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长城

魏长城有二:一在今陕西境,称魏西长城;一在今河南境,称魏南长城, 都是为防秦而兴建的。

  1. 魏西长城 又名“河右长城”。据《史记·秦本记》:“孝公元年

(前 361 年)楚魏与秦接界,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唐张守节《正义》云:“魏界与秦相接,南自华州郑县,西北过渭水,滨洛水东岸, 向北有上郡,鄜州之地,皆筑以界秦境”。《史记·秦本纪》又称:惠文王十年,“魏纳上郡十五县”于秦。《正义》云:“今鄜、绥等州也。魏前纳阴晋,次纳同、丹二州,今纳上郡,而尽河西滨洛之地矣”。按唐时华州郑县在今陕西华县,鄜州在洛水岸边的富县,绥州在今无定河边的绥德。张维华即据此认为:魏西长城即南起华县,北过渭水,沿洛水经洛川、富县北上, 至甘泉折而东北,经延安、子长、米脂之东,延川、清涧、绥德之西,至佳县而达于河①。

唐时鄜、绥等州,战国时属赵而不属魏,《正义》所云不足为凭。另据

《史记·六国表》魏“筑长城,塞固阳”,近人释固阳为合阳②。又据考古发现,渭南华阴西循长涧河至古城村,大荔城西的东、西长城村,澄城东南的长城头村,合阳东北的城后村,韩城的北龙亭村至马陵庄、东少梁等地,均有魏西长城遗址可见,“联系这些遗迹段落,则魏长城当起于今华阴县城西南,北渡渭河后,循洛河东岸北上,于许原北长城村附近趋向东北,经澄城、合阳、韩城诸县,而至于韩城县城南黄河之滨”③。

据史载:周显王十年(前 359 年)“龙贾帅师筑长城于西边”④,魏惠王

十九年(前 351 年)“诸侯围我襄陵。筑长城,塞固阳”⑤,魏西

长城的兴筑当在公元前四世纪中叶魏惠王统治期间。

⑥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⑦ 《左传》昭公十三年。楚平王(前 529— 前 516 年在位)初名弃疾,即位后改名熊居。

① 《水经注》卷二一《汝水注》。

① 张维华:《中国长城建置考》上册,页 47—67。

② 张筱衡:《梁惠王西河长城考》《人文杂志》1958 年 6 期。

③ 史念海:《黄河中游战国及秦时诸长城遗迹的探索》。《中国长城遗迹调查报告集》,文物出版社 1981

年版,页 52—56。

④ 《竹书纪年》卷下。

⑤ 《史记》卷一五《六国表》。

  1. 魏南长城

    又称“卷长城”。据《续汉书·郡国志》河南郡下:“卷有长城,经阳武到密”。按汉卷县在今河南原阳西,阳武县在今原阳东南, 密县在今河南密县东南三十里。魏南长城的径行之地,据郦道元记述①,乃由古卷县西黄河滨起,东南行于垣雍、安城之间,复折向东北,绕过阳武西境西南行,越过济水,在圃田泽与管县(今郑州)之间西南行,到华阳(今密县东北)以北止。

魏南长城建筑的年代,据《水经注》云:“按《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二年(前 358 年),龙贾率师筑长城于西边,自亥谷以南,郑所城矣。《竹

书纪年》云,是梁惠成王十五年(前 355 年)筑也。《郡国志》曰:长城自

卷径阳武到密者是矣”②。说明魏南长城始筑于公元前 358 年,其亥谷以南的

一段,则系公元前 355 年所补筑。

《淮南子·说林篇》云:“秦通崤塞而魏筑城也”。高诱注:“魏徙都大梁,闻秦通治崤关,知欲来东兼之,故筑城设守备也”。按魏惠王九年(前361 年)迁都大梁,为防秦越崤关入侵,三年后即筑城于大梁之西,其说至为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