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方面的素质

礼仪是一种知识、修养与文明程度的综合表现,它在人际交往的许多细小环节中都体现出来,如赴约要遵守时间,既不要早到,也不要晚到;宴会要注意主人对餐桌次序的安排,在正式的场合,要注意穿戴合适。我们有时从电影、电视中看到外国人穿着很新潮、很随便,以为无论什么场合都是如此,这实在是一个很大的误解。一位从美国回来的朋友曾经讲到这样一件事: 有一次他的小孩子被狗咬伤,他心急火燎地送儿子去医院,匆忙中忘了系领带。而后由于时间紧迫,他又从医院直接去公司上班。那一整天他与西装革履的同事坐在一个办公室觉得芒刺在背,一直很不自在。事实上,西方国家政界、商界人士在正式场合对服装穿戴都十分讲究,因为这不仅是自身形象

的问题,也是尊重交往者的表现。

在礼仪上我们还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对方有时夸奖你年轻精干,你别太当真,那是人家在恭维你、取悦你;称赞你英语很好,你别太得意,那很可能因为你是中国人,他认为你说的英语,作为外国人还过得去。有时侯,我们在宴请中总是介绍:“中国菜如何美味”,外国客人会不住地点头称是, 可能对方只是出于礼貌而敷衍。有一位美国公司的总裁访问香港,香港分公司的部下请他吃中国菜,在宴会上,总裁先生赞口不已,可宴会一结束,这位总裁掉头就问助手,“哪儿能搞到三明治?”由此可见,一个人的习惯不是一下子就能改变的。

礼仪是一个人修养的反映,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也是影响谈判的气氛与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跟国外的朋友打交道,特别是高层交往,一些细节不注意,对方会觉得不受尊重,或者认为差距甚大,不值得交往。因此国际商务谈判人员要十分注意社交规范,尊重对方国家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这对于赢得对方尊重和信任,推动谈判顺利进行,特别是在关键场合、同关键人物谈判中,往往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比如有一次某国一位重要人物来上海谈判一个合作项目,上海是他漫长旅途的最后一站,了解这位客人的中方代表在送客人去下榻宾馆的途中,特意在车上播放了一段来宾家乡的音乐,客人感到很亲切,他高兴地对中方同行说:“我就要回家了,相信上海之行是我此次旅行最顺利的一站。”可见,知晓礼仪、尊重对手是一个谈判人员对谈判所作的最小投资,而由此获得的回报却常常是难以估量的。

注重礼仪的内容还包括谈判人员在谈判破裂时能给对方留住面子,不伤人感情并为以后的合作与交往留下余地,做到“生意不成友情在”,这样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客商愿意与你发展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