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学地理教学中思想教育的目标和层次

我们在明确了中学地理教学中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之后,还需要弄清楚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方面所应达到的具体程度。由于中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发展过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认识过程,而是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经过由地理科学知识向道德观念的转化,再从获得观念到逐步产生情感,然后在一定的道德情感驱动下,逐步形成道德行为的过程; 为了充分反映中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这种“知——情——意——行”的发展特点,体现中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由简单到复杂的心理发展过程,我们应当制订中学地理教学中思想教育的目标层次。

中学地理教学中思想教育的目标可从观念、情感、意志行为三个方面衡量,每个方面又大致分为三个层次。各个层次之间具有连续性和累积性, 前一个层次是后一个层次的基础,较高层次包含前面较低层次的要求。

观念方面的思想教育目标可分为识记、理解和初步树立三个层次。识记的要求是知道并记住相应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与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能够结合有关教材内容阐述其大意。理解的要求是懂得相应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与道德规范的意义,并能结合有关教材内容解释其涵义。初步树立的要求是接受相应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与道德规范,相信其正确性并依此来认识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例如,学生在学习自然资源知识, 逐步形成“珍惜自然资源”观念的过程中,如果学生只是知道并记住了要“珍惜自然资源”这句话,但还不懂得为什么需要珍惜自然资源或说不清楚道理的话,那么就只达到了识记层次;如果学生是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分布的不平衡性,以及开发利用中的种种不合理现象中,懂得了“珍惜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并能用自己的话加以说明的话,那就达到了理解层次;如果学生不仅懂得珍惜自然资源重要性的道理,而且表现出从内心深处接受这一观念,那么就可说已达到了初步树立的层次。

情感方面的思想教育目标可分为感受、体验和初步具有三个层次。感受的要求是感觉到了教师和教学媒体所传递的道德情感信息。体验的要求

是体会到了教师和教学媒体所传递的道德情感信息的涵义,并且对其抱有较大的兴趣。初步具有的要求是对教师和教学媒体所传递的道德情感信息的丰富内涵有了深刻理解,并在实际生活中碰到类似情景时亦具有较强的感情倾向。例如,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情感的形成,是以一定的道德知识、道德观念为基础,经过长期感情熏陶而逐渐形成的,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国地理与乡土地理的过程中,只是对教师和教学媒体所传递的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情感感觉到了,但还没有在内心深处产生共鸣,那么这只是达到感受层次;如果学生在此过程中对祖国山河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开始动之以情,那么便可说是达到了体验层次;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知识过程中,对祖国大好河山产生了浓厚兴趣,而且通过亲身体验,不断增强对祖国和家乡山河的感情,这就达到了初步具有的层次。

意志行为方面的思想教育目标可分为遵从、自愿和自觉三个层次。遵从的要求是服从教师与家长的正确教导,能够效仿教师或其他人的良好行为,遵守各种社会公德与各项纪律。自愿的要求是乐于听取教师、家长的正确教导与管理,乐于维护社会公德,模范地遵守纪律。自觉的要求是主动履行中学生的道德义务与行为规范,并有意识地锻炼意志品格,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利益和集体荣誉。例如,学生在学习了地球上的水资源问题,知道了水资源虽然是可再生资源,但由于水资源的有限性,水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以及人类利用中存在的浪费、污染等不合理性,许多地方特别是我国许多地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现实之后,如果学生只能做到在教师的监督下不浪费水资源,那么他在珍惜水资源方面的道德行为只能说达到了遵从的层次;如果学生在没有教师监督的情况下也能按照“节约用水”的要求去做,并且对浪费水的行为表示不满,那么便可说其达到了自愿的层次;如果学生不仅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注意节约用水,而且积极向周围群众宣传节约用水的意义,并能与浪费水资源的行为作坚决斗争,那么他的道德行为便可说达到了自觉的层次。

我们在明确了中学地理教学中思想教育的上述目标层次划分标准之后,才能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具体确定教学目标层次。一般来说,初中学生应在观念、情感和意志行为三个方面基本达到第二层次的水平,至少也要在观念、情感两方面达到第二层次的水平; 高中学生应在观念、情感两方面达到第三层次的水平,在意志行为方面达到第二层次的水平,部分学生在意志行为方面亦可达到第三层次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