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朝美达成核框架协议

1990 年,美国根据卫星拍摄的照片,认为到 90 年代中期,朝鲜可能拥有核武器,必需动员国际社会予以制止。从此,朝美围绕“朝鲜核问题”进行着十分激烈的斗争。

据报载,早在 1962 年朝鲜在离平壤 90 公里处的宁边修建了一个原子能研究所,1965 年从苏联引进了用于研究的原子能反应堆。朝鲜于 1974 年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 1985 年加入《核不扩散条约》,1992 年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签订《保障监督协定》,并多次接受该机构的检查,并未发现什么问题。但是,后来美国却声称,通过人造卫星发现,朝鲜在宁边增建了四五个新的附加设施,可能与开发核武器有关,不仅要求朝鲜按照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规章制度接受检查,甚至要求对朝鲜两个未申报的“可疑”核设施进行“特别视察”。朝鲜则否认自己在研制核武器,指责美国捏造事实,并以军事设施机密为由,断然拒绝接受“特别视察”,并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条约。双方展开了一场针锋相对的较量。美国、韩国和一些西方国家对朝鲜施加了强大的外交压力和军事压力。国际原子能机构接连三次将“朝鲜核问题” 提交安理会讨论,安理会发表了三个声明,呼吁朝鲜接受核检查,和平解决这个问题。美国宣布在韩国布署“爱国者”导弹,研究对朝鲜核设施进行军事打击的可能性,策划对朝鲜实施经济制裁。朝鲜方面亦不示弱,表示将“以和谈对和谈,以战争对战争”,多方加强军事防范。此后,双方对话断断续续,波澜起伏,局势时紧时松。

1994 年 6 月,朝鲜主席金日成通过美国前总统卡特向美国政府传话称: 如果美国保证恢复美朝讨论核问题的高级会谈,朝鲜将冻结核发展计划,以轻水型反应堆取代现有的石墨型反应堆,彻底解除西方对朝鲜的“核疑惑”, 并表示愿随时随地与韩国总统金泳三举行南北首脑会谈。这一倡议得到美国、韩国和西方国家的响应。后来金日成主席虽然不幸病逝,但朝美高级会谈迅速恢复,并于 10 月 21 日签署了解决核问题的框架协议。双方就改造朝鲜核反应堆、双边关系、朝鲜半岛无核化和南北对话及维护核不扩散体制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取得了一致意见,同时还签署了一项秘密协议。根据框架协议,美国在十年之内向朝鲜提供价值 40 亿美元的两座轻水型反应堆和有关技

术,在第一座反应堆建成之前每年提供 50 万吨重油作为替代能源,保证不对朝鲜进行核威胁和使用核武器;美国同意与朝鲜互设联络处,并将建交问题提上议事日程,放宽对朝鲜贸易、投资的限制。朝鲜同意放弃核发展计划, 不对现有核燃料进行再处理;保证重返《核不扩散条约》,履行条约所规定的安全保证协议,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特别检查。协议达成后双方都表示满意,国际社会普遍表示欢迎。

但是,随着框架协议的实施,朝美之间围绕由谁提供轻水反应堆问题出现了矛盾。美国要求朝鲜接受“韩国型”轻水堆,保障韩国的“签约国地位”, 使其在核电站建设中起核心作用。朝起初拒绝接受,甚至威胁要退出框架协议。后来经过双方多次磋商,终于打破僵局。朝鲜同意由美国、韩国组成的“朝鲜半岛能源开发组织”(KEDO)作为选定反应堆的主要签约方,换句话说,也就是接受韩国电力公社为核电站的主要供应方。

美朝核框架协议的签署和实施,有助于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为朝鲜半岛实现无核化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由于协议回避一些重要矛盾, 有些词句模糊,各有各的解释,预计在实施过程中还会有许多困难和曲折。韩国对自己“只出钱不出名”尚耿耿于怀。尽管如此,鉴于协议符合各方基本利益,又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支持,预计协议终将冲破困难逐步付诸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