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榆关战斗前的态势

榆关即山海关,位于万里长城东端,北依燕山,南临渤海,地势险要, 扼辽、冀之咽喉,为平津之屏障,素有“天下第一关”之称,自古即为军事重地。1900 年八国联军侵入中国,逼迫清政府于次年签订了不平等的辛五条约。规定英、美、日、法等 11 国有权在秦皇岛、山海关等战略要地驻兵。自此,日本就在秦榆两地驻军。至“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在榆关驻有宪兵分遣所和步兵守备队,分别隶属于天津的日本宪兵队和中国驻屯军。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更加重视并准备攫取这个门户枢纽。这首先是日本侵略热河的需要。日军占领榆关,既可用少数兵力掩护其攻热部队的侧背安全,又可佯示攻略滦东,窥视平津,牵制中国兵力于冀东平原,以利攻热作战。其次,日军占领榆关是为了切断关内与关外的联系,并取得入侵关内的跳板,为发动更大规模的侵略战争造成有利的战略态势。

为图谋榆关,日本利用辛丑条约所给予的驻兵权,步步进逼。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开始在榆关增兵,特别是 1932 年初日军夺取

锦州后,关东军又以第 8 师进占兴城、绥中等地,以致榆关震动,一日数惊。日本情报人员则利用日本驻军和侨民作掩护,在榆关不断进行刺探军事情报和捣乱活动。关东军的步步进逼,驻榆日军的捣乱和天津驻屯军的不断骚扰, 使榆关形成了“前有重兵压境,中有心腹之患,后有掖背之痛”的军事形势。当时榆关虽驻有东北军独立第 9 旅何柱国部一个团,但在中国“最高统帅部仍以排除万难,避免冲突为方针的思想指导下”,①处于不战、不和、不守状态,对榆关前线未作有力部署。

1932 年下半年日本驻榆关守备队经过多次换防,兵力增至 300 人以上,

并附有少数炮兵和工兵,队长为落合正次郎。②在秦榆海面,有日本军舰 10

艘以上;榆关正面,北宁铁路锦州至绥中地区驻有关东军第 8 师第 4 旅,另

有骑兵第 3 旅一部和第 8 炮兵团,并配有飞行队第 1 中队,装甲列车 3 列,

坦克 10 余辆,总兵力约 4000 人。

从 1932 年 5 月开始,日军曾多次挑起事端,制造侵略的借口。5 月初, 日本宪兵队挑起“义勇军事件”,强迫临榆县长将曾当过义勇军的土匪赵国思交给日方,被中国方面拒绝。

10 月 1 日,日军守备队又挑起伪满警察闯入东罗城,强登“天下第一关”

城墙,造成双方死亡士兵各 1 名的事件,准备起事。经何柱国与落合正次郎反复交涉,达成事出误会,对死亡日籍伪警及中方阵亡军士,互相抚恤的协议,此事暂告解决。12 月 8 日,关东军再次挑起装甲列车炮击榆关守军司令部及公安局附近的事件,并诡称是遭中国哨兵射击而引起的。为此,何柱国于 9、10 日先后与日军守备队、关东军和中国驻屯军的代表会谈。结果,“我

① 国民党政府参谋本部:《华北抗日战纪》第 1 卷第 1 章第 1 节。

② 落合正次郎系日本上将落合的儿子,曾充任日本士官学校中华学生队战术教官,熟悉中国情况,认识不少东北军高级将须。

方忍辱,与之以(何柱国)私人名义签定对榆关地方驻军,允取缔排日抗日行为”之协议。③至此,炮击事件告一段落。在此期间,日军还通过落合两次向何柱国策反,企图不战而下秦榆,均被何柱国婉言拒绝。日本见诱降何柱国不成,决定制造借口侵占榆关。

面对日军的步步进逼和挑衅,国民党北平军分会于 1932 年 7 月命令设置

临永警备司令部,任命东北军独立第 9 旅旅长何柱国兼任司令。管辖临榆、

抚宁、昌黎、卢龙、迁安 5 县和都山设治局;统率步兵第 9、第 20 旅,骑兵

第 3 旅,炮兵第 7 旅第 15 团之山炮营及工兵第 7 营等部队,共约 2 万人。司

令部驻榆关城。此时,榆关前线主力仍为东北军独立步兵第 9 旅。由于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和张学良在和战之间摇摆不定,临永警备司令部成立后, 虽着手进行滦榆地区防御体系和交通、通讯建设及河川、海岸、物资等调查, 但因当地人力物力缺乏,工程进展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