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资短缺型通胀(1945~1961 年)

物资短缺型通货膨胀,是指贫困国家(地区)在物资严重不足时出现的

一种通货膨胀形式。

1945 年日本投降后,李承晚上台,政局混乱,经济困难,政府滥发货币, 商品供应极为不足,通货膨胀严重。1945 年底货币流通量为 1143 万韩元, 1946 年底上升到 2485 万韩元,仅一年时间就增长了一倍多,导致物价猛涨。

1946 年汉城批发价格比 1945 年上升 223.5%。随后几年,情况基本上没有好转。

1950 年朝鲜战争爆发,韩国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加上军费负担重,货币发行量大,物资更加匮乏,通货膨胀恶性发展,1951 年到 1953 年, 批发价格上升 17 倍,零售价格上升 14 倍。

1953 年朝鲜停战,为恢复经济,当局推行赤字财政政策,通货膨胀率持续上升,1953 年至 1960 年,批发价格上涨 377.3%,零售价格上涨 375.9%。经济困难、民不聊生,引起政治动乱,李承晚被迫下台,逃往美国。

朴正熙上台后,吸取了李承晚失败的教训,提出把经济建设作为“至上课题”,进行经济改革,主要是将内向型经济转变为外向型经济;抛弃放任自流的经济政策,建立由政府指导的资本主义体制;加强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实施长期经济发展计划;推行经济开放,大量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 扩大对外贸易,将出口视为“经济自立的活路”;强化“进口替代”战略, 首先是发展纺织和食品加工等产业,改善日用必需品供应,进而发展农用物资、建筑材料、煤炭、电力等。与此同时,紧缩金融,进行币制改革,调整汇率。结果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加快,通货膨胀率有所下降。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62~1966 年)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 7.9%,比前五年(1957~1961 年)平均提高 2.5%,通货膨胀率略有下降,批发价格平均上涨 16.7%,消费价格平均上涨 16%。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1967~1971 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9.8%,通货膨胀进一步下降,批发价格平均上涨 8.l%,零售价格平均上涨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