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紧工业的军事化和武器装备生产

在 20 世纪 30 年代初期,日本的经济实力与其侵略世界的野心相比,是很不适应的。作为军事工业基础的重工业,在工业中所占比例仅为 38%,其中冶金业和机器制造业的产值,总共不过占工业总产值的 20%,而且工业技术落后,许多机器制造部门,如机床和重型机器制造业等部门几乎没有发展, 郑铝业等还是空白,汽车工业和飞机制造业才刚刚生产。因此,实行工业军事化、经济军事化,就成为日本统治阶级准备扩大侵略战争和摆脱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必由之路。这样既可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又可使垄断资本家大发横财。

为了实现经济的军事化,1936 年日本设立专门研究机关“日满财政经济研究会”,首先对扩充重要产业等进行研究。

1937 年 5 月,日本设立企划厅(以后又改为企划院),作为国家战争经济的参谋部,就各项产业、资源适应扩大侵略战争需要,进行通盘的谋划。为推动政府加快经济军事化和军事工业的扩充,日本陆军参谋部于 1936

年 7 月 23 日和 29 日,先后向陆军省提出“为战备迫切期待开发产业”、“备战计划方针”两项计划,强烈要求于 1941 年前完成。1936 年底,参谋部又拟定出“重要产业五年计划”。1937 年 5 月 29 日,陆军省根据参谋部的计划,向日本政府提出了《重要产业五年计划纲要》,其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方针

大致以昭和 16 年(1941 年)为期,有计划地发展各项重要产业。⋯⋯ 由此取得国力的飞跃发展,亦可确立安定东亚的实力。

第二、要点

  1. 本计划以昭和 12 年度至昭和 16 年度的 5 年为第 1 期,先严密选定国

防上重要产业的种类及指标,予以统制,促其实现。⋯⋯根据第 1 次 5 年计

划的进展,亦拟订第 2 次 5 年计划。

  1. 发展重要的国防工业,是以帝国为主体,因地制宜地根据日满一体化原则进行安排的。由于考虑到国防上的必要性,尽力使必要的产业在大陆得到发展,⋯⋯选定最为必要的资源,通过日中提携,努力在华北进行开发。

    3.本计划实施中应避免对帝国现在的资本主义经济机构作急剧的变革,

但对于金融、财政、物价、贸易、对外结账、运输、配给、劳务及非重要的国民生产消费等统制上,应先发制人,讲究必要的对策,以求本计划的综合顺利进展。

  1. 发展重要产业,须综合技术、资本及原料等各方面,⋯⋯分出轻重缓急的程度,首先选择重要和急需的产业,促其实现。第 1 期计划中首先着手的有下列各重要部门。

(1)军械工业;(2)飞机工业;(3)汽车工业;(4)机床工业;(5) 钢铁工业;(6)液体燃料工业;(7)煤炭工业;(8)普通机器工业;(9) 制铝工业;(10)制镁工业;(11)造船工业;(12)电力工业;(13)铁道车辆工业。

军械工业及飞机工业的发展,按照军部另行设计的方案进行,但和它有关的资金、机械、原材料、劳动力、燃料及动力等一般重要产业的发展,⋯⋯ 已包含于本计划中。

  1. 根据以上要求,规定发展重要产业的一般目标及在日满的分配额列成下列 3 表:

重要产业五年计划一般目标

类 别

单位

生产发展指标

增加的指标

合计

日本

满洲

合计

日本

满洲

飞 机

10000

7000

3000

民用机

2000

汽 车

万 辆

10

9

1

30

26

4

工作母机

万 台

50

45

5

钢铁

钢材

万公吨

1000

(1300)

700

(900)

300

(400)

生铁

1150

(1550)

750

(1000)

400

(550)

铁矿石

2250

1050

1200

存量 800

800

液体燃料

挥发油

万千公升

330

190

140

酒精

50

45

5

20

14

6

重油

235

135

100

煤炭

11000

7000

3800

公吨

10

7

3

千公吨

9

6

3

船舶

万吨

(93)

(86)

(7)

700

680

20

电力

万千瓦

(1257)

(1117)

(140)

铁道车辆

机 2200

货 52700

1000

30000

1200

22700

4.军械数字未列入本表。

5.(略)

计划产业的生产力扩大率表和重要产业扩充计划所需资金概算表(略), 需要资金为 85.36 亿日元①。

关于兵器工业,是把改造多年的旧式军备纳入产业计划,使之按总体的要求完备起来。其具体指标为:

  1. 飞机工业:根据产业计划,保持年产 1 万架的设备能力,第 1 年生

产 1 万架,第 2 年生产 2 万架。

  1. 军械工业:除加强官营设施外,还要把民间设备能力约增加为 4

倍,并通过教育和定货等办法,把准备转为战时的规模扩大为 3 倍。

  1. 弹药工业:官营设施,重点设在满、朝并予以加强,民间设施能力的增加为 7

    倍,特别是在增加榨出设备的同时,把准备转为战时的规模约扩

① 〔日〕秦郁彦:《军事法西斯运动史》,河出书房新社,1962 年版,第 328~333 页。

大 3 倍。

  1. 坦克工业:设备能力增加为 2.5 倍。

  2. 机械器具工业:把准备转为战时的规模扩大为 2~3 倍。

  3. 汽车工业:计划根据产业计划年产 10 万辆,保持 30 万辆。

满洲的建设,飞机 3000 架,其他以适应 10 个师的军需生产力目标。② 为了加速扩军备战,日本政府将军事开支的绝大部分用于扩大军火生

产。首先对陆海军的官营军工厂进行大规模的改建、扩建,使其成为综合性的大兵工厂,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从 1932 年至 1936 年,陆海军兵工厂的固

定资本均有增加,陆军兵工厂固定资产从 1.39 亿日元增至 1.503 亿日元,海

军兵工厂固定资产从 0. 167 亿日元增至 0.47 亿日元。由于日本的军工厂大

批扩建,陆海军工厂的工人迅速增加。从 1932 年到 1936 年,陆军工厂的工

人数增至 1.9 倍,海军工厂的工人数增至 2 倍多。随着军工厂固定资本的增长,新设备和工人不断增加,各项军工产品的生产额迅速提高,军工厂生产总额急剧扩大。从 1931 年至 1936 年,在兵器生产中,步枪增长 6 倍,计 2.53

万支,机枪增长 3 倍,计 2400 挺,火炮增长 6 倍,计 590 门,飞机增长 2

倍,计 600 架。①从 1932 年至 1936 年,年造舰能力(标准排水吨)增长 7 倍。日本加速扩军备战,准备发动更大规模的侵略战争,仅靠官办军工企业已经不能满足急剧增长的军工产品的需要,日本政府遂在大力扩充官营军工企业的同时,开始向民间垄断资本安排大批国家军事订货,将飞机、军舰、火炮、弹药以至新式武器的制造也交给民间企业。巨额的军事订货和超额的利润,吸引大批私人企业迅速向军事工业方面转化,民间企业形成了一股发展军工生产的热潮。

1931~1936 年,日本政府向民间企业的军事订货和军事投资的金额,为向官营军事工厂投资金额的 3 倍。日本军火生产增产计划的实现,主要依靠民间企业。如从 1931~1936 年的 6 年中,陆军的军事费合计为 25.295 亿日元,其中约 51.2%即 12.955 亿日元,作为兵器制造费的支出,而兵器制造费的 70.2%即 9.09 亿日元,支付给了民间企业,支付给官营工厂的只占 29.8

%即 3.864 亿日元。海军方面,从 1933~1936 年的 4 年中,军事费合计 19.973 亿日元,其中 61%即 12.19 亿日元,用于舰船、兵器等的生产,而舰船、兵器等制造费的 75%即 9.18 亿日元,用于向民间企业订货,仅以 25%即 3.01 亿日元,用于向官营工厂订货。②由此可以看出,在军工生产中,民营企业所占的比重超过了官营企业。为了准备发动更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日本的军事工业走上了新的发展阶段。

巨额军事订货和军事利润的增长,推动日本老财阀资本迅速转向军事工业方面。“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政府指定生产军工产品的企业有 110 家, 其中拥有实力的工厂,基本上全部属于三菱、三井、往友、大仓、久原等老财阀。它们纷纷改变经营方针,扩大军事工业投资,从事军舰、飞机和机械化装备的制造。在经济军事化的过程中,日本政府又扶植了一批与军阀密切勾结,以生产武器和军需品为主的新兴财阀即康采恩。如:日产、日氮、森、日窒、日曹、理研等军人康采恩。这些新兴财阀在军方的支持和扶植下,乘

② 〔日〕堀场一雄:《日本对华战争指导史》,军事科学出版社,1988 年版,第 35~36 页。

① 〔日〕中原茂敏:《大东亚补给战》,解放军出版社,1984 年版,第 56 页。

② 〔日〕小山弘健:《日本军事工业的历史分析》,御茶水房,1972 年版,第 217 页。

着“军需通货膨胀”的浪潮,迅速发展成为日本军事工业中最富侵略性的一支力量。1931~1936 年,民间企业同军事有关的投资在总投资中所占的比例,老财阀为 14~26%,主要投资于为军事工业提供原料的基础军需生产部门,而新财阀为 50~95%,主要投资于直接生产军火的部门。

在军事工业的带动下,日本的工厂企业由 1932 年的 6.73 万个,增加到

1936 年的 9.06 万个。日本的工业严值从 1930 年的 59.63 亿日元,增至 1937

年的 163.56 亿日元。重工业产值在整个工业中所占的比重,由 1930 年的 38.2

%(即 22.83 亿日元),上升到 1937 年的 57.8%(即 94.52 亿日元),轻工业产值在整个工业中所占的比重,则由 61.8%,下降为 42.2%①。日本已由轻工业为主体的工业,进到了以重工业为主体的工业。至 1936 年,日本重

工业产品的产量,有些已进入世界的前列,船舶居世界第 3 位,水泥、钢块、生铁、汽车的产量,分别居世界第 5、6、7、8 位②。从 1931 年到 1937 年, 某些重工业产品的年产量增长见下表:

1931~1937 年某些重式业产品的年产量

产 品

1931 年

1937 年

增长倍数

钢(千吨)

1883

6352

2.3

钢材(千吨)

1664

5630

约 2.4

石油产品(千吨)

1112

2462

20.8

汽车(台)

434

9462

20.8

造船(吨)

100515

428188

约 3.3

从 1931 年至于 937 年,日本陆海军兵器的年生产量,更是有数倍至数十倍的增长,详见下表:

1931~1937 年日本兵器年产量

① 〔日〕小山弘健:《日本军事工业的历史分析》,御茶水书房,1972 年版,第 199 页。

② 〔日〕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战时日本经济》,东京大学出版社,1979 年版,第 8 页。

① 〔美〕战略轰炸调查团:《日本战争经济的崩溃》,日本评论杜,附表 c—21、C—22(钢、钢材)。

② 〔日〕东洋经济新报社:《昭和产业史》第 1 卷,东洋经济新报社,1950 年版,第 61、325、265 页(石油产品、汽车、造船)。

③ 〔日〕小山弘健:《日本军事工业的历史分析》,1972 年版,第 175 页(坦克)。

④ 〔日〕安藤良雄:《太平洋战争的经济史的研究》,东京大学出版社,1987 年版, 第 374~375 页(步枪、机枪、火炮、飞机、军舰)。

兵器名称

1931 年

1937 年

增长倍数

步枪(支)

3613

42754

10.8

机枪(挺)

541

2295

3.2

火炮(门)

90

478

4.3

坦克(辆)

12

479

38.9

飞机(架)

410

1580

2.8

军舰(吨)

5100

51724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