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各地学生的爱国行动

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东北一开始,全国各地大中城市的学生,立即行动起来,站在抗日救亡运动的前列。“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上海、北平、南京、天津、杭州、太原、长沙、西安、开封、广卅、福州、武汉、南昌等地的大中学生,即纷纷走上街头,举行集会游行,发表通电,进行抗日宣传, 建立抗日团体;要求国民党政府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武装民众,出兵抗日。9 月 20 日,北京大学学生会向南京国民党政府发出代电说:“日本帝国主义,屡向我国挑衅,愿欲藉故出兵,强占满蒙,今果悍然不顾,大肆武力侵略⋯⋯ 事机迫切,国亡无日,是而可忍,孰不可忍,为今之计,唯有速息内战一致抗日,并望我国民众实行武装,誓做政府后盾。”①9 月 21 日,在北平各校学习的东北籍学生 3500 余人:举行“东北学生抗日会”成立大会,组织了敢死队,决心与敌人拼争。9 月 25 日,北京师大学生和教职员召开大会,通过决议,致电谴责南京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国家养兵,原为抵御外侮, 我国兵额之多,冠于全球,而一遏外敌,辄取不抵抗政策,洵属奇耻。此次日本入寇东省,如入无人之境,辽吉既已沦陷,平津又受威胁,似此情势, 尚能持不抵抗主义乎。”①9 月 27 日,北平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发表《为东三省事件告全国民众书》,怒斥国民党政府的“无抵抗主义”、“向国联报告请求公判”等政策,是“软弱无效,坐以待毙的政策与行动”;呼吁“全国的工农兵学商联合起来”、“武装起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勾结日本帝国主义的走狗”。②天津市中等以上学校学生也发出代电,要求” 出兵御侮”。

9 月下旬,全国各地学生代表汇集南京,使学生运动发展到一个新的阶

段。9 月 28 日,南京、上海两地学生 5000 余人,冒雨前往国民党中央党部请愿,因未得结果,随即转向外交部。得到的答复仍然是等待“国联”解决, 并强迫学生返校复课。学生们忍无可忍,冲开警卫的阻拦,殴打了国民党外

① 陈觉:《九一八后国难痛史资料》第 3 卷,东北问题研究会,1932 年版,第 8 章。 第 3 页。

① 陈觉:《九一八后国难痛史资料》第 3 卷,东北问题研究会,1932 年版,第 8 章,第 4 页。

② 陈觉:《九一八后国难痛史资料》第 3 卷,东北问题研究会,1939 年版,第 8 章,第 5~7 页。

交部长王正廷。10 月初,全国各地学生举行反日示威。上海的请愿学生首缠竹布,上书“督促政府立即出兵,良众速起共作后盾”。

11 月,日本特务在天津制造暴乱,北平、天津两地学生为此宣布总罢课, 倔代表到南京请愿,各地学生起而响应,赴京请愿学生达 1 万余人。11 月26 日,请愿学生在国民党政府门前示威竟日,强烈要求出兵抗日。第二天, 蒋介石被迫出见学生。但他对爱国学生的抗日要求,采取了敷衍搪塞的态度。

  1. 月下旬,日军进逼锦州,国民党政府电令中国驻国联代表施肇基,向国联提出划锦州为中立区、中国军队退守山海关的建议。消息传来,全国哗然,群情激愤。各地学生请愿团即改为示威团赴南京示威。

  2. 月 5 日,北京大学示威团 300 余人在南京街头示威,高呼“反对政府出卖东三省”、“被压迫民众团结起来”等口号,国民党政府指示军警实施镇压,打伤学生 33 人,逮捕 185 人,制造了“一二·五”事件。南京中央大学和各中等学校的学生,迅速组成了几千人的示威团,援救北大同学。他们突破军警的警戒线,冲进南京卫戍司令部,要求释放被捕学生。

12 月 6 日,上海学生抗日联合会召开紧急会议,通过了援助北大同学, 反对划锦州为中立区等项决议。

12 月 7 日,上海 1.5 万名学生举行示威,抗议国民党政府压迫学生爱国运动。12 月 9 日,上海学生抗日联合会代表大会开会时,上海当局指示特务绑架了从南京到上海进行联络的北大学生,激起了学生们更大愤怒。当天下午,上海各校学生万余人,包围了国民党上海市政府,许多工人和店员也起来支援。第二天上午,上海市政府终于被迫释放了北大学生,交出了绑架学生的凶手。接着,上海学生组织了人民法庭,准备公审凶手,并票传上海市党部常务委员陶百川和公安局长陈希曾,吓得陶、陈全家逃匿。法庭又起草了通缉令,悬赏捉拿,并迫使国民党上海市长张群签字盖章,送到各报刊登, 轰动了全上海。

12 月 11 日,太原学生因山西省政府拒绝请愿抗日,他们捣毁了省政府。

12 月 17 日,汇集在南京的北平、天津、上海、武汉、广州、济南、苏

州、安庆等地的学生及南京市的学生 3 万多人,奉行联合大示威。当示威队伍走到国民党中央日报社附近珍珠桥时,遭到大批警察和宪兵的袭击,当场有 30 多名学生被打死,100 多名学生被打伤,制造了骇人听闻的“珍珠桥惨案”。这一惨案的发生,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更大愤慨,他们强烈抗议国民党政府的罪恶行径。1932 年 1 月 10 日,上海近万人集会追悼珍珠桥死难烈士。会后,举行了轰动全市的抬棺大游行。以学生的爱国运动为先声,全国各界迅速形成了抗日救亡的群众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