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的剧烈变动一、三国时期人口的剧减

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220—265 年),户口数字缺乏明确记录。西晋初,陈寿撰《三国志》,有纪传而无表志,内容失之过简。南朝宋裴松之作注,博引群书,以补其阙,始有蜀后主炎兴元年(263 年)降魏时“遣尚书郎李虎送士民簿,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 吏四万人”①,及吴天纪四年(280 年)王浚于孙皓受降时“收其图籍,领⋯ 户五十二万三千,吏三万二千,兵二十三万,男女口二百三十万”②的记载。其后南朝梁刘昭为成书晚于《三国志》的晋司马彪《续汉书·郡国志》作注云:“(魏)景元四年(263 年),与蜀通计,民户九十四万三千四百二十三,口五百三十七万二千八百九十一”③,减去同年蜀户口数,则魏有户 663, 423,口 4,432,881。唐杜佑《通典》即综合以上数字为“天下通计户一百四十七万三千四百二十三④,口七百六十七万二千八百八十一”。与同书记载的东汉桓帝永寿三年(157 年) 10,677,960 户, 56,486,856 口相较, 尚不及七分之一,降到了我国有史记录以来人口数字的最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