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唐代明州港的开拓1.隋、唐、五代十国时期明州的建置沿革
隋文帝于开皇九年(589 年)灭陈,完成统一以后,改会稽郡为吴州, 把句章、鄞、鄮三县与邻近的余姚县合并,总称句章县,属吴州。隋炀帝大业元年(605 年),改吴州为越州。三年(607 年),复改越州为会稽郡。句章县亦随同先后改隶越州及会稽郡。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 年),以旧句章、鄞、鄮三县属鄞州,分余姚县另属姚州。鄞州治三江口,即今宁波市区。八年(625 年),废鄞州和句章县,鄞县改隶越州,并迁鄮县县治至小溪(今鄞江桥)。太宗贞观元年(627 年),分全国为十道,越州鄮县属江南道。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 年), 采访使齐浣以越州的鄮县为丝织品及海产的集散地,奏请析置为慈溪(今慈城镇)、奉化(今奉化)、翁山(今定海)、鄮县四个县,别立明州以统之, 并以鄮县县治小溪为州治。玄宗天宝元年(742 年),改明州为余姚郡。肃宗乾元元年(758 年),改江南东道为浙江东道,余姚郡仍恢复明州旧称。代宗广德二年(764 年),原台州象山县(今象山)来属,增至五县。大历六年(771 年),取消翁山鄮县治,移鄮县治于三江口,这是宁波市内设县的开始。宪宗元和间(806—820 年),分鄮县东境至甬江的海口地区设望海
① 《诸子集成》本第五册。
② 张道渊:《宁波市在国际通商史上之地位》,《国风》3 卷 9 期 1933 年。
③ 《史记》卷一一四《东越列传》。
镇(后来的镇海),明州乃有四县镇。唐穆宗长庆元年(821 年),以小溪北临鄞江,地形卑隘,移明州治鄮县,这是宁波设州治的开始。
五代十国时,明州属吴越国,称明州为明州望海军。天宝二年(909 年), 改鄮为鄞,并升原属鄮县东境的望海镇为望海县(县治在招宝山麓,后改定海,即今镇海)。这时,明州望海军所属,有鄞县、慈溪、奉化、翁山、望海五县。
据《鄞县通志》记载:“唐长庆元年(821 年)刺史韩察始筑小城,后黄晟曾增筑而扩之”①。黄晟为唐末明州刺史,其“增筑而扩之”者当为“罗城”。唐城垣址、城门的设置及构造等,史籍失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