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与东北沦陷

一、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民族投降主义方针

日本帝国主义之所以能通过“九·一八”事变,迅速占领整个东北地区, 从中国方面讲,主要是蒋介石国民党政府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推行了绝对不抵抗政策。

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准备侵占中国东北的时候,蒋介石于 1931 年 6 月 6 日发表《告全国将士书》,称“赤祸”是中国的“最大祸患”。21 日,蒋介石离南京赴南昌,7 月 1 日在南昌行营发布命令,亲自指挥 30 万国民党军队, 对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三次“围剿”。“万宝山事件”发生后,蒋介石于 7 月 23 日发表的《告全国同胞书》中说:“惟攘外应先安内,去腐乃能防羹⋯⋯故不先消灭‘共匪’⋯⋯则不能御侮。不先削平‘粤逆’,完成国家之统一,则不能攘外。”①这是蒋介石首次作为国策公然提出的卖国方针。11 月 30 日的讲话,把“攘外应先安内”改为“攘外必先安内”,作了进一步强调。以后蒋介石的许多讲话,反复强调反共第一,抗日第二,亦皆源于此。

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其主要原因是他站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立场上,极端仇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力量。在蒋介石看来:“革命(不论什么革命)总比帝国主义坏”。②在“九·一八”事变前夕(8 月 22 日),蒋介石又在南昌宣称:“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仍能当亡国奴,尚可苛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③宣誓 3 个月内“肃清” 江西红军。

11 月 30 日,蒋介石在顾维钧就任国民党政府外交部长的宣誓会上发表演讲,他说:“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侮,未有国不能统一而能取胜于外者。故今日之对外,无论用军事方式解决,或用外交方式解决,皆非先求国内统一,不能为功。盖主战固须求国内之统一,即主和亦非求国内之统一, 决不能言和。是以不能战,固不能言和;而不统一,更不能言和与言战也”。

④12 月 20 日,宋庆龄发表时局宣言,指责蒋介石国民党“举北洋军阀官僚所不敢为者,一一悍然为之,而美其名曰党治。”⑤1932 年 6 月 9 日,蒋介石在庐山召开“剿共”会议,部署第四次“围剿”时说:“我们这次‘剿匪’ 戡乱,就是抗日御侮的初步”。同年 12 月 14 日,在内政会议上又称:“攘外必须安内,是古来立国的一个信条”。①当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成立了伪满洲国,并侵占热河之后,1933 年 4 月 10 日,蒋介石在南昌部署第五次“围剿”时宣称:“抗日必先‘剿匪’,征诸历代兴亡,安内始能攘外, 在匪未清前绝对不能言抗日,违者即予最严厉处罚”。②这样,在民族存亡的

① 《蒋总统秘录》,中央日报译印,1976 年版,第 7 册,第 185 页。

② 《毛泽东选集》(合订一卷本),人民出版社,1966 年版,第 136 页。

③ 荣孟源:《蒋家王朝》,第 51~52 页。

④ 蒋纬国:《抗日御侮》第 1 卷,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78 年版,第 128~130 页。

⑤ 《国闻周报》第 9 卷第 1 期,1931 年 1 月 1 日。

① 蒋纬国:《抗日御侮》第 1 卷,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79 年版,第 40~41 页。

② 张篷舟:《近五十年中国与日本》第 1 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年版,第 120 页。

紧要关头,蒋介石专心致志地进行“剿共”战争,对民族敌人推行不抵抗政策,就不足为奇了。

其实,早在 1927 年 10 月,蒋介石由张群陪同访日时,就于 11 月 5 日与日本首相田中义一达成“圆满的谅解”,其中包括“中国承认日本在满洲的特殊地位和权益”。蒋介石从日本回到上海会见新闻记者团时,表示“保证对日本在满洲的特殊地位加以考虑”。③1931 年 10 月,蒋介石派遣密使许世英赴日本谈判时,许代表蒋介石声称:“如果日本能担保中国本部十八行省的完整,则国民党可同意向日本⋯⋯让出东北。”④ 1932 年,蒋介石为其不抵抗政策辩解说:“以中国国防力薄弱之故,暴日乃得于二十四小时之内侵占之范围及于辽吉两省,若再予绝交宣战之口实,则⋯⋯必至沿海各地及长江流域,在三日内悉为敌人所蹂躏。”⑤

“九·一八”事变前,蒋介石曾指示东北军将领,对于沈阳紧张局势, “不必惊慌,有九国公约及国联,日本不能强占我国领土。”⑥9 月 19 日, 外交部致日内瓦施(肇基)代表电称:“现已完全证实,我方毫无挑衅举动, 日军公然向我攻击,我方虽绝未抗拒,而彼仍继续向我开火,炮轰我营房及兵工厂,星期六晨六时半,占据沈阳全城及其附近⋯⋯中国政府请求国际联合会立即并有效的依照盟约条款,取适当之措置,使日军退出占领区域,保持东亚和平,中国政府决定服从国际联合会关于此事所为之任何决定。”①9 月 22 日,蒋介石在国民党南京市党部党员大会上,要求全国人民“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 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②后来的事实证明,国联决不会也不可能有效地制止日本侵略,蒋介石依赖国联,实质上也是为推行他的不抵抗主义作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