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理规律的教学

地理规律是揭示地理事物本质与结构的理性知识,它对于学生掌握地理事物的分布与演变知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记忆能力都有重要作用。学生掌握地理规律切忌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而是要通过对规律形成

原理的理解来掌握地理规律。为此,教师在地理规律的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讲授地理规律要以地理感性知识作基础。由于地理规律主要是指地理演变规律和地理分布规律,所以讲授这两类规律就要分别以地理演变知识和地理分布知识作基础。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运用直观手段,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地理演变和地理分布知识,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逻辑思维,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出地理演变和地理分布规律。例如,我们讲授四季变化规律、我国气温分布规律等,都可引导学生先通过读图,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然后再进行思维分析,归纳概括出四季变化规律和我国气温分布规律。

  2. 讲授地理规律要注意同形成这些规律的原因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地理规律。因为学生只有懂得了地理事物为什么这样演变和为什么这样分布,才能够更好地掌握地理事物演变与分布的规律。例如,我们在讲授季风风向变化规律时,如能同时解释清楚形成原因,那么学生才能牢固地掌握季风风向的变化规律;在讲授世界工业布局的新趋向时,如能同时分析每种新趋向的形成因素,则学生便能更好地掌握这些新趋向。

  3. 运用地理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来阐述地理规律。例如,讲授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就可以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以及各地区随着组成地理环境要素的变化而产生的地域分异说起,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抽象、综合的思维过程,逐步掌握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