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交通建设

为了适应军事和经济的需要,国民党政府比较重视交通建设,取得的进展也较为显著。

1935 年,国民党政府提出为流畅货运,要“尽量发展各县各省区间之道路交通、改进水陆货运,力谋货物流通之便利。”规定“交通运输之建设应使其适合经济建设及国际形势之需要,”①进一步整理旧路,修筑新路,并对各主要铁路增设防空设施。国民党“五大”还通过了《请兴筑滇省通江通海通缅铁道以应国防需要而辟经济泉源案》,指出:在此“中日战祸一触即发之际,沿江沿海随时有被封锁之虞。交通系国防至巨,为适应国防需要⋯⋯ 确有及时兴筑通江通海通缅铁道之必要。”②至 1937 年上半年,交通建设有了较大进展。

铁路:中部南北大干线粤汉路于 1936 年 4 月 28 日株(洲)韶(关)段

通车后,全线贯通。广九线也于 1937 年 7 月中旬接轨投入使用;东西大干线

陇海路的展筑工程到 1937 年上半年,宝鸡以东至连云港共 1075 公里通车;

华东干线浙赣路于 1936 年通车至南昌,迄 1937 年夏,南昌至株洲段通车;

西部南北干线同蒲铁路于 1935 年 9 月通车,平绥、陇海两路从此勾通;东南

的苏嘉路于 1936 年 7 月通车。同时,钱塘江铁路大桥也基本建成。此外,已经建成的铁路还有杭甬铁路、淮南铁路、江南铁路等。1936 牢国民党政府还提出了“铁路五年计划”,拟定在 5 年(1936~1941)内兴建铁路 8500 公里, 其中湘黔、贵南等铁路已开始动工兴建。至 1937 年上半年,中国的铁路已建

13000 公里。③

公路:到 1937 年上半年,全国已有公路 109500 公里,其中各省联络公

路有 29000 公里,互通公路达 3 万余公里;已铺路面者有 43521 公里,土路

65979 公里。建成或正在兴建的主要干线有京沪、京闽、沪桂、京鲁、京黔、京川、京陕、洛韶、汴粤、绥新、绥晋、西兰、西汉、甘新、川滇、湘黔等主要公路。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