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与北洋军阀统治

中国人民富于革命传统,既不屈服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也不甘居于反动阶级的封建统治。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总是与封建统治的压迫相结合,

② 吴承明:《帝国主义在旧中国的投资》,人民出版社,1956 年,第 52 页。

③ 吴承明:《帝国主义在旧中国的投资》,第 134 页。

④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科学出版社,1955 年版,第 132~ 133 页。

⑤ 严中平:《中国近代史统计资料选集》,科学出版社,1955 年版,第 199 页。

⑥ 吴承明:《帝国主义在旧中国的投资》人民出版社,1956 年版,第 97~98 页。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并给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的双重任务,这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

自 1840 年反对英国侵略斗争开始,中国人民曾先后发动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等。这些运动虽然都归于失败,但对于推进革命形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 1911 年爆发的资产阶级的“辛亥革命”, 将中国的旧民主革命推进到了一 个新的高峰。

辛亥革命是在中国社会矛盾普遍激化的背景下,由孙中山等人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同盟会”等组织经过多年准备爆发的。1911 年四川、广东和湖南等地人民的“保路运动”揭开序幕,10 月 10 日,武昌起义取得成功。12 月初,革命派在南京组织临时政府,孙中山出任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采

取了一系列变革措施,于 1912 年 3 月颁布了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帝制, 极大地冲击了封建专制主义,为近代中国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历史变化。

但是,中国是一个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农业国,封建专制主义的根基雄厚。近代工业很薄弱,民族资产阶级十分弱小,农业人口占据了社会人口的绝大比例。孙中山等人所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辛亥革命虽然取得了一时的成功,随即在帝国主义支持的封建官僚、军阀等保守势力的联合反扑下遭受失败。孙中山被迫辞去大总统职,由封建买办官僚的代理人、大野心家袁世凯窃取了政权。袁世凯上台后,对外实行卖国主义,接受日本的“二十一条”, 对内实施专制独裁主义,镇压了国民党的“二次革命”,并于 1915 年末演出了一幕复辟帝制的丑剧。中国人民掀起了“护国战争”,讨伐袁的倒行逆施, 迫使袁世凯放弃称帝并在忧惧中死去。此后,北洋军阀分裂成三大派,皖系段棋瑞、直系冯国璋和奉系张作霖,分别在日本和英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 各霸一方,横征暴敛,连年混战,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给人民造成无穷的灾难。

1917 年 8 月,孙中山曾在广州组织护法军政府,集合南方军阀势力讨伐北洋军阀,一度出现南北对峙局面。但西南反袁势力很快与北洋军阀实行妥协,护法运动宣告失败。孙中山愤然辞去护法军政府海陆军大元帅职,回到上海。护法运动的失败进一步证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强大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政治经济力量软弱的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中国革命必须要有新的领导阶级,走新的革命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