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明、清朝贡贸易与闭关政策下的宁波港

明代宁波港因受倭寇侵扰,洪武二年(1369 年),明太祖下令禁止通蕃下海,命“信公汤和巡海上,筑浙东沿海诸城,宁波、台、温皆屯兵守之”①。当时禁止本国船只出海,仅开放外藩朝贡贸易,对日本则实行勘合贸易,以十年为期,人不过二百,船不过二艘,以金叶勘合表文为验。明代中期嘉靖二年(1523 年)发生日本争贡事件,宁波惨遭洗劫。嘉靖下令停止市舶,撤销宁波市舶司,宁波港完全封闭。但沿海豪势之家勾搭倭寇进行走私活动仍很猖獗,因而“禁绝海市,遂使豪势得专其利”②。

嘉靖中期取消海禁之后,中日贸易往来极为频繁。早期日本来明州的船舶多从兵库出发,经濑户内海至博多,再经五岛列岛越过东海至宁波港。十五世纪中叶以后,改从堺出发经四国南部和鹿儿岛,横渡黄海及南海而到宁波,航程更为便捷。中国对日本商船的到来欢迎极为隆重,每当船至舟山群岛时,宁波港即派出彩船百余艘出迎,馈赠饮食,进行慰问。船至沈家门, 又有彩船数十艘奏乐相迎入港,生动地反映了中、日之间的睦邻友好关系。日本著名画家雪舟于宪宗成化年间曾以从僧身份前来宁波,所作《天童寺图》至今仍珍藏于日本;另一有名的学问僧策彦(谦斋法师,汉名周良)也于嘉靖年间两次来过宁波。中日之间贸易的商品很广泛,明州输往日本的主要有

① 《鄞县通志·食货志》。

② 成化《宁波府志》。

③ 嘉靖《宁波府志》。

④ 咸丰《鄞县志》。

⑤ 康熙《鄞县志》。

⑥ 《四明谈助》。

① 《明史》卷九一《兵志》三。

② 《宁波府志》。

铜钱、丝绸、陶瓷、药物、书籍,自日本输入的主要有刀剑、硫黄、铜、扇以及工艺美术品。

明时阿拉伯商人前来明州者仍络绎不绝,自明代中叶,葡萄牙人控制了东洋航路后,其在宁波的通商势力,已凌驾于阿拉伯人之上。

清初,康熙二十二年(1683 年),清政府大开海禁后,“商舶交于四省, 遍于占城、暹逻、真腊、满剌加、渤泥、荷兰、吕宋、苏禄、日本、琉球诸国,仍设榷关四于广东澳门、福建漳州府、浙江宁波府、江南云台山,置吏以莅之”①,时外国来宁波通商的以英国为主。康熙三十七年(1698 年)于定海道关泥城内特设“红毛馆”(俗称“西洋楼”),以接待欧洲人。乾隆二十二年(1757 年)清政府撤销了红毛馆,只许外商船泊在广州一地停泊。在闭关政策下,宁波港的对外贸易一落千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