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创办学校,大量培养干部

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以后,中国正处于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前夜,形势的发展需要大批的干部。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内已经涌现出大批的干部和群众领袖。但是,这对于即将到来的全民族抗日战争来说,却远远不够。

1935 年 12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瓦窑堡会议作出的《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中明确指出:“必须大数量的培养干部。党要有成千成万的新干部,一批又一批地送到各方面的战线上去。”毛泽东也及时提出: “提高老干部的程度,创造许多的新干部,这是大红军大战争面前的迫切任务。”1937 年 5 月 7 日,毛泽东在《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的报告中指出:“指导伟大的革命,要有伟大的党,要有许多最好的干部”。“我们的党组织要向全国发展,要自觉地造就成万数的干部, 要有几百个最好的群众领袖。这些干部和领袖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有政治远见,有工作能力,富子牺牲精神,能独立解决问题,在困难中不动摇,忠心耿耿地为民族、为阶级、为党而工作。”①

1936 年毛泽东在给抗日红军大学的指示中指出:“要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争取抗战胜利,就必须大大增加抗战力量,改变敌我力量强弱的对比,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增加抗战力量的工作和方法很多,然而其中最好最有效的方法是办学校,培养抗日干部。”②据此,中国共产党除加强干部的在职教育外,付出极大精力,创办学校,培养训练干部。

1.创办中共中央党校

1933 年 3 月 13 日,中共中央于江西瑞金成立了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

1934 年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开始长征,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的大部分学员分配了工作,留下的学员与干部同红军大学等院校合并组成干部团(陈赓任团长,宋任穷任政委),编入中央军委第 3 纵队。1935 年 11 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进抵瓦窑堡,学校恢复建制,正式定名为中共中央党校,校长董必武。1935 年 12 月初开始招生,第一期主要是训练陕北干部,学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第二期主要是传达学习中共中央瓦窑堡会议的决议和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1936 年 2 月,党校学员和部分教员随主力红军东征,学校暂停招生。5 月继续招生。

1936 年 6 月,党校迁至保安,设 1 个高级班和 8 个普通班。还增加了白

区工作班和白军工作班,专门培训统战工作的干部。同年 10 月,党校迁到定边,同红四方面军党校合并,学校的规模有了进一步的扩大。

1937 年 2 月,中共中央党校迁至延安。5 月,罗迈(李维汉)接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学校按学员的学习重点,分别编为红四方面军干部班、老干

① 《毛泽东选集》合订一卷本,人民出版社,1966 年版,第 255 页。

② 《毛泽东对抗大的指示》,《八路军军政杂志》第 10 卷第 4 期,第 35 页。

部班、少数民族班、白区学运干部班、抗大转学干部班等 13 个班。

至 1937 年 7 月初,中共中央党校在到达陕北的短短 1 年多时间里,克

服种种困难,以战斗的姿态培养了近 1000 名学员。 2.“抗大”的建立和发展 “抗大”的前身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国工农红军大学。长征时,红

军大学编入中共中央军委干部团随军到达陕北。1936 年 2 月,干部团部分教职学员同陕北红军干部学校合并,在陕北安定建立了新的红军干部学校。为提高红军干部特别是中高级干部的思想水平和领导艺术,中共中央决定以工农红军学校为基础,建立红军大学,定名为“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简称“红大”)。

1936 年 5 月 14 日,毛泽东在陕北延川县大相寺村召开的团以上干部会议上强调指出,应利用全面抗战开始之前的时机,抽调大批干部,从军团领导到连排基层干部,进入红军大学,并要求各部队党委必须把选送干部入学作为一项战略任务,保质保量地把优秀干部选送到学校培养训练。

1936 年 6 月 1 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举行开学典礼,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出席大会并讲了话。毛泽东指出,创办抗日红军大学,是为准备迎接民族革命战争的到来。

“第一次大革命时有一个黄埔。它的学生成为当时革命的主导力量,领导了北伐成功,但到现在它的革命任务还未完成。我们的红大就要继承着黄埔的精神,要完成黄埔未完成的任务,要在第二次大革命中也成为主导的力量,即是要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①毛泽东的讲话阐明了创办抗日红军大学的目的、意义,规定了抗日红军大学的教育任务。

抗日红军大学第一期招收学员 1063 人,共分三个科。一科主要为红军团以上干部,二科为营、连干部,三科为班、排干部和部分红军老战士。林彪任校长,毛泽东兼任政治委员,并亲自授课。第一期学员于 1936 年 12 月底毕业,分赴红军主力部队及全国各地,担负起“巩固国内和平,争取民主政治,实现对日抗战”的新任务。

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1937 年 1 月,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除继续培养红军干部外,又把培养革命知识青年作为“抗大”的一项重要任务。校部由保安迁至延安, 林彪任校长,刘伯承任副校长,罗瑞卿任教育长。同时成立“抗大”教育委员会,毛泽东非常关怀“抗大”的建设和教育工作,亲自担任教育委员会主席,直接领导学校的教育与建设工作。毛泽东亲自确定了“抗大”“坚定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的战略战术”②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并经常和中央及军委其他领导人亲临学校演讲和授课。

“抗大”通过轮训部队干部和大量吸收从国民党区域来的青年学生入校学习,培养了大批治党治军人才。到 1937 年 7 月初,“抗大”共培训了军事、

政治干部 3800 余人。另外,还举办了供给学校、卫生学校、摩托学校等,培

① 《群众》第 4 卷第 14 期。

② 1939 年 5 月 26 日,毛泽东在为抗大成立三周年而作的《被敌人反对是好事而不是坏事》一文中进一步指出:“抗大的教育方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训了一批专业人才。

中国共产党通过举办学校,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为迎接全国抗战的到来,作好了干部上的初步准备。

自从瓦窑堡会议确定“为扩大与巩固共产党而斗争”的方针后,党的组织有了明显的扩大。到 1937 年上半年,党员已发展到 4 万余人。党的白区工作也有了新的发展,各地遭到破坏的领导机关陆续开始恢复和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