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从“替代进口型”转到“出口主导型”的发展战略
朴正熙政府在 60 年代初期推行的“替代进口型”发展战略碰壁后,从
1964 年开始实施“出口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朴正熙提出出口增长量是衡量国力的综合尺度,是经济的真正活路。自此以后这种出口第一主义,一直是韩国政府奉行的一大国策。
在“出口主导型”发展战略的引导下,当局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政策和措施:1.大力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2.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部门;3.发展出口工业,建立出口商品基地;4.扩大劳务出口;5.建立出口自由区,鼓励外国人投资;6.从财力和物力上给出口企业以种种优惠与支持等等。这种战略和政策取得了相当明显的成效。1960~1978 年间,从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比较看,日本为 6.0%,新加坡为 6.0%,香港为 9.0%, 泰国为 4.1%,菲律宾为 2.9%,韩国为 9.9%,而中国台湾省为 6.2%。很明显,韩国的经济增长率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中居领先地位。
从 70 年代中期开始,韩国在“出口主导型”总战略下,在工业现代化建设方面更加重视发展重化学工业,提出了优先发展重化学工业的工业化政策,力图借此扭转重化学工业的落后状态,改变整个工业结构的畸形状态, 进而加强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以保证“出口主导型”发展战略的贯彻实施。1973 年,韩国政府正式提出《重化学工业化宣言》,并把钢铁、造船、电子、汽车、石油化工等一些部门作为战略产业,通过政府的强有力支援、扶植和干预措施,迅速扩大了这些工业部门的生产能力。到 70 年代末期,韩国的钢铁、造船等若干主要工业部门,无论在生产能力还是出口数量和竞争能力方面都开始进入世界发达国家的行列。
从 60 年代中期到 70 年代末期,韩国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以政府支援和干预为后盾,以引进巨额外资和技术为基础、以发展加工贸易为主导,单纯地追求高增长率的经济发展战略带来许多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到 1979 年前后终于陷入了深重的经济危机。这主要表现在:第一,通货膨胀
严重,物价连年上涨,恶性通货膨胀成为 70 年代韩国的头号经济问题。当时, 为了扩大出口、促进经济发展,一方面对出口企业实行巨额资金补贴,又多次实行货币贬值以刺激出口,另一方面因石油和原材料价格上涨,进口大量石油和各种原材料要支付巨额外汇。特别是向重化学工业部门进行集中投资,也促使国内货币发行量急剧增加。这样,当局只好以赤字财政来支撑经济发展,扩大出口贸易。当时韩国的通货膨胀比任何国家都严重。1972~1979 年期间,货币发行量年平均增长率为 30.8%,批发物价指数年平均上升率为17.1%。第二,外债负担不断加重。韩国主要通过借用外债来发展经济,外债负担不但未减轻,反而日益加重。1972 年底,外债总额只有 36 亿美元, 而到 1982 年底就增加为 372 亿美元,在这 10 年间增加了 10 倍。韩国的债务仅次于墨西哥、巴西,为世界第三大债务国。韩国外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
率,1972 年为 34.9%,而到 1982 年竞达到 56.2%。第三,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不平衡,并进一步加剧。以出口为主导,优先发展出口产业的经济政策,导致牺牲农、林、渔业的发展,扩大了工业和农业之间的不平衡。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赶不上工业生产的发展,粮食及其他初级产品的自给率不断下降,每年都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粮食。1981 年,谷物进口量达到 814 万吨, 谷物自给率只有 42.2%。就工业部门内部而言,在此期间,由于当局对垄断性大企业给予各种优惠待遇和政策性支持,而对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则采取歧视政策,于是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的差距和矛盾不断扩大和加深。中小企业的处境十分困难。同时出口工业与内需工业之间的平衡关系也遭到严重破坏。尽管工业品出口不断增加,国内消费品却供不应求,引起物价上涨。在重工业和轻工业之间,由于当局在较短时间内向重化学工业部门进行集中投资,不仅阻碍了轻纺工业的发展,而且拖延了工业设备更新和技术开发, 造成了整个工业部门结构的不合理状态。
这样,到“四五”计划的后期,韩国经济陷入战后最严重的危机状态。经济、政治因素交错的背景导致了统治韩国达 17 年之久的朴正熙遇刺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