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日本的对华战争挑衅

20 年代,正当中国处于急风暴雨式的革命发展与复杂多变的政治局势之时,日本田中首相推行对华强硬路线,即所谓对华“积极外交”,试图利用中国的变局,夺取更多的殖民权益,对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挑衅活动。 1927 年 5 月,国民革命军攻占长江一线,北洋军阀势力败退山东、河北

等地。为日军所支持的张作霖、张宗昌等人的地位岌岌可危。日军借口侨民问题,由 5 月 27 日内阁会议决定,调驻东北的第 10 师第 33 旅出兵山东,另

由海军编成第 2 遣华舰队在山东海面协同。7 月 5 日,正在召开臭名昭著的“东方会议”的日本内阁决定,直接侵占济南。这就是第一次出兵山东事件。1928 年 4 月,国民党政府再度宣布“北伐”,又一次受到日本干预。日本调

驻天津的中国驻屯军组成临时济南派遣队,于 4 月 20 日进踞济南,另调国

内的第 6 师(师长福田彦助中将)到山东,先头部队于 4 月 25 日在青岛登陆,

先于国民党军侵入济南。5 月 1 日,国民党军一部进入济南,但主力却于 5

月 5 日绕离济南继续“北伐”,避免同日军接触。为扩张在山东等华北地区的权益,用武力震慑中国,日军蓄意制造流血事件,其参谋总长对福田师长的作战命令中说:“对中国军队的停战,必须以显扬国军威信并根绝祸因为条件。”①3 日,日军便对少量中国守军与和平居民进行大屠杀。日军不顾国际外交惯例,冲进国民党战地政务委员会外交公署,抓捕并捆绑南京政府新任驻山东特派交涉员蔡公时等人。蔡据理抗议,驳斥日军的野蛮行径,竟被日军惨无人道地割去耳朵、鼻子后,加以杀害,随员遇难者共达 17 人。日军还烧毁了外交公署办公楼。5 月 7 日,日军向中国提出“禁止南北两军在商埠地区及胶济路沿线二十华里以内驻扎”等 6 项条件,①限 12 小时答复。由于中国军队主力早已于两日前北上,日军便借口没有得到中国政府答复,于翌日再次进行大屠杀。5 月 9 日日本向济南增派第 3 师,5 月 11 日完全占领

① 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下,商务印书馆,1980 年版中译本,第 531 页。

① 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下,商务印书馆,1980 年版中译本,第 531~532 页。

济南。日军的暴行使千余家房屋烧毁,中国军民死 6123 人,伤 1700 人。② 但蒋介石却下令“忍辱负重”,撤出济南,绕道北上。面对国民党南京政府的妥协政策,5 月 16 日,日本内阁会议决定了《关于维护满洲地方治安的处置案》,并于 5 月 17 日向中国方面发出照会,声言:“当战乱发展至京、津地区,其祸乱将及于满洲之际,帝国政府为维持满洲治安起见,不得不采取适当而且有效之措施。”③与此同时,向驻旅顺的关东军司令部发出了进兵奉天的命令。

1927 年 6 月,张作霖出任“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成了北洋军阀最后一任总管。但张在全国反帝浪潮的冲击下,不愿意永远充当日本的走卒, 对日本在东北的筑路、开矿、租地等无理要求,未能全部满足,并有所抵制, 日本遂决定除掉张作霖,另选傀儡。1928 年 6 月 4 日,日军在皇姑屯附近的京奉铁路与南满铁路交点上安放炸药,炸毁退向关外的张作霖的列车,张受重伤不久死去。奉系军阀封锁死讯,声称张只受了轻伤。日军不知虚实,未敢贸然行动。奉军“少帅”张学良秘密返回沈阳,在张作相等人支持下,于 7 月 3 日就任东北保安总司令,控制住了局势。

8 月,日本利用张作霖丧事,派遣曾任过驻华公使的林权助为吊唁专使, 到沈阳活动。林权助同日本驻奉天总领事林久治郎等人多次威胁张学良:如果“与暴乱的南方达成妥协之类事情,为了维护我国既得权利,则将不得不采取必要的行动。”④张学良集国难与家仇于一身,坚持和南京政府谈判统一问题。南京国民政府在与张学良交涉的同时,电告驻日公使,令其抗议日本驻奉天领事干预中国内政。

美国驻华公使马克谟也亲自到沈阳,在美国领事馆会见杨宇霆,支持张学良归顺南京。最后,南京政府终于和东北当局达成协议,1928 年 12 月 29 日凌晨,由张学良等人联名正式通电全国,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东北地区的局势演变,打破了日本侵吞东北的美梦。田中的“积极外交” 遭受挫败,田中引咎辞职,而军国主义势力却更为猖獗,河本大作供认:皇姑屯事件之后,“我把石原弄到关东军来做我的助手。从那时起我已拟定了满洲事变的计划”。①日军的侵略战争准备,继续加紧进行。

② 此据国际红十字会济南分会调查统计。

③ 《日本外交年表及主要文书》(下),第 116 页。

④ 臼井胜美:《日中外交史》塙书房。1971 年版,第 139 页。

① 森克卫:《满洲事变内幕史》,第 27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