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1958 年至 1966 年的中学地理教材

1957 年以后,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学校教育片面强调缩短学制年限,减少课程门类和授课时数,中学地理课程被大量削减,只在初中开设地理课。1958 年起,教材由各地自编,教材内容大多充满政治口号,片面强调联系生产实际,而大大削弱了地理基础知识。

1963 年,教育部制订了新的中学课程计划,并且颁发了《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草案)》,规定初一开设中国地理,高中开设世界地理, 每周授课均为 3 课时。按照这个大纲的要求,编写了全国统一使用的初中

《中国地理》课本。这本教材较 50 年代教材的进步主要是:重视地理知识和地理基本技能的教学;从中学是基础教育出发,将自然地理知识与经济地理知识结合讲授,注意联系我国实际。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思想教育要求仍较偏高,因而难免脱离实际;强调以自然地理知识为基本内容, 这种提法具有一定片面性;中国分区地理按省级行政区讲述,头绪过多, 不易突出区域地理特征。这本教材编出后 3 年,高中《世界地理》尚未编出,就开始了“文革”动乱时期,地理教育基本处于停顿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