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长城抗战的影响与教训
长城抗战是“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国民党军队在华北所进行的第一次较大规模的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役。在这次战役中,广大爱国官兵冲破国民党政府的重重阻力,进行了近三个月的战斗,给骄横一时的日军以沉重的打击,自己也作出了重大牺牲。据第 17、第 29、第 32、第 53、第 67 五个军的统计,伤亡就达 18325 人。③长城抗战虽然最后失败了,但它在全中国乃至世界人民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长城抗战前段的一些胜利说明,中国爱国军队在全国人民要求抗日的呼声下,为民族解放而表现出来的抗战热情和抵御能力不可轻视。在长城抗战中,中国军队的武器远不如日军。如第 29 军开往前线 1.5 万人,所携武器中汉阳造步枪和毛瑟枪各占 1/3,还有一些是土造枪,步枪没有刺刀,士兵背的是大刀,全军仅有野炮、山炮 10 几门,重机枪不过百挺,轻机枪每连只有两挺。但他们敢以劣势武器同日军搏斗,以“夜战近战策略,使敌之大炮(及) 一切武器无所逞其能”,④终于取得了胜利,给不可一世的日军以相当大的打击。1933 年 3 月 19 日天津《益世报》评论说:“在此以前,许多领袖们, 文的领袖们,武的领袖们,都要我们相信,中国目前要想反对日本,恢复失地,是件绝对不可能的事。喜峰口一般英雄,又证明这个不可能实为可能。⋯⋯ 喜峰口几次胜仗,又证明收复失地,不是能不能做的问题,是肯不肯做的问题;不是有没有科学器械的问题,是有没有忠勇的问题。”北平《世界日报》在 3 月 22 日的社评中也指出喜峰口之战说明:“中国陆军之战斗力,中国民族之自卫力,于十九路军之后,又得到新的有力证明。”
长城抗战最后失败并非偶然。热河失陷、长城危急,全国上下所表现出来的愤怒情绪,迫使蒋介石不得不采取一些应付措施,但他并没有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主义的总方针。所以,当日军进攻长城受挫后,他不是乘势收复失地,而是散布“调兵增援无法办到”,全力抗战“当然我们失败”的论调,迫不及待地与汪精卫密商,作出对内加紧“剿共”,对日谋求停战的决策;并且匆匆跑到江西指挥对红军的第四次“围剿”,宣称“我们的敌人不是倭寇而是土匪(对红军诬称)”,“剿共”第一,抗日第二,谁“再以北上抗日请命”,就“立斩无赦”;对长城苦战的官兵则给以打击。4 月下旬,第 17 军还在南天门与日军苦战,蒋介石却密电何应钦:“连日苦战不停,⋯⋯殊属不宜,似应相当隔离,俾便得暂整理。”①随后,何应钦下令南天门守军撤至九松山一带。正是由于蒋介石的这条不抵抗路线,导致了长城抗战的失败。
长城抗战的事实再一次说明,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她有抵御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关头,不仅广大人民群众,就连国民
① 关东军参谋本部作战机密日志,关东军作命令第 473 号。
② 〔日〕参谋部:《满洲事变作战经过概要》第 2 卷,中华书局,1982 年版,第 114~ 115 页。
③ 国民党军史研究编纂会编:《抗战胜利 40 周年论文集》(上),台北 1986 年版,第 565 页。
④ 宋哲元招待报界报告克敌详情演词,1933 年 3 月 20 日。
① 蒋介石致黄绍坎何应钦密电,1933 年 5 月 6 日。
党内也有许多爱国官兵,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不借抛头颅,洒热血,这是能够战胜强敌的力量所在。但是人民群众和国民党爱国军队的抗日热情和行动,却受到国民党对日妥协退让政策的扼杀。蒋介石集团所实行的“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不改变,抗日救国、不丧失领土主权,就只能是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