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内外舆论抨击《塘沽协定》

《塘沽协定》是继袁世凯承认“二十一条”之后最严重的一次卖国条约。即使从字面上看,协定通篇充满战胜者对于战败者之气势和口吻,诸如“挑战”、“扰乱”、“施行视察”、“不再追击”等词语,显然都是对中国人民的肆意侮辱,是中华民族所不能容忍的。而就其实际内容来讲,则更具有损害中国主权的险恶用心。例如:第一条规定,中国军队从此条规定之线撤退后,“不得超过该线前进”,这就等于说中国永远不能越过该线,收复热河和东北三省失地;第二条规定,日本“可用飞机及其他方法视察”中国军队撤退以后的情形,这就可以作为日军今后随意越过该线,进攻华北、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借口;第三条“规定日军回到大致长城线”,这就表明,既承认了日军强占热河的事实,又承认了长城线为伪“满洲国”的国界,并为日军屯驻、出入长城各口埋下了伏笔;第四条规定要在长城以南非武装区内任用亲日警察,这就意味着日本对该区的实际占领,中国不能在非武装区驻军。凡此种种表明:协定虽然没有承认伪满洲国、划长城为界和涉及政治问题的词句,但实质上长城变成了新的政治分界线,非武装区变成了丧失主权区,使日军达到了划长城为界,并在长城以南建立新控制区的目的,为日军进一步向华北扩张打开了方便之门。至于达成的四项口头密约,更证明南京政府对主权的出卖。塘沽协定签订后,日本外交官“均欣欣然”,喜形于色, 也就不足为怪了!

《塘沽协定》的签订,遭到举国一致的反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于 6 月 1 日和 10 日,两次发表谴责宣言。宣布绝不承认《塘沽协定》, 号召全国民众起来,以罢工、罢课、罢市、示威和组织自己的队伍,来反对与阻止《协定》任何一条的执行。①6 月 1 日,福州市各界举行游行大示威, 反对南京当局与日本签订《塘沽协定》。印尼雅加达华侨也致电汪精卫说: “公等可下野,亡国协定万不承认。”不仅如此,即使是国民党政府的一些要员和高级将领亦对协定持反对态度。5 月 25、28 日,爱国将领蒋光鼐、蔡廷锴、冯玉祥等分别通电反对妥协。指出:“我与暴日不共戴天,妥协苟成, 无异圈牢待牢,等一死耳”。①“目下平津被围,察绥危殆,此时言和,等于投降”。②5 月 31 日,国民党政府驻国联代表顾维钩、郭泰祺、施肇基致电外交部,指出即使签订停战协定,日军以我“不能遵守”,随时可以进攻, “结果平、津仍不能保”。6 月 2 日,国民党西南政务委员会在致国联等的电报中指出:停战协定“必须反对,⋯⋯实际上已无异于投降条约”,“果予实行,必为今后流血之总因”。③

社会舆论也猛烈抨击国民党政府签订《塘沽协定》。《大公报》于 6 月

1 日发表《中日停战协定痛言》社评。在揭露了《塘沽协定》丧权辱国的性质之后,对国民党政府沉痛进言:“吾人以为政府与国民,时至今日,尽可不必讳言屈辱,勿再饰词自欺,而当痛快承认失败,并求如何利用此次惨酷

① 中央统战部、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件选编》上册,档案出版社,1984 年版,第

114~117 页。

① 蒋光鼐、蔡廷锴反对与日妥协通电,1933 年 5 月 25 日。

② 张篷舟:《近五十年中国与日本》第 1 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年版,第 147 页。

③ 西南政务委员会力反对停战协定致国联、九国公约签字国及苏联政府电,1933 年 6 月 2 日。

之教训,以谋求国家民族之复兴,”同日,《国闻周报》在《停战与华北前途》的署名文章中指出:如果要说那些以大刀、石头及血肉之躯英勇与日寇拼杀的抗日官兵值得后人永世颂扬的话,那么南京政府、尤其是蒋汪二人, 实是出卖中国领土主权、出卖流血牺牲的爱国官兵、出卖爱国民众的千古罪人。这是公正的历史结论。

战后许多外国学者对《塘沽协定》亦持批判态度。日本著名史学家井上清在《日本近代史》一书中评论说:“协定中承认满洲的既成事实,在长城线以南的河北省东北部设立广大的非武装地区,对中国来讲,是卖国的协定。”①美国记者戴维·贝尔加米尼认为:“根据协定的规定,热河事实上割让给日本,更可耻的是把长城以甫以山海关、北京、天津为三角顶的 5000 平方英里人口稠密的三角地带划为‘非军事区’。在这个地区内,中国人没有任何权利(只有办理民政的苦差事;而日本人则享有一切权利,但不担负任何义务和责任。”②美国女学者多罗西·博格在 30 年后重提这段史实,引用毕逊的话说,此协定等于授给了“日本以后侵略华北的特许状。”③

《塘沽协定》签订以后,中、日双方还于 7 月上旬和 11 月上旬,先后分别就非武装区处理、铁路通车和停战善后事宜等问题在大连和北平举行了会谈。结果又是日方拿出方案强加于中方,中方只好忍气吞声接受,最后达成了《停战协定善后处理会谈》。这个《善后处理会谈》,实际上是《塘沽协定》的继续与发展,它进一步暴露了日本攫取华北的侵略野心和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

① [日〕井上清、铃木正四著:《日本近代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72 年版,第 576 页。

② 〔美〕戴·贝尔加米尼:《日本天皇的阴谋》上册,商务印书馆,1984 年中文版, 第 699 页。

③ 〔美〕多罗西·博格:11933~1938 年的美国与远东危机》,马萨诸塞州剑桥, 1964 年版,第 3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