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元、明、清的大统一一、蒙古大汗国与元王朝的疆域

  1. 横跨亚欧大陆的蒙古汗国

从成吉思汗(元太祖)到蒙哥汗(元宪宗)统治期间(1206—1259 年), 蒙古统治者一直不断向西方进行军事扩张活动。其间经过成吉思汗、拔都、旭烈兀三次西征,逐步形成了四大汗国。

  1. 钦察汗国(亦称金帐汗国或术赤兀鲁思)

元太祖十四年(1219 年,南宋嘉定十二年),成吉思汗发动第一次西征, 消灭了篡夺西辽的乃蛮王子屈出律,并继续西进,占领中亚大国花剌子模(今苏联中亚咸海南基发一带)都城玉龙杰赤(今苏联土库曼乌尔根奇),然后分兵北取花剌子模海(咸海)以北的康里,西占呼罗珊(今伊朗东北部霍腊散省),并继续前进,北越太和岭(高加索山),征服撒耳柯思①,远达克里木半岛。成吉思汗封长子术赤于其地,使得嶷黑河(亦译札牙黑河,即今乌拉尔河)以东的钦察草原②东部,及阿母、忽章(锡尔河)两河下游的花剌子模地区,均置于他的统治之下。

元太宗八年(1236 年),术赤子拔都发动第二次西征,渡过得嶷黑河, 征服不里阿耳人(其都城在今卡玛河与伏尔加河合流点南),又越过阿提拉河(亦译也的里河,即伏尔加河),进兵斡罗思③,连陷也烈赞(今苏联梁赞附近)、莫斯科洼(今莫斯科)、兀剌的迷儿(今弗拉基米尔)、司抹连斯克(今斯摩棱斯克)、扯儿尼果洼(今契尔尼哥夫)、乞瓦(今基辅)等斡罗思诸国。后又分两路继续西进:一路攻入孛烈儿(波兰),击溃孛烈儿、捏迷思(德意志)联军;一路攻入马札儿(匈牙利),渡过秃纳河(多瑙河), 攻陷马茶(布达佩斯),席卷东欧。

乃马真后二年(1243 年),拔都结束西征,回到伏尔加河上,建立了东起也儿的石河(今鄂毕河下游及额尔齐斯河),西至斡罗思(今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地),南临库克恰腾吉斯(巴尔喀什湖)、宽田吉思海(里海)、黑海,北近北极圈的地域辽阔的钦察汗国,建都于伏尔加河下游的拔都萨莱城(今苏联南俄罗斯阿斯特拉罕附近)①。

  1. 察合台汗国

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封地,本西辽及畏兀儿故地。其疆域最盛时,东起哈剌火州(今新疆吐鲁番)、罗卜泊(罗布泊),西至阿母河下游,北抵阿亚古斯河,南越兴都库什山。建帐于阿里麻里附近的虎牙思(今新疆霍城西北)。略当今新疆天山南北路,苏联中亚细亚及阿富汗东北部地②。

① 高加索北的一支民族。

② 公元十一世纪由额尔齐斯河流域迁徙至黑海、黑海以北的突厥的一支,其所游牧的广阔地区称为钦察草原。

③ 亦作兀鲁思、阿罗思,俄罗斯旧译,指今伏尔加河以西莫斯科、基辅一带。

① 月即伯在位时(1313—1341 年),迁首都萨莱城于今俄罗斯伏尔加格勒附近,因称拔都所建为“拔都萨莱城”,月即伯所建为“别儿哥萨莱城”。十五世纪,钦察汗国逐渐分裂出西伯利亚、喀山、克里木、阿斯特拉罕等汗国,1502 年灭亡。

② 十四世纪中期,察合台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以后西察合台在贵族帖木儿当政时,演变为帖木儿帝国;

  1. 窝阔台汗国

成吉思汗三子窝阔台封地,本乃蛮故地。位于也迷里(今新疆额敏)与霍博(今新疆和布克赛尔)地区,在也儿的石河上游和库克恰腾吉斯(巴尔喀什湖)以东一带。

窝阔台子海都统治时期,略取察合台领地,势力大为扩展,西起可失哈耳(今新疆喀什)与答剌速河(塔拉斯河)谷,东至哈剌火州,北抵也儿的石河上游,南及天山南路诸城。但为时不久,窝阔台汗国内部分裂,至大二年(1309 年),为察合台汗也先不花所吞并③。

  1. 伊利汗国(一称伊儿汗国)

成吉思汗四子拖雷之子旭烈兀所建。成吉思汗第一次西征时,占领波斯东部呼罗珊诸城。太宗三年(1231 年),窝阔台遣军攻灭在波斯西部复国的花剌子模算端(阿拉伯语国王之意)札阑丁,征服波斯大部分地区。其后, 曲儿忒(今土耳其凡湖西北)、谷儿只(今苏联格鲁吉亚)、鲁木(小亚细亚塞尔柱王朝)等国也先后归附。

宪宗二年(1252 年),蒙哥以“素丹诸国”未服,遣弟旭烈兀发动第三次西征。六年(1256 年),攻灭祃拶答儿(今伊朗马赞德兰省)的木剌夷国。八年(1258 年),又攻灭黑衣大食,即阿拔斯哈里发的报达国(今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次年,继续西进,占领苫国(叙利亚)京城大马司(今大马士革),并败降天方(今阿拉伯)。后旭烈兀闻蒙哥卒于四川,回军波斯,叙利亚诸城又为密昔儿(埃及)所夺。

忽必烈继蒙哥即大汗位后,将阿母河以西地区划归旭烈兀统治。旭烈兀自称伊利汗(伊利,突厥语从属之意),因名伊利汗国。其辖境东起阿母河和申河(印度河),西北至小亚细亚半岛昂果剌(今土耳其安卡拉)以西的克罗卢山脉,西南沿额弗剌特水(幼发拉底河)西岸,经克儿巴剌(今伊拉克卡尔巴拉)至波斯湾顶端的弼斯啰(今伊拉克巴士拉西南),南达印度洋海岸,北抵高加索山。建都于蔑剌哈(今伊朗阿塞拜疆马腊格)。至元二年

(1265 年),阿八哈迁都于桃里寺(今伊朗阿塞拜疆大不里士),以蔑剌哈为陪都①。

蒙古贵族通过军事征服建立的横跨亚欧的蒙古大汗国,其所属四大汗国的汗,本是大蒙古国中央分封出去的四个军政首领。他们直接臣属于大汗, 向大汗申报版籍、户口和缴纳贡赋。这一政治上的混合体,后来因蒙古各统治集团为争夺大汗权位矛盾激化,以及各汗国之间缺乏必要的经济联系而日趋瓦解。自元顺帝即位之后(1333 年),钦察及伊儿汗国逐渐摆脱大汗的控制,走上独自发展的道路。窝阔台汗国由于窝阔台(太宗)及其子贵由(定宗)相继被选为大汗,其领地便直接置于中央的管辖之下。后虽为察合台所并,但汗庭设于伊犁河上的察合台汗国,却一直保持在政治上

与中央王朝的从属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