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的“杭州府”
明朝建立后,废除元代的“江浙行中书省”,改置浙江布政使司,辖境略与今浙江省同。杭州则改为府。清代改布政使司为行省。在明、清两朝的五百多年中,一直以杭州府为浙江省的省城。
明代杭州府城墙,在元末张士诚重建城墙的基础上,续有修缮,城门由原来的十三座改为十座,南改和宁门为凤山;西改丰豫门为涌金,废钱湖门;
② 《西湖游览志余》卷二三。
① 《杭州府志》卷五三《水利》。
② 《马可孛罗游记》(冯承钧译本)中册,页 570—579。
北改余杭门为武林,废天宗、北新二门。清康熙五年(1666 年),又改永昌门为望江门。此十城门的名称,沿袭至今未变。
明初社会相对稳定,明政府又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生产发展的措施,杭州的城市经济得到了发展。明政府在杭州今红门局附近,设立官营机房与织造局。城北近西湖的张纱衙一带①,是私营纺织业作坊的集中地,所产纺织品种类繁多,远销国内外。明中叶前后,杭州已成为国内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之一,丝织业中的工场手工业,也首先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清代前期,杭州丝织业继续有所发展。“杭东城机杼之声,比户相闻”②。
明代中叶以后,杭州的商业也很发达,到万历年间(1573—1620 年), 原先“草深尺余”的市井委巷,以及“狐兔为群”的近郊僻地,也已“民居栉比,鸡犬相闻,极为繁庶”了③,城内大街小巷,商店林立,杭州又逐渐恢复了旧日的繁华景象。
明、清两代对西湖都采取过整治措施,特别是明正德三年(1508 年)杭州知府杨孟瑛,费银二万余两,投入民工数千人,用了近半年的时间,疏浚湖中田荡三千四百多亩,将苏堤增高至二丈,加宽至五丈三尺,使西湖湖面基本上恢复了唐、宋时周围三十里的旧观④。清康熙和乾隆皇帝多次来杭州巡游,在风景区树碑题字,地方官府也就更加注意葺治。其中最大的一次工程是雍正二年(1724 年)浙江巡抚李卫及浙江盐驿道副使王钧,费银三万七千余两,历时近两年,对里湖及外湖三千一百多亩淤浅、葑滩的疏浚,使西湖能继续保持其原有的风光。
清顺治七年(1650 年),在杭州西城紧连西湖地区,建立八旗兵的营房“旗营”①,其范围东起今中山中路,北靠法院路,南至开元路,西傍湖滨公园。在这片土地的北、东、南三面筑起一道高一丈九尺,厚六尺,全长八、九里的大围墙,自西北起环墙开了承乾、拱
辰、平海、迎紫、延龄五门,后拓展营地时又圈入钱塘门,成为六门。辛亥革命后,旗营及其围墙被拆毁,原址已变成杭州的商业区,至今这一带仍被杭州人称为“旗下”。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 年)《中日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向日本开放杭州为商埠。次年九月,日本帝国主义在杭州拱宸桥一带设立租界,同年十一月,英、美等国也相继设立租界。解放后,随着城市建设和西湖的治理,面貌已焕然一新,根据杭州市和西湖的全面规划,它将被逐步建设成为一座现代化的旅游城市。
① 黄士珣:《北隅掌录》卷下“张纱衙”条。
② [清]厉鹗:《东城杂记》。
③ 万历《杭州府志》卷一。
④ 《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四。
① [清]张大昌:《杭州八旗驻防营志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