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扩充军队
陆海军①是日本对外侵略的主要工具,对其扩充和加强历来受到重视。特别是日本在 1935 年 1 月退出裁军会议后,更以全力发展陆海军,扩充军备,
增强实力,力争与世界列强匹敌。到 1936 年初,月本陆军常备兵力从 1930
年初的 25 万人增至 40 万人②。
1936 年 6 月 3 日,日本在改定的《帝国国防方针》及《用兵纲领》中,
确定陆军的扩充军备计划为陆军 50 个师,航空兵 142 个中队。根据上述计划,
陆军省于 11 月 26 日制定陆军军备充实计划大纲,其主要内容是: 1.战时兵力
到昭和 17(1942)年度,大约配备 40 个师及与之相应的各部队,航空兵约 140 个中队及与之相应的各部队。
- 平时兵力
到昭和 17(1942)年度,大约在满洲配备 10 个师,国内及朝鲜配备 17
个师及与之相应的部队。航空兵 140 个中队及与之相应的部队。同时增加补充、动员、教育、补给、卫生等各项设施。
- 作战物资的整备
伴随昭和 12(1937)年度至 17(1942)年度之间,增加战时兵力,改善编制装备,对其所需作战物资要大部配齐。③
为了上下一致全力贯彻军备充实计划大纲,1936 年 12 月,日本陆军中央部召集各集团军和师的参谋长等人,密示该大纲的精神。“象这种内容属于军事机密,并且在预算尚未决定之前就向下传达的事,这是以前完全没有过的事例。所以这样作,是因为圆满实现这一划时期的充实军备,还需要军民的一致协力,所以事先告诉大家,作为指导舆论的参考。”①这种无先例的作法表明日本陆军中央部对加速扩充军备,掀动全面战争升级按钮的迫切心情。
日本海军对扩充军备的劲头,较之日本陆军有过之而无不及。日本退出裁军会议后。已无任何的国际约束,海军即在造舰方面与美国展开竞赛。1936 年 6 月《帝国国防方针》及《用兵纲领》确定海军的扩充军备计划是,海军
主力舰 12 艘,航空母舰 12 艘,巡洋舰 28 艘,水雷战队 6 队(驱逐舰 96 艘),
潜水战队若干(潜水舰 70 艘),航空兵 65 个队。②日本海军连续进行了 3
次海军军备补充计划。第 1 次是从 1931 年起至 1936 年的“01 计划”;在第
① 日本不设独立的空军,航空兵分属于陆海军。
②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群众出版社,1986 年版,第 69 页。
③ 〔日〕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中国事变陆军作战》〈1〉,朝云新闻社,1983 年增印,第 96~97
页。
① 〔日〕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中国事变陆军作战》〈1〉,朝云新闻社,1983 年增印,第 97 页。
② 〔日〕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大本营陆军部》〈1〉,朝云新闻社,1969 年增印,第 395 页。
1 次补充计划过程中,又进行了第 2 次的 1934 年至 1937 年的“02 计划”;
第 3 次是 1937 年至 1942 年的“03 计划”。列入第 3 次军备补充计划所建造
的军舰,有世界最大的战列舰“大和”号和“武藏”号,以及 13 艘潜水舰③。
“大和”号战列舰长 256 米,宽 36.9 米,吃水 10.4 米,排水量 69100 吨,
装有 460 毫米主炮 9 门。按照“02 计划”到 1937 年,日本海军的总吨位与美国海军总吨位的比例,已远远超过华盛顿条约规定的 64%,达到 80%的最高状态④。
日本陆海军经过大力扩充,到 1937 年 7 月初,其总兵力及配置如下: 陆 军
-
关东军:第 1、第 2、第 4、第 12 师,独立混成第 1、第 11 旅,独立第 1~第 5 守备队,骑兵集团(第 1、第 4 旅),骑兵第 3 旅,独立炮兵 3 个团,关东军飞行集团(飞行第 10、第 11、第 12、第 15、第 16 团)、铁道第 3 团,汽车第 1、第 2 团,电信第 3 团等。
-
朝鲜军:第 19、第 20 师。
-
中国驻屯军:驻屯步兵旅,炮兵团等。
-
台湾军:第 1、第 2 团,炮兵团。
-
日本国内:近卫、第 3、第 5、第 6、第 7、第 8、第 9、第 10、第 11、第 14、第 16 师,共 11 个师。
-
航空兵团:第 1 飞行旅(驻日本国内)、第 2 飞行旅(驻朝鲜)、第
3 飞行旅(驻台湾)① 海 军
军舰:战列舰 9 艘,巡洋舰 33 艘,驱逐舰 97 艘,潜水舰 55 艘,航空母
舰 6 艘,合计 199 艘、77.1 万吨。
舰队:联合舰队(第 1、第 2 舰队)、第 3 舰队、练习舰队。担任对华
作战的为第 3 舰队,司令部驻上海,所辖第 10、第 11 战队及第 5 水雷队分
别活动于中国沿海及长江。另外还有第 27 驱逐舰队驻旅顺港,第 5 驱逐舰队驻马公港。
海军航空兵:共 37 个中队,基地航空兵飞机 512 架,舰载航空兵飞机
173 架,共计飞机 685 架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