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区最早的港口——青龙镇
沪渎垒和海塘的修建,随着塘内土地的逐渐垦殖,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由于生产发展和商品交换,开始具备了出现集镇的条件,位于吴淞江畔沪渎港的西端开始有青龙镇(今旧青浦)的兴起。青龙镇座落在吴淞江南岸, 去华亭县北二十七公里,有一条顾会浦与华亭县城相通,东距沪渎港海口不远,溯吴淞江西北可直达郡城苏州,经大盈浦西南行,可到嘉兴,扼水路交通的要冲。其建镇时间,据明顾清《松江府志》云:“青龙镇在青龙江上, 天宝五年(746 年)置”,又据嘉庆《松江府志》载:唐时镇上于天宝年间
(742—756 年)和长庆元年(821 年)先后建成报德和国庆院两寺,分别称为南、北寺①,“重楹复殿,观雉相望”,备极宏伟。报德寺有七级宝塔,建于长庆年间,历代屡经修缮,至今仍矗立于古镇的田野上。据《宝塔铭》说: 建塔之前,沪渎港“与海相接,茫然无辨”,入港船只,“常因此失势,飘入深波”;塔成后,为入港船只起了航标的作用。以上寺院浮屠的建筑,正是中唐时期青龙镇海上贸易兴起的证明。
唐代中期太湖流域的经济有了很大发展,苏州已是“珍货远物毕集于吴之中”②,成为江南道国内贸易的中心城市。白居易诗:“霅川(湖州)殊冷僻,茂宛(苏州)太繁雄,惟有钱塘郡,闲忙正适中”,说明苏州作为浙西地区的商业都会,其地位超过杭州。华亭也因有“鱼稻海盐之富”而商贾辐辏。青龙镇以其“瞰松江上,据沪渎之口”③的有利地位,成为两地海上交通和转口贸易的活动中心。杜甫《昔游诗》有“吴门转粟帛,泛海陵蓬莱”之句,即反映了苏州一带的贡物经吴淞江、沪渎港转口北运的情况。唐代青龙镇已是江南沿海最早的海上交通与贸易港口之一。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在上海地区大力修整圩田,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时吴越国陆路交通受阻于南唐,与北方及邻国的交通与贸易多取海路,
① 《新唐书》卷四一《地理志》五。
② 范成大:《吴郡志·水利下》。
① 宋时分别改称隆福寺及隆平寺。
② 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海道。
③ 陈林:《隆平寺经藏记》。
因“广置博易务,听南北贸易”④,青龙镇为其北部通商口岸,贸易之盛,当有过于唐时。
青龙镇作为上海地区的港口城市,至宋代达于鼎盛,以其“控江而浙、淮辐辏,连海而闽、楚交通”①的有利形势,成为“岛夷、闽、粤、交、广之途所自出,风樯浪楫,朝夕上下,富商、巨贾、豪宗、右姓之所会”②的港口城市。时青龙镇已设置市舶务,置于两浙市舶司的直接管辖之下,并设有管界水、陆巡检司,以稽私巡逻。时人梅尧臣在所著《青龙杂志》一书中,记载青龙镇有三十六坊,二十二桥,三亭,七塔,十三寺,烟火万家③,惜因该书亡佚无考。光绪《青浦县志》记载北宋青龙镇“海舶百货交集,梵宇亭台极其壮丽,龙舟嬉水冠松江南,论者比之杭州”,其盛况可见一斑。
靖康之役后,宋室南渡时,“华亭据江瞰海,⋯⋯胡马南渡,所过燔灭一空,而独亡恙”④,当四方之民云集两浙时,华亭人口骤增。据绍熙《云间志》载:“华亭一邑,旧图经所书,主户五万四千九百四十一,今见管户九万七千”,增加近倍。中原人士的大量迁入,更促进了华亭县的繁荣。当时青龙镇的地位愈益重要,《宋会要辑稿》食货一九记载:绍兴二年(1132 年) 诏:“三月三日,两浙提举市舶,移就秀州华亭县置司”,统辖临安、明州、温州、秀州及江阴军五处市舶务。提举市舶移就华亭后,青龙镇作为南宋对外贸易的港口之一,达到其繁荣的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