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列国国情习俗丛书序季羡林

孙正达先生拿来他主编的“世界列国国情习俗丛书”的简介,要我写一篇序。我现在确实很忙,忙得焦头烂额,而且对他搞的这一行也不十分熟悉, 本来应当立即婉言谢绝的。可是,我却感觉到有点义不容辞的味道,没有立即谢绝,意思就是答应下来了。

义不容辞之感是怎样产生的呢?我看了一下顾问的名单,我的记忆一下子把我带回到差不多半个世纪以前去了。当时,北大还在城里沙滩,形势正处在解放前夕,斗争是异常激烈的。顾问中颇有几个人当时正在做地下工作。我没有那个勇气和他们一起干,但是他们的身份我却是知道而且钦佩的。现在他们都从毛头小伙子变成了老年人,差不多都已经退休、离休。在过去五十年中,他们为我国的建设事业各自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辉煌的贡献,受到了我同当年不同角度上的钦佩。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连写一篇序的“勇气”都没有吗?所以我必须答应。

原因当然还不只有这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我觉得他们这工作有重大的意义。大家都知道,现在我们举国上下正从事艰巨而光荣的建设事业。这事业是空前伟大的,但是需要必要的条件。这条件,我认为,在国内首先必须是安定团结,群策群力。但是,光这个还不够,国际上也必须是安定团结。我们政府再三声明,我们要和平,不要战争。我们要同外国人民和政府交朋友。当然,如果有哪一个外国政府胆敢欺凌我们,我们也决不会作宋襄公, 我们必然会给他们一点颜色看。我现在理解,这就是我们政府和人民的态度。

可是要想达到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人民作朋友、作好朋友的目的,也决不是轻而易举的。大的政策由我们政府来定,我们可以放心。但是,我们人民, 甚至大小官员,只要同其他国家的人民打交道,就决不能认为我们一切都是天下第一⋯⋯现在就有个别国家抱这种态度,他们自认为是“天之骄子”, 可以为所欲为,这样的国家决无好下场,完全可以断言⋯⋯,我们必须既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而尊重的基础是了解。了解的范围很广,既包括国情, 也包括习俗。表面上看起来,习俗是小事,有的简直微不足道。然而,好多不愉快尴尬的场面,就往往出在小事上。我想,我们每一个同外国人打交道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经验的。可惜——我甚至于想说“可恨”:我们有一些中国人麻木不仁,颟顸昏庸,在同国际友好来往时闹出笑话,甚至贻误大事。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然而,了解外国的国情和风俗也是不容易的,也必须下一番工夫的。现在孙正达先生邀集同好,写成了这一套 30 卷的“丛书”,不但对涉外有用, 对不涉外的人们也是有用的。杜甫诗:“好雨知时节,”这真是一场“好雨”。它一定会受到国内外人民的欢迎的。

我祝贺它的出版。是为序。

1997 年 9 月 1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