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各界同胞的支援

淞沪抗战爆发后,全国各界同胞也积极支援第 19 路军抗战。全国各地除积极声援外,爱国群众还组织义勇军,赶赴上海参战。各地运送大批物资到上海,支援抗战。广大群众写信、发电报、寄钱和衣物、食品等慰劳第 19 路军。

淞沪抗战得到了宋庆龄、何香凝、冯玉祥等国民党左派领袖和上层爱国人士的热情支持。日本帝国主义的军事进攻和国民党政府的卖国政策,引起

① 华振中、朱伯康:《十九路军抗日血战史料》,上海神州国光社发行,1933 年 4 月初版,第 610 页。

了全国人民的反对,促使国民党内部分裂。国民党左派和上层爱国人士不满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坚决主张对日抗战,积极支援全国爱国救亡运动。

淞沪抗战爆发后,上海军民捷报频传,冯玉祥称赞第 19 路军的将士们“实抗日之先锋队也!”他大声疾呼:“政府应当尽量接济,并赶快派遣军队前往应战,以增强我方之战斗力,而予骄妄之敌以当头棒喝。”②他迭次向蒋、汪陈述支援第 19 路军的意见,并联合主张抗日的国民党上层人士提出“请政府增兵案”,与李济深等为淞沪抗战问题致电国民党留沪中央执行委员:“请以最大之决心,共谋长期之抵抗。”他极力向各方呼吁,希望在军事、财力及道义上予以大力支援,以保证淞沪抗战能坚持下去,由此而打开中国抗战的新局面。他还恳切表示:“我虽有病,亦愿抬榇前方,指挥作战,遂我抗敌救国之志,以抒此心中不平之气也。”③但是他的愿望未能实现。

宋庆龄、何香凝深为第 19 路军捍土卫国的爱国精神所感动,在战火纷飞

中,亲临前线慰劳抗日将士。1 月 30 日上午,她们同赴真如第 19 路军前线指挥部慰问。宋庆龄在炮声隆隆的阵地上对抗日健儿发表讲话:“你们抗战的枪声一打响,海内海外,男女老幼,都觉得出了一口气!亿万同胞声援你们,支持你们!”④她在与蔡廷锴亲切交谈时,一再勉励第 19 路军将士奋勇杀敌。2 月 12 日,宋庆龄赶到战斗甚为激烈的吴淞前线,向战士们致意。她鼓励翁照垣旅长:“守吴淞之功极伟,而尤望继续奋斗,不使中国有一寸土地入于敌人之手。”翁旅长当即代表所部官兵表示:决“以卫土之责,⋯⋯ 使敌人无越雷池一步之机会。”⑤在前线巡视中,宋床龄还手捧一枚炮弹,在战区的断垣残壁前留影,以表示她与第 19 路军一道抗战到底的决心。这一照片载入中华民族反击侵略者的光荣史册。

早在“九·一八”事变时,何香凝就对国民党政府的绝对不抵抗,深感耻辱和沉痛,遂取出自己的裙子,并写诗一首,一起送给蒋介石。诗称:

“在自称男儿,甘受敌人气, 不战送山河,万世同羞耻。吾济妇女们,愿往沙场死,

将我中帼裳,换你征衣去。”⑥

淞沪抗战爆发后,何香凝在一次亲临前线慰问中,适逢大雪,看到广大官兵却只穿单、夹衣各一套,立即回沪发动捐制棉衣运动,5 天之内就赶制全新棉服 3 万多套,运往前线,供将士们御寒。

宋庆龄、何香凝亲临前线,目睹抗日部队缺医少药,伤员得不到护理的境况,遂共同等划,由杨佛杏①等竭力相助,创办了“国民伤兵医院”,“为救护治疗此次为中国苦战之伤兵,并予以精神上之安慰与鼓励。”②宋庆龄还缁衣缁裙,罩着白色护士服,亲自为伤员服务。

宋庆龄《在国民伤兵医院答记者访问》中说道:“对于抗日战争,当然

② 《冯玉祥日记》1932 年 1 月 29 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

③ 《冯玉祥日记》1932 年 2 月 13 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

④ 蒋洪斌:《宋庆龄》,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第 101 页。

⑤ 李华明等:《“一·二八”事变前后的宋庆龄》,上海《社会科学》1981 年第 4 期。

⑥ 宋庆龄、廖梦醒怀念何香凝文章,《回忆与怀念》,北京出版社,1982 年版,第 70、110 页。

① 曾任孙中山的秘书,1932 年参与筹备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任总干事。

② 《宋庆龄选集》.人民出版社,中华书局,1966 年版,第 54 页。

主张积极抵抗到底。”“人类惟有从奋斗中求生存”。③她指出:日本侵略军叫嚷 48 小时消灭第 19 路军,“今十九路军于苦战一月以后,犹能继续抵抗, 中国不特未因抵抗而亡,反因抵抗而益坚国民牺牲奋斗之志。”④并以此批评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谓:“今之自命聪明不顾民意者,每以强弱成败, 自文其不抵抗之过,不知惟真绝顶聪明之人,乃能从死中求生,险里求安。”

宋庆龄、何香凝等以投身于火热的抗日斗争,为挽救民族危亡呕心沥血的实际行动,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战斗勇气和胜利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