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秋至南北朝时期的扬州1.古邗城及广陵城
早在春秋后期,据《左传》周敬王三十四年(前 486 年)“吴城邗,沟通江淮”,杜预注:“于邗江筑城穿沟,东北通射阳湖,西北至末口入淮, 通粮道也”①。这是扬州建城的最早记载。
自吴王夫差始建邗城后,仅十三年,周元王三年(前 473 年),吴国即
被越国所灭,邗城归越。周显王三十五年(前 334 年),楚并越,尽取吴故
地,邗城又属楚。至“楚怀王十年(前 319 年),城广陵”②,《尔雅》云: “大阜曰陵”。楚怀王又取其地“广被丘陵”之意而改称“广陵城”,广陵之名自此始。秦统一六国后,置广陵县。《读史方舆纪要》:“广陵城,楚旧城。《史记·表(指《六国年表》)》:怀王十年,‘城广陵’。秦因之; 二世二年,‘广陵人召平为陈王徇广陵’,是也”③。
秦汉之际,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意欲建都于此,一度改称广陵为江都, 意即临江的都城。刘邦建立西汉,封侄刘濞为吴王,建都广陵。《汉书·地理志》:“广陵为吴王濞所都,城周十四里半”④;郦道元《水经注》云:广陵城,“楚、汉之间为东阳郡,高祖六年为荆国,十一年为吴城,即吴王濞所筑也”⑤;又李善《芜城赋》注引汉“王逸《广陵郡图经》曰:‘郡城吴王濞所筑’”,均有刘濞筑城的记载。对此,雍正《江都县志·吴王濞城考》指出:“《汉书》第谓为濞所都,于筑城无明文,则《水经注》所云濞筑新城者,或亦修筑而都之,非别创也”。证之考古调查所得,古城遗址与《汉书》所云“城周十四里半”正相吻合,说明吴王濞的广陵城只是在古邗城基础上“就城修筑,未更原址”。经过吴、楚七国之乱后,吴国被废。汉景帝三年(前 154 年),“徙汝南王非王江都”。汉武帝元狩六年(前 117 年), “立皇子胥为广陵王。东汉明帝永平元年(58 年),“徙山阳王荆为广陵王”。十四年(71 年),“封荆子元寿为广陵侯”。广陵又相继成为江都国、广陵国的都城。
东汉末年,战乱迭起,广陵城郭为墟。六朝时期,广陵曾有过三次有关筑城的记录:第一次是东吴时,广陵成为魏、吴两国的边境。吴王孙亮曾于建兴二年(253 年)派卫尉冯朝修广陵城,但功未就。据雍正《扬州府志》: 三国时,“故城犹在。后属吴,又属魏,皆议重建,不果”。第二次是东晋太和四年(369 年),桓温“领平北将军,徐、兖二州刺史”,“发州人筑
① 《左传》哀公九年。
② 《史记》卷一五《六国表》。
③ 《读史方舆纪要》卷二三“江南”五,扬州府·江都县·广陵城。
④ 《续汉书·郡国志》亦同。
⑤ 《水经注》卷三○《淮水注》。
广陵城,移镇之”①。但据雍正《扬州府志》称:“晋初广陵还治故城为重镇, 桓温大修筑之”,也只是在故城基础上的修缮。又据考古发现,古城垣北墙内壁的护墙砖上,戳印有“北门壁”的铭文,亦可推断为东晋桓温所筑城垣的遗迹②,也仍然在汉吴王濞城的旧址上。第三次是南朝刘宋竟陵王诞于大明二年(458 年)又“发民筑广陵城”③。史载:“广陵旧不开南门,云:‘开南门者,不利其主’;诞乃开焉”④,可见诞所筑仍为广陵故城,只是在城墙南面新开南门而已。
竟陵王刘诞筑城的次年,大明三年(459 年)发动叛乱,沈庆之攻入广陵。史载:“庆之身先士卒,亲犯矢石,克其外城,乘胜而进,又克小城”①。说明刘宋时广陵已有小城和外城两重城垣。刘诞久萌称帝之志,曾“修乘舆法物,习唱警跸”,很可能仿宫城之制,在大城内另筑小城,惟在古城垣中已不见小城遗迹。又史载:“宋竟陵王诞时又增筑外城、子城,城益大”②。竟陵王反叛失败后,“城中士民,大小悉命杀之”。参军鲍照目睹劫后疮夷, 有感而作《芜城赋》,广陵因而别号“芜城”。据李善注《芜城赋》云:鲍照“登广陵故城”作,并引《汉书》说:“江都易王非、广陵厉王胥皆都焉”。鲍照所登既是吴王刘濞故城,也可证明广陵故城刘宋时仍无变迁。萧梁时, 侯景之乱,太清三年(549 年),攻下建康的台城后,分兵掠广陵,广陵又再一次受到破坏。陈宣帝太建十年(578 年),北周大将王轨败陈吴明彻军, 取得淮南地后,改广陵为吴州。
以上可见从邗城到广陵到吴州,均在同一个地址上。其地理位置,据《太平寰宇记》载:“城在州之西四里蜀冈上”,这个“州”,乃指宋时扬州的州城“宋大城”。当时蜀冈以南是长江河谷的泛滥平原,地势卑湿,不宜居住,因而城址选择在蜀冈以北的谷地上。其北又与雷塘(一名雷陂)相邻,引雷塘之水至城,也解决了城市用水的需要。古邗城就是在“西踞蜀冈,北抱雷陂”的地理环境下建立起来的。古邗城的遗址在今扬州市西北约二公里许的蜀冈南沿,仍保存相当完好。1978 年南京博物院进行调查和发掘③,古城周长七公里左右,平面呈不规则方形,城址西起蜀冈东峰的观音山,东达小茅山,北到古雷陂之南,南临蜀冈南沿的长江古岸,即今观音山下东西一线。古城遗址的地面上仍残留不少版筑城垣、壕堑和古河道的遗迹。由于历史上迭经变迁,唐代曾以这一古城垣为“子城”,北宋作为“堡砦城”,南宋又改为“宝祐城”。南宋灭亡后,始被废弃,留下至今仍可见到的遗迹。现存古城,东墙北起江家山坎(庄名),至孙家庄北,复东转南折,达
铁佛寺;西墙北起西河湾,南止观音山下;北墙由西河湾东北行至尹家庄,折向北至尹家壕子,再东行至江家山坎。南面从观音山迤东,经梁家楼、象
① 《晋书》卷九八《桓温传》。
② 据曾庸:《汉至六朝间砖名的演变》,载《考古》1959 年 1 期。两汉称砖为“瓴甓”,六朝称“壁”, 隋唐始称砖。
③ 《南史》卷一四《竟陵王诞传》。
④ 《南史》卷一四《竟陵王诞传》。
① 《资治通鉴》卷一二九《宋纪》一一。
② 雍正《扬州府志》及嘉庆《扬州府志》均有此记载,但据考古发掘,在古广陵城外并无其他城隍断堑遗迹可寻,其说不足为据。
③ 见南京博物院:《扬州古城 1978 年调查发掘简报》,《文物》1979 年 9 期。
鼻桥至铁佛寺一线,为蜀冈南缘,高约 4-10 米不等的陡直峭壁。城垣外,西、
北、东三面环以城壕。东城壕宽不过 20—40 米,现多已淤塞。城壕外,隔土岗有古河道遗存。东墙下谭庄之东有一处豁口,外有一片半圆形的高地,城壕至此绕过其外缘,显系城门、瓮城和月河的遗迹。西城壕宽达 100 米左右, 东、西墙和北墙偏东处各有一处豁口,豁口外也均有半圆形的瓮城和月河的遗迹。另外,在东城孙家庄以东的东墙及西城北门西约 200
米处的北墙上,各有一处地势低洼的豁口,可能为古代水门遗迹,后者至今当地人仍称之为“北水关”。由铁佛寺向南即通向古邗沟。
春秋时,长江口还是一个喇叭形河口,扬州以上才具江型,以下还是开阔的海湾,当时江岸就在蜀冈南缘。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于黄初六年(225 年)“如广陵故城,临江观兵”,见“波涛汹涌”仍望而生叹①。到东晋、南朝时,江岸开始南移。刘宋永初三年(422 年),南兖州刺使檀道济镇广陵时,附近“土甚平旷,刺史每以八月出海陵观涛,与京口对岸,江之壮阔处也”②。这时广陵附近江岸南移,蜀冈下已形成“土甚平旷”的长江冲积平原。两汉时,“广陵曲江有涛”③,这时由于广陵附近江岸南移,著名的广陵潮已经消失,不得不到近百里外的海陵(今泰州)去观涛了。
东晋、南朝时,蜀冈下广阔的冲积平原经过劳动人民的开发,已经田畴相望,成为广陵城的郊区。东晋谢安镇广陵时,曾建宅于今天宁寺,后舍宅为寺。近年来,考古发现在今蜀冈下扬州城内有六朝青瓷出土④,为六朝时人们已在这片平原上居住并从事生产活动提供了物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