充作兵营或马厩,一度官署也移址于
② 转引自张星烺《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二册。
③ 何高济译:《鄂多立克东游录》页 64。
① 《读史方舆纪要》卷一○一“广东”二,广州府·番禺县·广州城下。
新城内。清顺治四年(1647 年),在新城南增修东、西两翼城达珠江边,各长二十余丈。此后,广州城只有修缮,未有扩展。
明初三城合一时,甘溪尚在小北圈附近穿城而入,复由天关(天官里, 今东风中路)穿城而出,后因每逢白云山洪水暴涨时,城内小北街(今小北路)常因天关宣泄不畅而泛滥成灾。明成化三年(1467 年),在小北门外凿断朱紫岗,引甘溪水东南入东濠涌(今越秀北路以东),从此,甘溪不再流经城内。明清广州老城的“六脉渠”,已不同于宋、元时期,其左一、二脉正渠及右一、二脉正渠均南流入玉带河;左、右第三脉正渠则分别流入东、西濠(现六脉渠及玉带河均已改作暗渠,成为市区重要的地下排水渠道)。
明朝随着珠江的日益束狭和广州陆地向西南扩展,古西澳及内濠日渐淤塞,昔日繁盛“过于秦淮数倍”的濠畔街,“今皆不可问矣”①,对外贸易中心转移到城外的西关。明永乐四年(1406 年),根据我国自古以来“化外人法不当城居”的惯例,在广州蚬子步(今十八甫路怀远驿街)设立怀远驿, 建屋一百二十间以供外商居住,从此西关南部即成为中外商人从事贸易活动及聚居之地。清代江岸继续南移,清政府指定专负对外贸易之责的十三行商以及专门招待外商的“夷馆”设在明怀远驿即十八甫以南。据梁嘉彬《广东十三行考》一书指出:今十八甫以南的十三行路一带,是外商设行馆居住的地区。魏源《海国图志》说:“十三间(行)夷馆,近在河边”。当时江边码头多在今文化公园内,至于商行的分布则远及西濠口(今人民南路)以东至清代外城的油栏门(今海珠南路)一带。
广州外港波罗庙,清初因码头淤浅,不堪使用,位于波罗庙上游的黄浦港代兴,成为清政府指定的外来船舶碇泊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