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黑字型通货膨胀(1988 年下半年开始)

黑字型通货膨胀是指国际收支出现盈余,流通资金增多时出现的一种通货膨胀。

自 1988 年下半年开始,韩国的通货膨胀日趋严重。据韩国经济企划院及韩国银行公布的资料表明,1988 年以来,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都呈上涨趋势。造成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1.国际经常收支盈余急剧增加,1986 年以后,一连 4 年出现盈余;2.国外“热钱”大量流入,搞投机倒把;3.海外侨胞汇款逐渐增加;4.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上涨。据韩国商工部调查,近年国际市场工业原料上涨 1.3%,农产品上涨 4.8%;5.工人工资提高幅度较大。1982 至 1986 年工资年均上升 11%,1987 年上升 19%,1988 年上升 15%。

为了防止出现更严重的通货膨胀,导致政治动乱,当局抓紧宏观控制, 力图做到收支和供求基本平衡,主要措施是:控制货币供应量;增加对国外的投资,以减少国际收支的顺差;开放市场,降低进口关税,增加进口;放宽出国旅行的限制;限制“热钱”流入;严格土地买卖审批手续,提高土地买卖的税收,限制物业投机;调高利率;发行稳定通货证券、财政证券和外汇平衡基金债券等,强迫银行、证券公司吸收多余资金;控制韩元升值幅度; 要求工厂企业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以利稳定物价。

通过上述措施,韩国通胀率基本上受到了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