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日本扩大侵略,中国军民进行长城、察哈尔抗战第一节 日本侵华的新步骤及中国国民党政府的内外政策一、日本扩大侵华战争的新步骤

全面灭亡中国,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既定国策。但由于日本受其国力、军力和国际等条件的限制,只能一步一步地实现其政治野心。“九·一八”事变后,日本陆军当局在侵华作战的基本点中明确提出:“因对苏必须严加警戒,所以对华作战必须极力缩小规模,以最少兵力尽速达到作战目的。”“要始终把战争限制在华北、华中或华南一个方面,这是根本方针。”“只在一方面作战不能消灭中国的武力,因此应只占领必要地区。如此持续下去给中国方面以痛苦,用此方法使中国不得不向我方屈服。”①

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三省以后,热河、冀东便成为其窥伺的目标。1932 年1 月日军占领锦州后,曾企周乘机侵占热河,只因当时忙于对付东北抗日义勇军,制造“一·二八”事变,拚凑伪满洲国,应付国际联盟调查团的调查, 而未能付诸实施。1932 年下半年以后,形势有了新的变化,日本又将侵犯热河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在日本国内,犬养毅内阁加速经济军事化,使日本的经济迅速向战争经济转变,出现了一批与军事工业、殖民地经营及军部势力紧密勾结的新财阀,旧财阀的军事化倾向也大大加强。从而更加激发了日本帝国主义向外扩张的欲望,也更加激化了日本国内的阶级矛盾。

1932 年 5 月 15 日军部少数人制造“五·一五”事件,枪杀了首相犬养毅。22 日,组成了在军部指导下的斋藤实联合内阁。它标志着日本式“政党内阁”的结束和军部法西斯体制正在形成。在国际上,“九·一八”事变后, 社会主义苏联从道义上支持中国。美、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各自的利益,对日本侵略中国采取两面态度:一方面对日本企图独占中国市场不满, 另一方面又期待日本反苏、反共。

1933 年 1 月 30 日,德国希特勒上台,建立法西斯专政,标志着战争策源地开始在欧洲心脏的形成。美、英、法等国的绥靖态度和德国纳粹的上台, 助长了日本扩大侵略的气焰。在中国内部,“九·一八”的炮声,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怒涛,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已成为全民的呼声。但是蒋介石及其南京政府却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坚持对外不抵抗和对内进行反革命内战,给日本扩大侵略以可乘之机。与此同时,中国东北风起云涌的抗日斗争遭到日本关东军的疯狂镇压。到 1932 年底,几支较大的抗日义勇军均遭挫折。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关东军认为:可以“调头把圣战指向热河省了”。①

日本这次扩大侵略的主要企图是:侵占热河,逼迫中国国民党政府承认

① 〔日〕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中国事变陆军作战》<1>,朝云新闻社,1975 年版,第 101 页。

① 〔日〕参谋部:《满洲事变作战经过概要》第 2 卷,中华书局,1982 年版,第 69 页。

长城沿线为伪满洲国的边界线,并在长城以南制造一个非武装地带,以扩大占领区,巩固其对东北三省的殖民统治,为全面入侵华北以至全中国打开方便之门。在侵略步骤上,采取两步走的方针:第一步,以军事进攻为主,政治谋略为辅,武装侵占热河和长城各口,同时对华北进行策反工作。

1933 年 2 月 10 日,关东军在侵热计划中讲得很明白:“攻占热河的目的,在于使热河省真正成为满洲国的领域,并为消灭⋯⋯华北张学良势力, 创造条件”。①第二步,在以谋略为主,争取不战而取华北不成的情况下,改取“迫和为主,内部策动为从”的方针,②派兵入侵关内,威胁平、津,逼迫中国政府订立城下之盟,在长城以南建立非武装区,为进一步南侵打开缺口。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就开始对当时统治热河的东北军将领汤玉麟进行诱降工作。

1932 年 4 月 4 日,关东军在《对热河政策》中规定:“暂以支持汤玉麟, 使之从速服从满洲国的统治为首要措施,其次,使之改革省政。”③为诱降汤玉麟,日本驻沈阳特务机关,早在“九·一八”之后就保护汤玉麟的家属离沈阳经大连到天津。伪满洲国成立时,日本又任命汤玉麟为伪参议府副议长。此后,日军除利用汉奸、汤的盟兄张景惠和张海鹏等继续派人到热河劝降外, 还派与汤相识的日本浪人高原④化装到承德进行活动。这年冬天,日军又以伪满名义通知汤玉麟派代表到北票开会。汤派省政府公安管理处长张舜卿参加了会议。会上日方向张提出三点要求,即:汤派代表长驻长春;将铁路由北票延伸至承德;日军在承德设置无线电台。张舜卿将日方要求同时电告张学良和汤玉麟。张复电张舜卿,令其断然拒绝。日军见诱降不成,便决定对热河发动武装进攻。

1932 年 7 月 22 日,关东军参谋长小矶国昭在给日军参谋部的电报中指出:热河是威胁到建设“满洲国”的一大祸根。因此,“无论关东军情况如何,应立即采取军事行动,攻占热河省,从根本上解决满洲问题”。①7 月 25 日,日军参谋次长复电关东军参谋长:“如果用外交手段已无效果,则以必要兵力,尽量直冲平津地方”。②

日本关东军在对汤玉麟进行政治诱降的同时,并未放松军事进攻的准备。

1932 年 7 月 21 日,关东军司令官武藤信义在给日军参谋部的电报中提出:“占领热河迟早是要进行的”,“目前的方针是静观事态发展,秘密进行各种准备”。③据此,日本从多方面进行了准备:

一是大造舆论,鼓吹侵热“合法”论。日本刚上台的首相斋藤实、外相内田康哉和关东军司令官武藤信义,都一再宣称:“热河为满洲国之一部”, “满洲国的国境系万里长城”。“所谓热河问题,纯粹为满洲国之内部问题”, “其在该省内捣乱治安者,为满洲国之不逞分子,其侵入省内者为侵略者”。

① 〔日〕参谋部:《满洲事变作战经过概要》第 2 卷,中华书局,1982 年版,第 71 页。

② 吴相湘:《第二次中日战争史》上册,台北综合月刊社,1973 年版,第 124 页。

③ 〔日〕《现代史资料 11·满洲事变(续)》,美铃书房,1985 年东京版,第 788 页。

④ 高原在返回途中行至朝阳附近,被汤玉麟部爱国官兵数人跟踪杀死。

① 〔日〕《现代史资料 7·满洲事变》,美铃书房。1977 年东京版,第 490~491 页。

② 〔日〕《现代史资料 7·满洲事变》,美铃书房,1977 年东京版,第 489 页。

③ 〔日〕《现代史资料 7·满洲事变》,美铃书房,1977 年东京版,第 490 页。

“根据日满议定书规定,对满洲国领域内之治安,两国有共同维持之责任。”

④日本报纸、杂志也连篇累牍地指责张学良操纵义勇军,危害伪满洲国的安

全,并扬言要进行“惩罚”。

二是调兵遣将,扩编伪军。关东军在“九·一八”事变前只有 1 个师,

“九·一八”事变时增至 3 个师,到“九·一八”事变后的 1932 年,又先后

从日本国内和上海调入第 6、第 14 师,第 10 师主力,第 20 师司令部,以及

混成第 8、第 38 旅和第 1、第 4 骑兵旅等部,使关东军总兵力达到 6 个师,4

个混成旅,2 个骑兵旅,1 个飞行队,约 10 万人。①同年 6 月 6 日,还发布了关东军司令部扩大编制的命令。8 月更换了关东军司令官和正副参谋长,司令官为武藤信义,正、副参谋长分别由小矶国昭和冈村宁次担任。同时积极编组伪军。伪满初期共有伪军 14 万人,主要是由投降的东北地方军组成。为侵犯热河,日军在辽(宁)西和吉(林)西地区组织了王道布的骑兵军,刘桂堂的护国游击军,程国瑞、李际春的暂编第 1、第 2 军等伪军。

三是密谋策划,频繁挑衅。1932 年 7 月 3 日,东京日军参谋部次长真崎

甚三郎到锦州与关东军将领策划进攻热河。7 月 17 日,驻义县日军 300 人以石本权三郎被义勇军拘捕为借口,向辽热边境的朝阳寺进攻。23 日,日军飞机数架飞至热河平泉、凌源、承德一带侦察,并散发传单。8 月 19 日,日军一度占领南岭车站,炸毁南岭铁桥,并不断派飞机到热河上空挑衅。与此相配合,日军还派奉天特务机关长板垣征四郎到天津设立特务机关,策动“原华北各军阀将领,使其相机进行反蒋”降日。②至此,日军扩大侵略的一切准备就绪,只等有利时机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