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春秋至战国时期人口发展的转折1.春秋时期仍是“土旷民稀”

公元前 770 年进入诸侯分裂割据的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莫不将增加人口作为第一要务。孔子说:“地有余而民不足,君子耻之”⑦,提倡施仁政于民,“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①。管子主张“相地而衰征, 则民不移”②。墨子将二十而娶,十五而嫁视为“圣王之法”③。为广招徕,

⑤ 《诗经·小雅·甫田》。

⑥ 《续汉书·郡国志》一刘昭注引《帝王世纪》。

① 《左传》昭公十六年。

② 《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

③ 《左传》昭公十二年。

④ 《国语·周语上》。

⑤ 《国语·周语上》。

⑥ 《国语·周语上》。

⑦ 《礼记·杂记下》。

① 《论语·子路》。

② 《国语·齐语》。

越王勾践对“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④。

但春秋时期大国争霸给各国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中原地区的小国负担更为沉重。如周灵王七年(前 565 年)楚伐郑,晋师来救,处于两大之间的郑国,只得“牺牲玉帛,待于二境”⑤。每次会盟之后,各国都要向称霸的大国进行贡献,“不朝之间,无岁不聘,无役不从”⑥。每贡献一次,用车百辆, 千人护送,以致“民力雕尽”、“劳疲死转”、“道殣相望”。直接因战争而付出的代价更为沉重。如周定王十三年(前 594 年)楚围宋时,造成“易子而食,折骸以爨”⑦的惨剧。使社会生产遭到破坏和阻碍了人口的发展。

从城邑的规模来看,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城虽大,无过三百丈者;人虽众,无过三千家者”⑧。周平王四十九年(前 722 年),郑大夫祭仲说:“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⑨,按雉高一丈,长三丈,百雉当为三百丈,正与前说相符。周惠王十七年(前 660 年),卫国(今河南濮阳南)破于狄,“卫之遗民男女七百有三十人”,加上共(今河南辉县)、膝(今山东膝县西南) 两地也只有五千人⑩。卫是中原地区的重要国家,孔子一次偕弟子冉有去卫, 见其人口众多,不禁赞叹道:“庶矣哉”(11),为数尚且如此稀少,其他诸侯国也就不难想见。

《帝王世纪》记载:“平王东迁,三十余载,至齐桓公二年,周庄王之十三年(前 684 年),五千里内,非天王九傧之御,自世子公侯以下至于庶民,凡千一百八十四万七千人”(12)。《通典》记载略同(13)。按自平王东迁,王畿所在仅及今河南省西部跨大河南北地方六百里。王畿以外的诸侯国各自为政,周王室又怎能对五千里内“世子公侯以下至于庶民”进行如此规模的人口普查呢?其说也同样不可为据。

春秋时常以兵车若干乘作为国家大小的标志。据《司马法》,兵车一乘, 马四匹,甲士十人,步兵二十人。每兵车五乘有辎重车一乘,后勤兵二十五人。前述卫国被狄攻破时有兵车三十乘,全国五千人约每五人中有一人服兵役。依此类推,大的诸侯国即千乘之国,人口约在 17 万左右,最大的晋国兵

车四千乘,人口也不超过 70 万。春秋后期各诸侯国估计共有兵车二万五千

乘,则有士兵 87.5 万,总人口约 450 万左右,仅及皇甫谧所云 38%①。

春秋晚期在诸侯国“广土众民”的政策下,人口当有所增加,这从各国新修了一些大的城池一事,也可得到反映。郑国的京、栎,宋国的萧、毫, 齐国的渠丘,卫国的蒲、戚等城,对各诸侯国来说,甚至形成“末大必折、

③ 《墨子·节用上》。

④ 《国语·楚语上》。

⑤ 《左传》襄公八年。

⑥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⑦ 《左传》宣公十五年。

⑧ 《战国策·赵策》。

⑨ 《左传》隐公元年。

⑩ 《左传》闵公二年。

① 尚志发:《春秋后期人口新证》(载《求是学刊》1984 年 2 期)一文,也以兵车数为依据推算春秋后期的人口,但因引证史料及计算欠当,得出七千万至一亿人口的惊人数字,比皇甫谧还要夸大四至七倍,其说更不足取。

尾大不掉”,而有“害于国”②的威胁,但“土旷民稀”的根本局面仍未改变。如宋(今河南商丘)、郑(今河南新郑)两国之间,仍有大片空地,约当今河南杞县、通许与陈留镇的三角地区,周敬王三十七年(前 483 年),郑国子产与宋国相约“勿有是”③。次年郑战败宋,仍“以六邑为虚”④。说明当时人口稀少,双方均感劳力缺乏而听任其荒废。宋、郑等中原地区的重要国家尚且如此,其他国家更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