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危受命

卢泰愚于 1988 年 2 月 25 日入主青瓦台(总统府),宣告了共和国新时期的开始。卢泰愚是在社会各种矛盾交错、激化的政治背景下上台的。从投票情况看,总统候选人共 8 位,其中 4 位主要候选人的得票率分别为:卢泰愚 35.9%;金泳三 27.5%;金大中 26.5%;金钟泌 7.9%。也就是说,有

64%的选民没有投卢泰愚的票,他的得票率是韩国历届总统选举中最低的。卢泰愚本来就是前军人统治者全斗焕的好友,又是全斗焕指定的接班人,因此就在他宣誓就职时,汉城、釜山、光州等 9 个城市爆发了大规模的群众抗议示威。为了平息民愤,争取民心,卢泰愚一再发出安抚人心的言词,许下诺言,声称要开创“普通人的伟大时代”,谋求“安定中的民主”,争取“改革中的发展”,并要纠正全斗焕时期的错误,大赦政治犯,查处光州事件等。在经济上,卢声称要使韩国成为债权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 5000 美元。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卢泰愚的许多诺言并未付诸实施,卢泰愚宣布的首届 23 位内阁成员中,有 8 位是原内阁成员,6 位来自军方,其中“强硬派” 人物吴子福就任国防部长,而在野党人一个也没有。报刊称之为“新内阁老面孔”。对光州事件虽然组织了民主和解推进委员会进行善后处理,由政府出面向国民道歉,但并没有惩办肇事者和澄清真相,且草草收场,激起群众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