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学

最早的口传文学,是以神话传说、诗歌形式出现的。公元 2 世纪,中国的汉字传入韩国,并在上层人士中迅速推广,出现了用汉字写诗的热潮;新罗时代又出现了用汉字记录韩国语语音的文字,称为“吏读”,人们用它将一些诗歌记录下来,系新罗人薛聪所创。公元 1443 年创造了韩国文字后,才逐渐出现以韩文记录的文学。较著名的汉诗诗人有:崔致远(857~?)、李奎极(1168~1241)、郑澈(1536~1593)等。

记叙文学,最古老的首推《三国史记》(1145)、《三国遗事》(1285) 和金时习(1435~1493)用汉文写的《金龟新传》。许筠(1569~1618)被称为韩文白话体小说的始祖。他的名著《洪吉童传》至今为人们所称颂。洪吉童是封建大官僚家庭的庶子,因不堪家庭虐待和社会的歧视,离家出走, 组织“活贫党”,带领起义队伍劫富济贫,惩治贪官污吏,最后在栗岛建立了理想王国。此外,17 世纪时,强调实际经验知识和符合实际生活的“实学” 兴起,文学体裁由诗歌转入散文,著名的代表作有:《许生传》、《春香传》、

《沈清传》、《兴夫传》等。

18 世纪末,韩国进入政治和社会大变动时期,古典小说逐渐衰落,新文学开始兴起。1908 年出现第一本准文学杂志《少年》,1919 年创办了第一个纯文学杂志《创造》。当时的主要代表作品有:玄镇健的《走运的一天》(1922)、广想涉的《万岁前》(1923)和《三代》(1931)、蔡万植的《太平天下》等。但是,由于日本殖民统治的镇压,韩国民族文学未能很好地发展。

1945 年韩国光复后,现代文学创作队伍逐步扩大,创作活动日臻活跃。

从 50 年代末期开始,陆续出现一些暴露文学的作品,描写社会的阴暗面,如河瑾灿的《受难的两代》和李范宣的《误发弹》等。60 年代和 70 年代,韩国实行高物价、高积累、低工资的经济发展政策,加剧了两极分化过程,文坛上出现了一批反映底层劳动大众苦难生活的作品,如白雨岩的小说集《海风》、尹兴吉的《留下九双皮鞋的男人》和李炳桂的《亡命的沼泽》等。进入 80 年代后,平均每月出现 1 千多首诗,评论称是“在诗的海洋中游泳”。

尹在根的《万海诗和主题诗论》最为著名。进入 90 年代后,小说创作出现相对萧条,评论界称为“文学危机”。长篇小说毫无必要地拉长篇幅,创作主题平淡,作家写作技巧修养不足,作品水平不高。近年比较令人注目的作品是林哲雨所著的《红色的山,白色的鸟》,以 1980 年光州起义为背景,进行了历史性的探讨。

韩国主要的文学团体有:文化艺术振兴院、韩国文人协会、韩国随笔家协会、韩国诗人协会、韩国戏曲作家协会、韩国现代儿童文学家协会、韩国文学评论家协会、韩国时调协会、国际退溪会和鹭山文学会等。

为了鼓励文艺创作,韩国设立了多种文学奖,如:李箱文学奖、现代文学奖、韩国文学奖、“5.16”民族文学奖、李闰洪儿童文学奖、一鹏文学奖、赵演铉文学奖、韩国随笔文学奖、文学评论家协会奖、韩国文学作家奖、韩国小说家协会奖和大韩民国文学奖等。1990 年韩国文化艺术振兴院开始实施支援文艺创作和文学研究计划,根据出版社的推荐,拨款支持一些创作研究活动,当年选出 150 本书,奖励每位作家 150 万韩元的创作费。但有些人认

为支援文学研究计划是错误地修改了原来的支援体制,有 13 个文艺出版社拒绝接受经费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