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沃特·艾萨德的“区位优势理论”

由于上述理论只能解释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动机和条件,而不能说明投资的流向和不具备寡头垄断优势企业的对外投资,因此,“区位优势理论” 就应运而生了。

“区位优势理论”最初被用来解释国内资源的区域配置问题,是由美国学者索思纳德(Southard)提出的,后来沃特·艾萨德将其发展成为解释对外直接投资投向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国际企业之所以向某个特点的区位(东道国)投资,是因为它要获取一定的区位优势,而这种优势很可能是其他区位或国家所不具备的。一般说来,国际直接投资者最为关心下列区位因素, 劳动力成本;市场位置及其潜力;贸易壁垒;国家风险。

具有区位优势的国家,如劳动力成本低、生产成本低的地区;运输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的地区,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地区;国家风险低、基础设施好、人口素质高的地区等,就能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热点。

区位优势理论还可以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来阐述。从供给角度看,区位优势理论认为,在一定的市场条件下,公司若已达到最大盈利水平,那它就会寻找生产要素供给成本最低的地区(具有供给方面的区位优势)进行直接投资,以提高其竞争力;从需求角度看,区位优势理论认为投资区位的选择就取决于区位优势与竞争者的分布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