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美、苏集团的冲突

战后,美、苏的矛盾发展有个过程。开始,苏联基本上是按雅尔塔协定所划定的范围行事。斯大林曾明确表示,苏联不干涉美、英势力范围的事务, 美、英也不要干涉苏联在东欧的事务。例如在欧洲,苏联一般不主张处于西方势力范围内的各国共产党武装夺取政权,以免引起美、英怀疑苏联插手, 搞世界革命,甚至把苏联卷进与美、英的冲突中。在苏联这种态度的影响下, 希腊、法国、意大利等国共产党相继放下武器,参加了政府。

在东方,苏联当时的对华政策,和对西欧的态度相似。苏联是同意美国支持蒋介石的政策,支持马歇尔调停国、共争端。由于对中国共产党力量估计过低,不相信其有能力完成中国统一,甚至表示中国共产党应当同蒋介石相妥协,解散军队,参加政府。这就是毛泽东于 1946 年 4 月所写的《关于目前国际形势的几点估计》中所说:“美苏之间的妥协并不要求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人民随之实行国内的妥协。各国人民仍将按照不同情况进行不同斗争”, 这实际上表达了与苏联的不同意见。后来,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

说得更加明确。他指出:“斯大林对中国做了一些错事。”“解放战争时期, 先是不准革命,说是如果打内战,中华民族有毁灭的危险。仗打起来,对我们半信半疑。”

在西欧,到 1947 年以后,随着形势发展,美、苏矛盾开始全面展开,其在经济、政治、军事方面斗争加剧,双方组织活动日益明显。在中国,由于中共领导解放战争在 1947 年已开始战略反攻,苏联对华政策亦发生变化。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二天,苏联就承认中国。1951 年 2 月 14 日苏联又与中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样,美、苏两大集团就东西两条战线上发生了正面的冲突。

  1. **柏林危机:**柏林是原德国的首都,位于中欧的心脏地区。在二战中, 为苏军攻克,在迫使德国法西斯无条件投降上起了决定性作用。根据波茨坦会议确定,柏林分为四块,由美、苏、英、法四国军队分别予以占领。但是, 在柏林以外却属于苏军占领,美、英、法三国占领区与其柏林占区只有通过商定的铁路、公路、水道与航线进行联系。

德国战败后,四国对德国的四占区,是实行各自管理的。在对德和约上, 彼此存在迟迟难以取得一致意见而搁浅。在实施马歇尔计划,把美、英、法三国的占区拉入西方经济势力范围,西方三占区于 1948 年 6 月 18 日起实行单方的货币改革,即规定在西方占区实行一种新马克。当然这使原来使用统一货币的苏占区,特别是四国占领的柏林中的苏占区受到影响。对于西方这种背着苏联的币制改革,正式分裂德国的重大步骤,而且影响苏占区经济的行动,苏联亦采取强烈措施予以反击。6 月 22 日,苏占区也实行币制改革, 发行另一种新马克。接着于 6 月 24 日封锁柏林,全面切断了美、英、法三国占领的柏林西区对外的水陆交通联系和货运,只有空中交通联系仍然保留。“柏林危机”的出现,顿使东、西方关系紧张起来,出现了第一次冷战高潮。

苏联企图通过封锁使西柏林的 250 万居民的粮食、燃料以及工业生产的原料、生活消费品顿时出现困难的办法使西方退让或妥协。但是,西方则动员了大批飞机,实行空运办法并对东柏林实行反封锁,禁止其所需物资(如电力、焦煤等)进入苏占区。从 1948 年 6 月 29 日到 1949 年 5 月 12 日,为

时约一年的封锁,飞机空运物资达 211 万吨,飞行达 27 万多架次。这一次在柏林出现的冲突由于双方都未下决心扩大,所以未发展成武装冲突。经过秘密谈判,于 1949 年 5 月 5 日达成协议,双方取消交通封锁,重开四国外长会议,讨论德国有关问题。

由于柏林的危机,在 1948 年 11 月,柏林的苏占区与美、英、法占区各自成立自己的市政机构,从此统一的大柏林市就彻底分为两个城市。而德国也分裂为两个正式的国家。美、英、法三国占区于 1949 年 8 月 14 日举行联

邦议院选举,9 月 20 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即西德)。苏占区于 1949

年 5 月 30 日通过宪法,10 月 7 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即东德)。

  1. **朝鲜战争:**二战末期,苏军解放了 38 线以北的朝鲜半岛,其南部则

为美军占领。1948 年 8 月 15 日,南部朝鲜成立大韩民国。同年 9 月 9 日北部朝鲜成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中国的解放战争的胜利,特别是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

立。1950 年 2 月 14 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使美、苏两大集团在远东的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对此,美国认为:“这是美国两个世纪以来最大的外交失败”。对中国的策略,提出可供选择的是:一是“动

员西方世界的政治、经济力量,通过威胁或施加直接的压力,公开和中共政权作斗争”;二是“通过允许恢复同中国的正常经济关系”,“使美国保持必要的灵活性”。从以后的实际情况看,美国采取的是第一个选择。

朝鲜当时的形势,一方面是,美国在亚洲的战略遭到重大挫折时期,另一方面,朝鲜半岛是当时美国在东北亚的亚洲大陆上唯一留下的一块前沿阵地,靠近中国的东北与苏联的远东。1950 年 6 月 25 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

除直接派兵参战外,还组织参加联合国的 15 国出兵。另外,派其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插足中国领土台湾。

朝鲜战争在开始阶段,北朝鲜军队长驱直入,把南朝鲜与美国军队压缩在半岛东南部釜山一隅。但 9 月 15 日美军等在仁川登陆,接着于 10 月 4 日越过三八线,不顾中国的屡次警告,把战火一直烧到中朝边境。中国应朝鲜请求,为支援朝鲜人民和抗击美国侵略,派志愿军于 10 月 25 日进入朝鲜北部。

从 1950 年 10 月 25 日到 1951 年 5 月 21 日经五次战役,朝中军队把战线

推到三八线附近。经过较量,双方同意于 1951 年 7 月 10 开始停战谈判。经

过两年之久的谈判与战斗,战场形势无大变化,终于在 1953 年 7 月 27 日, 双方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朝鲜战争虽然苏联未参加,但它是两大集团之间的一场实战与较量。在此期间,美国动员了其全部陆军的 1/3,空军的 1/5 和海军近半数投入朝鲜战场。整个战争期间中、朝共歼敌约百万,其中美军约 40 万。在战争中,中国军队是劣势装备,中国的威望空前提高。

  1. **越南战争:**1954 年 5 月 8 日到 7 月 21 日,于日内瓦召开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苏、美、英、法及越南民主共和国、老挝、柬埔寨和南越保大政权,会议达成协议。其内容主要是:在印支三国停止敌对行动;在北纬十七度线以南,九号公路稍北划一条临时军事分界线;越南在 1956 年 7 月内举行全国自由选举,以实现其统一;不容许外国在其领土上建立军事基地,干涉其内政。美国未在该协议上签字。

1955 年 7 月 20 日美国支持南越保大政权总理吴庭艳破坏日内瓦协议。

10 月 26 日指使吴庭艳废黜保大,宣布成立“共和国”,自任总理,制造越南分裂。在美国经济、军事援助下,南越的反动统治激起人民武装斗争。1960 年 12 月 20 日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成立,统一武装力量进行反美斗争。

为了消灭越南南方人民抗美力量,美国于 60 年代初采用所谓“特种战

争”来对付当地的游击战。在 1964 年 8 月 5 日,美国借口北越鱼雷艇在北部湾袭击美舰,对支援南方人民斗争的北越进行大规模的轰炸,用的是“南打北炸”办法,“逐步升级”的战略。到 1969 年初,侵越美军总数已达 54.4

万人,但局势并无大变化,反而越陷越深。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参加了于 1968

年 5 月 13 日开始进行的巴黎会谈。1969 年 1 月又扩大为包括越南南方共和国临时政府、西贡政权在内的四方会谈。

美国的侵越战争不仅遭到世界人民的反对,也受到美国各阶层人民的强烈反对。尼克松总统上台后,为缓和国内的不满,一面加紧和谈,一面积极推行“战争越南化”使美军部分撤出越南。直到 1973 年 1 月 27 日美国与越南正式签订《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协定》规定越南全境立即就地停火,美军全部撤出越南南方,越南南方政治解决留待越南双方以后去谈判。

尽管在此以后,美国对南方西贡政权继续给以支持和援助,但无美军直接支持已难以维持。1975 年 3 月越南军队进入南越,到 4 月 30 日解放西贡。

1976 年 7 月越南国会宣布越南实现了全国统一。从 1945 年开始的印支战争,

历经 30 年才告结束。

越南战争,特别是美国在越南进行的战争,实际上也是对中国的包围。在越南的抗美战争中,中国与其他国家给予越南很多物资援助,甚至派出防空部队到北方参战。越南的统一是美国在亚洲战略的重大挫折。

  1. **古巴导弹危机:**古巴是加勒比海上的一个不大的岛国。卡斯特罗领导的革命于 1959 年 1 月推翻了亲美的巴蒂斯塔的独裁统治,建立古巴共和国。加上其革命后采取的土地改革政策及国有化的社会主义政策,损害了美国大公司的利益,使得古巴与美国的关系极为紧张。为此,美国决定除医药用品和粮食外,对古巴实行严厉的禁运,禁止一切货物运往古巴,亦停止购买原来合同规定的古巴食糖。糖是古巴出口的重要商品,通过出口糖可以换取其他进口原料和日用品。禁运和停止购买食糖实际上是企图从经济上扼杀古巴。为了解决古巴所遇到的困难,苏联与古巴建立外交关系,购买古巴的糖,并提供一亿美元贷款。

美、古关系恶化,美国于 1961 年 1 月与古巴断绝外交关系。为了制止古巴革命的影响在拉美的蔓延,美国纠集在美国的古巴流亡分子进行训练,于1961 年 4 月 17 日,由 1000 多名古巴流亡分子组成的雇佣军,在美国支持下, 在古巴南部的猪湾登陆,妄图一举推翻古巴政府。结果,登陆的古巴流亡分子却在 72 小时内被全歼。美国仍然继续对古巴进行军事威胁,决心要消灭古巴这个在拉丁美洲的“受共产主义控制”的政权。

随着美、古关系破裂,苏联涉足古巴政治、经济和军事各个方面。苏联的意图是在拉丁美洲,美国的旁边建立一个立足点,以便与美国角逐。于是, 苏联就把装置核弹头的导弹运进古巴,以遏制美国对古巴的干涉。其意图是秘密把核导弹运进古巴,抢在美国发现及采取行动之前安装好,形成威胁力量,使美国面对既成事实,从而改变美、苏力量的对比,加强苏联的战略地位,并乘机迫使美国在德国和柏林问题上作出让步。

美国高空侦察机于 1962 年 8 月 29 日在古巴上空飞行,发现萨姆导弹发射场。9 月 4 日美国发表声明,证实苏在古设置导弹。9 月 11 日苏联政府声称:“向古巴运去的武器和装备完全为了进行防御”。10 月 3 日苏驻美大使仍表示苏联没有把进攻性导弹放在古巴。但美国高空侦察机于 10 月 14 日拍摄的照片证实,苏联正在古巴修建进攻性导弹基地,放置核武器,并在一处发现中程导弹基地,发现至少有 16 枚射程超过 1000 海里的导弹。

经过秘密会议商讨,美国决定采取对古巴实行封锁,如不奏效,则采取空中打击。10 月 22 日晚,美总统肯尼迪向全国发表电视演说,披露苏联正在修建的是进攻性导弹体系,而不是防御设施。针对此情况,美国采取对古巴实行军事封锁,实行严格的海上检查。呼吁苏联在联合国监督下撤走在古巴的进攻性武器。为了对付此紧急形势,肯尼迪命令在世界各地美军进入最高戒备状态,50%的战略轰炸机满载着核武器在空中盘旋,核潜艇进入作战状态。在加勒比海部署了强大的海、空军,形势顿然紧张,美、苏处于战争边缘。

在美国以武力作后盾的迫使下,10 月 26 日苏联答应撤出进攻性核武器, 但以美国保证不入侵古巴为条件。古巴政府对苏联政府未与其商量,就在美

国压力下作出撤出进攻性武器的决定表示不满。

古巴危机表明,由于苏核武器与美相比处于劣势,在古巴部署核导弹企图增强自己地位,结果事与愿违,反而在冲突中退了下来。这使苏联决心全速发展核武器,到 60 年代末,取得与美均势的地位。以后,苏联在核武器上还取得一定优势,使两个超级大国的对抗更加激烈。

美、苏两个集团的上述多次冲突,看来,各有不同及其特殊性。柏林危机是在美、苏的主战场的前沿阵地,在地理条件上对苏有利,因为那里是在苏占区的包围圈内,对西方来说,施展的空间有限。但是,柏林是中欧的心脏,地位重要,西方在那里必须坚持下来,否则对西欧影响很大,而且背后双方都有强大的兵力支持,搞不好就会不可收拾。双方在这里实行的是封锁反封锁,更重要是意志与形象的表现,所以在冲突方面双方都有克制与限制。

第一次危机过后,在 1958 年 10 月和 1961 年 3 月柏林又出现第二次和第三次危机。危机都是苏联提出让西柏林变成一个非军事化的自由城市,企图取消西方三国的占领,把其赶出西柏林。为此,赫鲁晓夫在这两次都提出了期限,并剑拔弩张作好战斗架势。但是,西方亦是针锋相对,寸步不让。最后,问题只有拖下去。由于柏林东、西部分是一个整体,西方利用这一前哨基地来制造困难,特别鼓励和引诱东柏林人逃往西柏林。为了阻止这种活动及消除西方影响,东柏林当局,遂于 1961 年 8 月 11 日夜开始沿东、西柏林

边界线修筑了一道墙,对双方往来作了若干限制。柏林墙在 1989 年,由于苏

联集团内部严重不稳,东德政局出现巨大动荡,东德政府遂于 11 月 9 日宣布,

开放柏林墙和两德边界,接着于 1990 年 8 月 30 日两德政府签订“统一条约”,

确定民主德国于 10 月 3 日与联邦德国统一。

在亚洲,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是东、西方冲突中的热战,而不是柏林式的冷战,战争有游击战、运动战、阵地战。这证明,尽管西方掌握了先进的武器与技术,但是求解放的人民是难以征服的。战争是针对中、朝、越而来的,更重要是对付以中国为主的苏联集团的东翼。两次战争虽然都以停战形式结束,但是都反映了美国无法通过战争而达到其目的,不得不妥协,以免越陷越深,人员大量损失,遭到国内的反对。这也说明,在亚洲这个人多, 经济不发达地区,用战争解决问题是有限度的。

古巴危机,是在远离苏联集团的地域范围之外,既缺乏海、空力量的支援,又受地理条件限制,无回旋余地,单纯依靠导弹核武器以达到威胁效果是不大可能的。当双方都采用核讹诈时,苏联则反映其缺乏相配合的策略与手段,在对方紧逼之下,只能让步妥协。这反映了战略核武器的重要性,即没有它就无法与之相对抗,有了它才能制止核讹诈。但是,另一方面看,核武器是不能轻率使用的,不但会引起报复,伤害自身,而且也会受道义的谴责,如无其他武器与相应力量的配合,也难以发挥其应有作用。正是这种情况,在朝鲜战争中,当美国叫嚣要使用原子弹时,并未影响中、朝反击决心, 美国反而遭到世界舆论反对及内部的指责。

从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看,当地缘政治上两个敌对的集团一但组织上形成同盟,军事上有了相当准备,矛盾的发展就会导致大规模的冲突与战争。但是,二战后的美、苏两大集团已经形成,而军事力量和军事武器都在全力发展,都为战争作了不同程度的准备。虽然引起热战与集团冲突, 如冷战矛盾焦点(如柏林危机),热战的相当规模战争(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核武器的相互讹诈(如古巴危机)都只限于局部而未出现更大范围

和更大规模的冲突与战争。这也可以说是二战后的地缘政治上的一个特点。矛盾与冲突都发生在两翼的边缘。由于驱使人民去进行侵略战争并不容易, 而大规模的杀伤武器又使战争发动者难冒风险。所以,两个集团只在冷战与局部热战中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