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早期国家在各地的出现和发展

根据早期国家出现的地区及其后各地国家的发展,分别按西亚与北非、欧洲、南亚、东亚、美洲、非洲等地区进行叙述。

  1. **西亚与北非:**西亚与北非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国家的地方。根据考古与历史的研究,巴比伦和埃及是世界四大古国中,出现时间最早的两个古国。
  1. 巴比伦。巴比伦位于美索不达米亚新月地带的幼发拉底与底格里斯两河流域。那里东邻伊朗高原,北接安纳托利亚高原(即土耳其高原),西为叙利亚草原,南是阿拉伯半岛的荒漠地带。该地农作物主要是小麦与大麦。小麦与大麦起源于安纳托利亚高原,那里属于地中海气候区,降雨集中于秋末、冬季与春初,有利于麦类生长。早期的农业的耕作集中于高原的南麓的坡地上。当时,由于平原地区,气候干旱,降雨量少,不能满足麦类生长的需要,加上河水泛滥,不利于人们的居住,所以早期村落多分布于坡地上, 既可避免洪水灾害,又可获得较多降雨。

但是,高原的南坡属地中海气候与平原干旱气候的过渡带,降雨对作物需要来说稍有不足,对产量影响较大。后来,由于人们认识了洪水的规律, 可以选择低地居住,并利用河水灌溉以补充天然降水的不足,大大拓宽了原始居民的生活空间,人们开始从山麓高地走向平原与河谷地区。

灌溉技术的发明与普遍利用,使麦类产量增长了好多倍,大大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此同时,犁的出现、畜力的应用、制造青铜工具,轮子用于交通运输加速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另外,两河下游的椰枣树提供了木材和新的食物——椰枣,河中的鱼虾、水上的野禽增加了新的食物来源。这一切就使两河流域的下游地区,出现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城邦国家。到公元前 3000 年时,苏美尔地区已出现 12 个独立的城邦国家。其中乌鲁克城的面积有 4km2,人口约达 5 万。

两河流域下游苏美尔地区的小城邦国家在公元前 24 世纪时,为其北部巴比伦尼亚(现伊拉克的巴格达以北地带)的阿卡德国所征服,成为两河流域出现的第一个统一全流域的国家。但美索不达米亚的周围多属于干旱地区, 这里活动的是游牧民族或农牧结合的民族,他们的机动性强。特别是对马的驯化,先用于战车,后用于骑兵,形成强大的攻击能力。尽管其人数不多, 可是却对以农业为经济基础的国家带来严重威胁。由于这种原因,美索不达米亚的王朝像走马灯式地不断更换。

阿卡德王国被东北部的库提人消灭后(前 2230 年),南部的乌尔城邦兴起,称为乌尔第三王朝。接着王朝被东南部埃兰人与西部阿摩利人冲垮(公元前 2006 年)。经过混乱,由阿摩利人于巴比伦建立古巴比伦第一王朝(前

1894—1595 年)。这个王朝中,最有名的国王就是汉谟拉比,其所制定的法

——《汉谟拉比》法典,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部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第一王朝被北方赫梯人冲跨后,接着是南部继起的第二王朝。替代第二王朝的是东面来的加喜特人,建立的是第三王朝(约前 1530—1157 年)。后

来的第四王朝于公元前 729 年又为北方的亚述所取代。在其后的则是南方来

的迦勒底人的新巴伦王国(前 626—538 年)。最终该王国被东面波斯帝国所并吞。

  1. 埃及。埃及是与两河流域几乎同时兴起的古国。这里受尼罗河水的灌溉之利,使农业获得稳定高产。尼罗河每年 7 月到 10 月为洪水期,而小麦

从 11 月播种到第二年的五六月收割,正好是枯水期。枯水期,两岸土地的露出,加上洪水期带来的泥土中含有大量有机质,为作物提供丰富的养分。在作物生长季期,虽然气候干旱,缺乏降水,但尼罗河却能提供充足灌溉用水。这种环境条件与麦类生长形成良好配合为埃及国家形成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另一方面,洪水来时,河水大涨,把两岸田地全部淹没,使灌溉的沟渠,保护村落的堤防受到严重破坏。每次洪水过后,都需要投入大量人力来修渠筑堤,否则就难以促进生产和保护村落的安全。每年洪水后的这种工程都不是一家一户所能完成的。它不仅需要在统一安排下的全村参与,有时还需与相邻村落相互协作、共同进行。这种在共同利害相联系的关系下出现的小城邦,后又组成上、下埃及两个独立王国。于公元前 3100 年左右,上、下

埃及统一,开始了王朝时期。从第一王朝开始至公元前 332 年马其顿国王亚

历山大占领埃及共经历 31 个王朝。史学上又将其分为早王朝、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和后期埃及几个时期。

由于埃及的地理环境有明显特点,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不同,其国家的发展亦有自身的特点。埃及的尼罗河谷地比较窄,是一个狭长的沿河平原。其南面是努比亚(即今苏丹)高原,属沙漠地区。虽有尼罗河相联,但受瀑布制约,无法通航。西面为利比亚沙漠;东面为红海与西奈半岛沙漠,可以说其东、南、西三面为沙漠包围,是难以通行与逾越的地区。北面是尼罗河入海的三角洲,当时河汊纵横,水草丛生,河道、湖泊、沼泽交错,是当时技术条件难以开发利用之地,也是难以通行的地方。因此,可以说,埃及是处于一个比较封闭的地理环境中。当时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只有东面的美索不达米亚及地中海东北的希腊,但都受水、陆之阻,与埃及往来较困难。

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埃及从第一王朝开始到第十二王朝(约前 3100—前1786 年)的 1300 多年的早王朝、古王国与中王国时期内没有像美索不达米亚的两河流域上的王朝经常受周围民族影响而不断更替。其朝代的更替只是在埃及人之间,而不是在与周围民族之间。尽管其第七王朝至第十王朝(前2181—前 2040 年)之间,由于内部矛盾,贫民与奴隶起义不断,导致社会混乱,王朝迅速更替以外,其他时期都是比较稳定的。这对埃及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可是,在发展中,利弊总是不断转化的。埃及的地理环境的封闭性与对外交流的困难也限制了埃及吸取其他地区的进步技术与经验。约于公元前 18 世纪后半期,分布于叙利亚、巴勒斯坦的游牧部落希克索斯人,利用战马与战车这种新的军事技术,较容易地克服了西奈沙漠的阻隔进入了埃及的尼罗河谷地,利用埃及的混乱,取得政权,建立第十五和第十六王朝(前 1720—

前 1570 年)。从此开始打破了埃及陆地上沙漠的天然阻隔而受到周围民族与

遥远的两河流域民族的影响。

从第十七王朝开始,埃及人起来反抗希克索斯人的统治,自第十八王朝开始将其逐出埃及开始,到第二十王朝结束(约前 1567—前 1085 年)是埃及的新王国时期,是埃及的新的兴起与对外扩张时期。正是外来的力量与技术打破埃及封闭,同时也刺激了埃及的新的兴起与走出其被封闭的天地。

在新王国时期,埃及人随着追击希克索斯人而进入巴勒斯坦、叙利亚, 甚至达到两河流域与小亚细亚的边缘。在南面与西面也扩大到努比亚与利比亚。由于向外扩张的战争,与小亚细亚的赫梯人发生严重冲突的失败,加上内部与宗教集团的矛盾而使埃及走上衰落。

从第二十一王朝到第三十一王朝(前 1085—前 332 年)的 700 多年历史中的前期六个王朝中,有三个是利比亚人的王朝,有一个是努比亚人王朝。在后期的五个王朝中的首尾两个王朝是波斯人的王朝。这说明在早期由于地理环境的封闭性对外来民族的阻碍已经消失,先是受东面的希克索斯、西面的利比亚、南面的努比亚,继而遥远的波斯人占据两河流域后,受到该地富裕的农业经济的诱惑而进军埃及,建立王朝。值得注意的是,不仅是陆上的通道的影响、海上交通的发展,地中海不但不是个联系上的禁区,反而是更方便的通路。埃及此时终于被海上由希腊来的马其顿人所占领。它连同美索不达米亚这两个辉煌了 2000 多年的古国文明一起消失了、中断了,被一个新的文明所取代了。这也说明,作为地缘组织的国家,随着其发展,也不断地扩大其地缘规模和影响。同时,其本身也受更广泛地缘范围内的国家间的影响而兴衰。

  1. **欧洲:**在欧洲,最早出现的国家是在地中海北岸的巴尔干半岛和亚平 宁半岛。它们是希腊和罗马。
  1. 希腊。希腊的国家组织最早出现在半岛南面不远处的克里特岛上。大约于公元前 2000 年,岛上就出现城邦国家,为北部的诺萨斯和南部的法埃斯特都留下宏伟的宫室建筑。当时,这里是地中海东部沿海各地商业联系的转运点,经济相当繁荣。到公元前 17 至 16 世纪,岛上诸城邦中,诺萨斯的势力最强大,不仅称霸于岛上,而且依靠武力控制了爱琴海上一些岛屿与半岛上的一些地方。到公元前 1450 年左右,来自半岛上的迈锡尼人占领该岛后,诺萨斯王朝也就消失了。

接着是在半岛上的以迈锡尼文明为代表的众多小王国。今天遗留下来的有山顶上用巨大石块建成的城堡与圆坑墓。公元前 12 世纪时,北方来的多里

安人破坏了迈锡尼文明。经过较长时期发展,直到公元前 8 至 6 世纪,形成

希腊城邦。整个希腊地区共有 200 多个城邦。

这种情况与希腊的环境特点有密切关系。巴尔干半岛多丘陵山地,由于面积不大,河流短促,没有大的河流与平原。大多是些山岭分割的小平原和低地,农业生产潜力不大。正是这种原因,城邦都是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附近若干村落,面积都不太大。如有名城邦斯巴达和雅典,前者较大,有8500 多平方千米;雅典较小,有 2650km2,全盛时,居民共约 40 万。最小的城邦面积只有 100km2。

开始时,希腊城邦主要依靠农业、放牧和渔业为生。但是,到公元 8 世纪以后,自给自足的经济由于缺乏新的农业资源难以维持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于是沿海地区的居民大量外迁,先是到地中海东岸的小亚细亚沿岸地区, 后来又扩大到包括黑海在内的整个地中海沿岸地区。但是主要地集中在小亚

细亚与意大利半岛南部及西西里岛的沿海地区。移民在这里建立海外的希腊城邦。

海外城邦的建立促进了本土与海外的贸易。海外运往本土大量粮食,而本土运到海外的则是酒、橄榄油、布、陶器及其他制成品。这样,大大促进了本土农村向商业性农业和城市各种制造业发展,带来的是商品贸易和城市经济的繁荣。商品经济带来的社会变化是城市中经营工、商致富的新的阶层形成和农村小农自给自足经济的瓦解。

与经济发展同时出现的社会矛盾推动了城邦的制度亦发生变化。原来的君主制度难以维持,于是就出现了贵族的寡头政治、僭主政治以及奴隶主民主政治。不过,在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城邦则很少变化。例如,在斯巴达则仍是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国家。其国家机构由国王、公民大会,长老会议和监察官组成。

上述情况,对希腊的城邦制度的发展带来两个重要的不利因素。一个是对外的,一个是对内的。对外是希腊的城邦在境外殖民,建立新的城邦,特别是小亚细亚西岸的城邦与波斯向西扩充领土相冲突,这导致了波斯与希腊城邦间的战争。这场战争前后持续了近半个世纪,虽然以波斯失败告终,战争期间也曾促进希腊各城邦的联合与同盟,但是,并未能促进其整合与统一, 还引起了内部的争霸。对内由于对波斯战争胜利,雅典称霸,导致了与斯巴达集团之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27 年的战争,造成双方大伤元气以及各同盟间战争不停。加上雅典与斯巴达两种城邦政治制度的斗争与各自的经济基础和军事制度解体,最终,于公元前 337 年,被其北面邻国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所征服。世界历史上,最光辉、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制度——独立的城邦

——终于基本结束。

腓力二世的儿子亚历山大于公元前 334 年东征,到公元前 325 年亚历山

大病死于巴比伦时的 9 年间击败波斯,进军中亚、印度河、埃及,占领了大片领土。在其去世后,内部分裂,各部将割据一方建立独立王国。其中三个最大的是马其顿-希腊王国(在巴尔干半岛),托勒密王国(埃及与巴勒斯坦) 和塞琉古王国(西从小亚细亚及地中海东岸直到现伊朗东部及阿富汗和中亚若干地区)。这三个王国后来分别于公元前 2 世纪中期,公元前 30 年和 64 年为罗马所吞并。

  1. 罗马。罗马是继希腊后出现于欧洲的国家。它与希腊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地跨欧、亚、非,环绕地中海的大国,比希腊各城邦总体还大得多; 其次,它持续的时间约有千年,比希腊也长得多;第三,希腊始终是城邦, 而罗马则经历了相当多的变化。

在罗马城邦独立之前,意大利半岛的中部和北部为外来的埃特鲁斯坎人所控制;意大利半岛的南部则是希腊人殖民城邦;在西西里岛上,先是希腊人,后为以北非为基地的迦太基人所控制。约于公元前 500 年,位于意大利半岛中部台伯河拉丁姆平原上土著罗马人起来反抗埃特鲁斯坎人的统治,建立罗马人的城邦。罗马人为巩固自己独立,遂与当地其他拉丁民族结成联盟, 与埃特鲁斯坎人展开进一步斗争,经过百年的战斗,终于占领整个平原。在此以后,罗马人就向南发展,扩大到坎巴尼亚平原。经过与萨莫奈山地居民斗争,罗马进入意大利南部希腊人的殖民城邦,在打败当地的希腊人与希腊来的援军后,于公元前 275 年统一意大利半岛的中、南部,建立同盟体系。

当罗马人占领南部意大利后,遂与西西里岛上的迦太基人发生冲突,终

于导致罗马人与迦太基人的三次布匿战争。第一次战争(前 264—前 241 年), 罗马人建立强大的海军,取得海上霸权,占领整个西西里岛取得胜利。罗马人从此开始把所征服的半岛以外的地区作为行省进行管理,而不同于半岛上的同盟体系。

第二次战争(前 218—前 201 年)中迦太基的统帅汉尼拔率军队由西班牙出发,经陆路翻越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虽然在多次战役中击败罗马人, 但是由于罗马同盟的团结一致,采取迂回战术,迫使汉尼拔退出意大利。由于迦太基军队在本土上决战失败,而向罗马人投降。战争结果,罗马人除索取大量赔款外,还把西地中海周围的大片领土变为行省置于自己统治之下。

第三次战争(前 149—前 146 年)中,罗马人经过围城 3 年才破城而入。

结果,该城被夷为平地,残存的 5 万居民全部成为奴隶。

由于罗马人在西地中海的胜利,又将其扩大领土欲望转向东方。在公元前 215 年至公元前 168 年,罗马人借口马其顿国王曾与迦太基订立同盟反对罗马,出兵希腊,接着进军小亚细亚,打败了马其顿王国和塞琉古王国。开始时,罗马人只是勒索赔款,而未建立行省。直到公元前 146 年和公元前 133 年,才把希腊和小亚细亚变为行省,置于直接管辖之下。后来,又于公元前64 年、63 年和 30 年,分别灭掉地中海中海东岸的塞琉古王国、巴勒斯坦的犹太国和埃及的托勒密王国。至此,罗马人就控制了整个地中海周围的地区, 成为一个以地中海为内海的大国。

在西北方,罗马人于公元前 121 年和公元前 49 年分别在高卢(今法国)

南、北部建立行省。公元 43 年开始在不列颠建行省。至此,罗马人在欧洲的边界是莱茵河和多瑙河。在其以西、以南属罗马帝国,其以东、以北为日耳曼人的部落。在非洲,则占有北非,南与撒哈拉沙漠相连,成为天然的边界。在亚洲,则以美索不达米亚的北部山地与西部草原为界。

在东部边界上,与占领美索不达米亚的帕提亚帝国对峙。尽管于从公元前 65 年至公元 116 年间,双方发生多次较大战争,罗马人始终未能控制两河

平原。其北部边界,在公元 1 世纪和 2 世纪初,罗马人曾越过莱茵河进入易北河以西地区与多瑙河以北的达契亚(今罗马尼亚)地区,但不久仍被迫退回,固守原来边界。在英国的北部的英格兰和苏格兰交界处依山筑有边城。这个庞大的罗马人所建的国家,最后在内、外交困,矛盾重重中,于公

元 395 年正式分裂为东、西罗马两个帝国,西罗马帝国首都在罗马,东罗马

帝国首都在君士坦丁堡。到公元 476 年,西罗马皇帝被蛮族进攻所废黜而灭亡。

罗马人所以能迅速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是多种原因促成的。

首先是地理因素:在地中海北面三个半岛,希腊所在巴尔干半岛位于最东,在马其顿控制下已趋向衰落。西亚、北非的巴比伦、埃及、波斯亦为亚历山大征服,成为希腊化国家,失去早期兴旺气势。意大利半岛是三半岛之居中者,接近欧、亚、非早期文明所在地,受其文化影响,处于上升阶段。意大利是个山地与平原相间的国家。其半岛上的亚平宁山脉呈弓形,其

弓背在半岛中部靠东海岸;而弓的两端,在南、北都靠西海岸。因此,在半岛上,形成三个平原。北面是波河平原,最大;中部的平原较小,由阿尔诺河、台伯河与沃尔图诺河下游形成彼此相连的平原。南部的平原是半岛东南端沿海狭窄的带状平原,面积最小。

罗马人兴起在台伯河下游的拉丁姆平原上。这个平原为罗马人统一该地

的城邦提供了条件,这是罗马发展的核心。由于其面积大,从而避免了希腊城邦受地形分割,彼此隔离,难以形成统一的更大政治单位,影响其发展之弊端。当罗马人统一拉丁姆平原后,就能顺利地扩大其联盟到其中部沿海的其他平原上。意大利中部平原虽然为贯穿全岛的亚平宁山脉与南、北平原相分开,但有谷地相连,并不难通过。这就便于罗马人以中部平原为基础,把整个半岛统一起来,形成整体。

正因为意大利半岛平原总面积超过其他两半岛,这就为罗马人向外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与军源。另外,意大利半岛居于地中海中心地位,为利用水、陆交通加强罗马与地中海周围地区的军事与经济等联系提供方便。

其次是军事因素:军事因素有作战技术和兵源制度两方面。在作战技术上,罗马人原来采用希腊式军队的方阵,后来,根据其统一半岛作战经验使用支队式军团。他们将军队组成 120 人为一支的“支队”,30 个支队,即 3600

人,组成 1 个军团。军团还配有骑兵保护其侧翼,除传统的头盔、盾、长矛和剑以外,罗马人还使用有效的进攻武器,即铁尖标枪。作战时,军团士兵先用标枪从远处掷向敌人,然后巧妙地利用敌人队形出现的缺口进攻。这种战术比希腊方阵灵活机动,特别适用地形崎岖地带,便于击破敌军方阵的正面防线。由于地中海周围地区大都为山地、丘陵,这种战术具有较大优势。在海军作战方式上,罗马人在和迦太基争夺西西里中建立起海军,不用传统的撞击战术,而是采用强行登上敌船进行战斗的战术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这些为罗马人的海、陆军优势打下基础。

罗马人的兵源是由按财产所划分的等级来提供不同数量的骑兵、重装步兵和轻装步兵组成的。军队在战时组成,由每年改选一次的执政官来指挥。罗马在统一意大利半岛过程中,通过战争而组成联盟,各联盟成员在战时应与罗马人共同对敌,要提供部队参加战斗。这样,罗马人有全半岛居民支援, 具有充足兵源。在战斗中,具有战功的可以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成为“新贵”,由平民变为统治阶层。其余的广大平民也可获得利益,如可以从新获得的“公地”中分得一定份地,可以减轻债务负担和获得其他政治和社会利益。后来,在意大利半岛以外的扩张战争中,军队又可以在缴获的战利品、奴隶和土地中得到更多利益。

另外,罗马军纪十分严格,军令高于一切,不服从者处死刑。临阵脱逃的队伍执行“十一抽杀律”。

更重要的是罗马军队具有荣誉感与战斗意识,对罗马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第三是政治因素:包括三部分,即罗马人内部、同盟之间和行省方面。罗马原为实行“军事民主制”的“王政”。“王”与高级公职人员由全

体氏族男子参加选举。氏族长老组成的元老院,是“王”的顾问,并握有收税、征兵、媾和等权利。由于经济和军事活动的发展,税收主要来自平民。起初不服役的平民,后来反而需自备武装,大量被征入伍,遂使“王政”转向共和国。主要表现是:①罗马居民,不论贵族、平民,按财产提供不同数目与装备(有骑兵、重装步兵、轻装步兵)的百人队。②由百人队大会,每队一票,选出两名,任期一年的执政官。平时是国家统治者与法官,战时是军队统帅。③元老院由贵族和退任执政官组成,它有权决定内、外政策、审查和批准法案等大权,有权监督执政官行动。后来,在平民与贵族斗争中, 获得由平民中每年选举保民官的权利。其职责在于保护平民不受贵族官员的

横暴侵犯,还可以通过使用否决权以制止和否决国家官员的决定与元老院的法案。

在罗马人通过战争统一意大利半岛中,如何处好与其他意大利人的政治关系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他们没有采取一般征服者对被征服者的办法,而是相对平等与宽容的。其类型有五。①有与罗马人同等权利与义务的拉丁自治市。②无罗马政治权利的非拉丁城市,在监督下内部自治。③拉丁殖民地, 是罗马和拉丁同盟在占领地区建立的殖民地,实行内部自治,移居罗马有公民权。④同盟者,在承认罗马宗主权下实行自治。⑤“臣属”由罗马派人管理。以上作法,对加强半岛内部团结与对外政策一致性上起重要作用。

对从迦太基人手中获得的半岛以外领土上(如西西里等),建成行省。总督是行省的军事、民政和司法的执政官,由罗马任命。除了掠夺其大量财物作为战利品和大量人口作为奴隶外,罗马人还通过税收等方式榨取行省大量钱财、物资、粮食等供其享用。

这样就使罗马从半岛上获得安定的基地、充足的兵员和从行省来的大量财物,以支持其不断向外发动战争和扩大领土,罗马终于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尽管罗马由于上述因素而强大起来,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各因素亦发生转化,终于导致罗马这个强大国家走向衰落与垮台。其因素如下:

地理因素:罗马从一个小城邦变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国。从一个大国来看,其地理因素则出现些弱点。第一,作为一个大国,其首都及附近地区的核心区不是一个强大的农业经济区,很难支持其基本需求。罗马所在的平原面积不大,也不是当时农业比较发达地区。其粮食供应一直依靠埃及和西北非供应,特别是到后期,意大利农业衰落,首都粮食供应一直是沉重负担。第二,领土的扩张是其财富与奴隶的来源,可是领土扩大给保卫、管理带来困难。为了加强管理,要维持海、陆交通,要清除海盗、修筑道路, 要在各地驻防大量军队,反而加重负担。第三,边疆地区冲突不断发生。向东遇到两河与伊朗高原草原帝国(帕提亚)阻挡,向北遇到森林与沼泽的日耳曼部落的反击。最后,加上亚洲西迁的匈奴人的侵扰,日耳曼人入侵而使西罗马帝国垮台。

军事因素:罗马人的兵员原靠罗马人及意大利半岛上诸同盟国提供。战争结束后,士兵回原地继续务农。在罗马向半岛以外的地区扩大时,长年战争使士兵脱离农业,加以半岛上奴隶大庄园发展,小农破产,既破坏了兵源, 又增加了大量无业流民,加重罗马城的负担。为此,改用招募制代替征兵制。长期征战的士兵希望服役期与退役时有很好待遇与条件,遂导致将军以金钱与许诺利用士兵为其争权夺利,士兵以自身利益作为决定是否支持其领导的依据。结果,军队又成为通过内战夺权与政变更换国家首脑的工具。到罗马帝国后期,首脑的生死、任期长短和更替大多取决于军队的态度。加上军队逐渐在行省招募,吸收大量边境蛮族,失去对罗马的忠诚,无力抵抗日耳曼人的入侵。正是军队的变化成为罗马衰落与垮台的一个重要原因。

政治因素:罗马原是个氏族共和国,在意大利半岛与行省实行不同的政策,其居民都与罗马人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利。随着领土扩大,增加了大量奴隶及受压榨与剥削的地区。半岛上同盟者感到为罗马的征战出力,但获利甚少,要求与罗马人享有同等权利。奴隶为自身的自由,行省为自身利益,这些与罗马人的矛盾就随着罗马向外的扩展、社会的变化而日益严重。奴隶起

义,地区内乱此起彼伏,接连不断。尽管罗马人作些让步,但是问题难以根本解决,从而使罗马国家的内部团结与稳定大受影响。

经济因素:“通过战争与领土的扩大,罗马贵族获得大片土地与奴隶, 遂使罗马利用奴隶的大庄园得以发展。由于埃及与北非大量便宜粮食进入罗马与意大利半岛,使半岛上大庄园减少粮食生产,转向葡萄业和油橄榄等经济作物。后来,行省的经济作物的发展抢去半岛上的经济作物销售市场。由于领土停止扩大,奴隶来源减少,奴隶价格大涨。在这双重压力下,半岛上奴隶制庄园破产而转向隶农制,导致了农业危机。

对行省加重税收,竭泽而渔使城市经济衰败与手工业完全破产;滥发货币导致物价飞涨,实物交换盛行;小农为逃税不得不向大庄园主寻求“庇护”。整个经济走向倒退,使罗马的经济基础全部崩溃。结果,大庄园转向隶农制, 与手工业相结合成为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为后来的中世纪封建经济提供了条件。

由于以上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罗马遂由共和制转向元首独裁制,最后成为君主帝国。在矛盾重重打击下,西罗马走向垮台,而东罗马演变成拜占庭帝国,又延续了千年,到 1453 年而让位于奥斯曼帝国。

  1. **南亚:**南亚的印度是东半球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形成年代约为公 元前 2500 年,仅次于巴比伦和埃及,居第三位。印度文明始于印度河畔,现今属巴基斯坦。

根据考古的发掘与研究,在巴基斯坦的信德省的苏库尔西南与旁遮普省的萨希瓦尔以西发现摩亨佐达罗和哈巴拉两座古城。其面积都在两平方千米以上,城内街道呈棋盘式,房屋一般由烧制红砖建造,有的房屋是二三层的楼房。从建筑用途,发现有官署、庙宇、仓库、民居⋯⋯。从规模估计两城人口各约 35 000 人。此外,在印度河流域还发现有 200 多处聚落遗址。一

般认为,该地原始居民是达罗毗荼人,到公元前 2500 年时,其文明成熟,延

续到公元前 1750 年而中断。大约于公元前 2000 年时,雅利安人从北方进入该地区。因此,该文明中断有人认为是由于雅利安人入侵的结果。也有人认为是由于自然灾害(如河流改道、洪水、地震等)引起的,与雅利人入侵无关,因雅利安人入侵次大陆约发生于公元前 1750 年左右。

雅利安人自西北进入印度,遇到当地人顽强抵抗。当占据印度河上游以后,初期以牧畜为主,后逐渐从事农业,并开始向恒河流域扩展。在此过程中,雅利安人与当地土著及雅利安人各部落之间不断的战争促其社会发展, 内部出现不同等级。雅利安人中间有三个不同社会地位的等级,第一是婆罗门,为僧侣;第二是刹帝利,为贵族和武士;第三是吠舍,为一般公社成员。被雅利安人所征服的土著组成第四等级,为首陀罗。他们社会地位低下,为独立匠人或奴隶。这四个等级亦称为“种姓”,等级森严。

大约在公元前 1000 年时,少数发达部落以某一中心城市组成国家,规模

小,称为城市国家。到公元前 6 世纪,在印度河与恒河流域及其周围地区已

有 20 个左右国家。其中 16 个大国,为印度的列国时代。当时,恒河下游的摩竭陀王国势力强大,其王阿闍世(约公元前 493—前 462 年)曾统一恒河流域。

公元前 325 年,亚历山大从占领的印度河流域返回巴比伦后,一个叫旃

陀罗芨多的人于公元前 324 年趁当地人起义反对希腊统治而崛起自立为王

(月护王),并东下攻占摩竭陀,统一了整个印度。其国土包括印度河与恒

河流域及德干高原北部,成为第一个统一的、面积辽阔的王朝。由于其出身于孔雀家族,故称孔雀王朝(前 234—前 187 年)。在印度,原婆罗门教占统治地位,但阿育王(前 273—前 236 年)信奉佛教,不仅在国家内支持佛教,而且派教徒往斯里兰卡和下缅甸等地传教。孔雀王朝以后为巽加王朝(前187—前 75 年)、甘婆王朝(前 75—前 30 年)。以后的 300 多年历史没有统一王朝,而西北部则为外族侵占。

印度的西北部属干旱地区,而且地近两河流域,所以农业上利用灌溉技术生产麦类,促其文明发展,其时间仅晚于两河流域 500 年,而早于中国。但是,其西及北,为伊朗与阿富汗高原,为游牧民族所在地,距离较近,又无天然阻隔,招致雅利安人入侵。结果,首先是原地居民达毗荼人的农业文明的中断,雅利安人取而代之。其次是雅利安人东下,进入恒河流域,迫使达毗荼人退至德干高原。第三是雅利安人的统治地位通过宗教与种姓制度而获得巩固。上述的地理条件、民族组成、社会结构和宗教关系一直是印度国家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因素。

  1. **东亚:**在东亚,中国是出现最早的国家。它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按在安阳殷墟发现的甲骨文解释,确实历史记载出现于殷商。但是,在其以前的则属于传说。传说里面的神话部分与实际相符部分究竟有多少,尚待历史学家与考古学家去深入研究、证实。不过,尧和舜以及禹的夏,则反映了我国早期国家起源中部落联盟末期向早期国家过渡的基本趋势与规律。

在我国古籍中,从道德标准的角度推崇的尧与舜的“荐贤”与“禅让”, 只是处在部落联盟时,酋首继承制度中,尚未进入父传子的阶段。到禹开始, 由其子启继承,是一重大改变,即由部落联盟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即王朝的出现,也是作为国家的中国的开始。以此计,大约出现于公元前 22 世纪末至

公元前 21 世纪初,即距今约 4000 年。因此,作为古国,按年代,位于巴比伦、埃及与印度之后。

虽然,尧、舜、禹和夏无文字记载,但是根据后人记下的传说及考古等情况综合分析,大多认为,其时的政治中心大约位于山西西南部与河南西部的汾河与洛河流域。尽管当时,在长江及内蒙古等地区文化有相当发展,但王朝出现仍然在黄河中、下游地区。

夏大约从公元前 22 世纪末或 21 世纪初至公元前 18 世纪,经历了 400 多年。其间有 14 世、17 王。当时,夏可以说是个部落联盟的稳定的共主, 其包括政治单位是相当多的。按《左传》所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至帛者万国”,这表示诸侯数目很多。其中既包括与夏近亲的部落,也包括远亲部落以及大量无亲缘关系的部落。从有关材料看,其共主的地位既靠本身的势力与威望,也依靠地方诸侯的承认。由于其依靠亲缘诸侯的支持,通过征服等手段,来扩大其控制的范围,夏的家天下制开始并不太稳定,而多次受不同氏族、部落以及本氏族部落的挑战,经过征战才走上稳定。

夏王朝的政治制度是由血缘关系开始,然后走向地缘。夏本身是个大的氏族,在联盟中占有重要地位,因而能取得共主地位,并由共主转为“家天下”。当时,由于夏人本是姒姓氏族,随着人口繁衍、氏族迁移,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分支。这些氏族分支就以所在地为其名。《夏本纪》中称,从姒姓中分出的有夏后氏、有扈氏、斟寻氏、彤城氏等十三氏。这些是夏的氏族各分支,当然是夏王朝的基础。

另外,夏又把其所统治的地区分为九洲,派遣“九牧”去治理,“九牧”

已不同于过去的氏族部落酋首,而是夏王朝派出的地方行政长官。

到最后一个国王夏桀,由于暴政而灭于商。商族是位于夏地东面的部落, 大约在今河南东部,山东西部。商从成汤建国开始(约公元前 17 世纪初)到

纣王亡国(约公元前 11 世纪),共传 17 世 31 王,约 600 年。其都城共迁五

次,最后一次在殷(今河南安阳)为最长,有 273 年。甲骨文就发现在这里。王权世袭制度在夏代已经确立。在商代有个法则,一是兄终弟及,二是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制,大概是氏族社会中推举制的一种残余,在那种继承制下,商王朝的前期经常发生王位的纷争。在后期,嫡长子制确立以后,王位纷争遂显著减少,王室内部逐渐稳定下来,使王权得到了加强。

嫡长子继承制的确立与宗法制有着密切的关系。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这是父权制家庭出现一夫多妻生子的嫡庶差别。嫡长子制是强调正妻所生的长子的特殊地位。这种宗法制又与分封制相联系。在确定嫡长子继承王位的同时,其余的庶子便予以分封。结果是加强了王权,巩固了奴隶主的统治。由此,商王不仅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在血缘上又是嫡长子,成为宗法关系中的“大宗”。而分封到各地的庶子、庶族,对商王来说是旁支, 是“小宗”。他们对下的庶子分封,又同样出现“大宗”和“小宗”。

在国家政权来说,分为两类。商王把他直接统治的地区称为“内服”, 即王畿。其官分三类:①政务官,辅佐商王的重要人物;②宗教官,掌管宗教与祭祀活动,当时这被视为国家大事;③事务官,管理王家具体事务。在王畿之外,除商王分封的许多同姓或异姓诸侯所建的方国外,还散布许多发展程度不同的少数民族的方国或部落,这些统称为“外服”。服是服事王室的意思,即需定期向商王纳贡,负担劳役,奉命征伐。

商的奴隶制非常残酷,在农、牧、手工业及家庭内使用大量奴隶外,还实行人殉制度,从贵族的墓葬中发现被杀殉的奴隶骨骼是很多的。由于商纣王的暴虐,商亡于其西边的方国周。

周位于陕西的渭河之滨。经过充分准备,周武王于其九年亲率大军,联同 800 多个诸侯和部落向殷都进军。于十一年正月,大军在殷都朝歌南 70

里的牧野与纣王大战。殷军 17 万人,但军士反而助周攻纣王。纣王败而自焚。

从此开始周王朝(从约公元前 11 世纪至公元前 256 年),共 37 王,约

800 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根据其历史情况,分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春秋战国,共三个阶段。

在灭纣王后,为了巩固其胜利,就采用分封办法以解决自身一个小邦来统治原来疆土庞大的商朝国土。受分封的有四类人:①功臣谋士,如姜尚封于营邱,国号齐;②武王兄弟,周公旦封于曲阜,国号鲁;③殷商之后,纣王子武庚封于殷;④古代圣王之后,大禹之后封于祝。周初分封了 71 国,其

中姬姓(即周王之姓)53 国。实际不止此数。有的古书说,周代封国有 400

余国,服国 800 余国。

在宗法制度上,西周与商相同,但进一步有所发展。周天子是由嫡长子世袭继承,成为姬姓宗族的“大宗”,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是姬姓宗族的“小宗”。在封国内的诸侯、采邑中的卿大夫⋯⋯亦都如此。大宗掌握着宗庙祭祀的特权。宗庙建于大宗所在地。天子的宗庙是最高一级的祭祀祖先的场所,因此叫做“太庙”。在古代社会里,掌握祭祀权实际就掌握了国家权力。这明显反映了政权、族权与神权的结合。这些宗法等级制度不仅体现在封地大小、权力多少,也反映在衣服装饰、礼仪、住房、墓葬规模等方面。

周的农业实行井田制。土地属奴隶主所有,分配给单个家庭。奴隶在监督下劳动于公田的收获全部为奴隶主所得,在“私田”上劳动收获以维持生存。土地块状,形似“井”字,故称井田制。此时,农具已有铜器,生产水平有所提高。加之手工业、商业的发达,其经济较夏、商有很大发展。

到第 12 王——幽王时,由于昏暴,诸侯离心离德,加之继承问题,招致西部边境少数民族犬戎入境。结果,幽王被杀,镐京被毁,平王东迁雒邑(今河南洛阳)。经历了 257 年(前 1027—前 771 年)的西周因此结束。由于雒邑在东,故称东周。

平王东迁以后,周朝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周王权威下降,王室衰微。原来周王在政权、族权与神权上,地位居于全国之首,有绝对权威。但东迁后,自身力量下降,诸侯们已不大听命于周,形成令不行,禁不止。由此, 各诸侯国为自身利益,你争我夺,征战不已,形成相互兼并,失去原来共尊周天子下相互间的共处原则。在这种情况下,与少数民族相邻的诸侯,受到很大压力。由于失去中央政权周的支持,有的诸侯国就汲汲可危。为了维持周的分封制的稳定及华夏文化的影响力,齐与晋两个大国出来打出“尊王攘夷”旗号,争夺霸业。

其次,井田制的崩溃,封建经济的出现。原来在井田制下劳动的奴隶, 由于受到的残酷剥削与人身不自由,在诸侯各自独立情况下不得不逃亡。另一方面,一些诸侯国或士大夫,为了增强国力,开垦荒地,需要招徕劳动力, 就收容外逃奴隶。为了有吸引力,采取把土地分给生产者,实行个体经营, 用提实物与劳役办法向土地所有者交租。实际上,在土地剥削上出现了租佃制。其结果导致了井田制的崩溃。在手工业和商业上,原来手工业者和商人是官府奴隶,为官府做工或经商,既不能改变职业,又不能自由迁移。在其反抗斗争下,他们成为个体手工业者和商人,国家通过税收来管理。由于获利甚丰,一部分贵族也参与而成为富商大贾。铁制农具的普及、耕牛的使用、灌溉的出现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使当时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十分活跃,带动了城市、货币的发展。

第三,新兴势力崛起,权力再分配。原来在宗法制与分封制下,诸侯、卿、士的地位、权力、财富都是与等级相互联系的。特别是财富是与其所分得的土地与奴隶数量有关。当土地可以开垦、奴隶可以被招收、手工业和商业可以由私家经营时,就必然出现一些新的财富所有者。有了土地、人力和财富,这些新兴势力集团就会组织军队,进行割据,窃取权力,甚至取代与分解原来的诸侯。齐国的田氏取代姜氏,韩、赵、魏三家分晋就是这种权力再分配的结果。

第四,群雄争霸,重新统一。在周天子权威失去,各诸侯相互征战,大国吞并小国情况下,为了加强自身力量,各国竞相改革。通过改革来发展生产和增殖人口,进而可以增加兵源,提高国力以击败竞争对手。经过激烈的征战,到东周后期战国时,就剩下齐、楚、燕、秦、韩、赵、魏所谓的七雄。此时,周王已毫无权威,于公元前 256 年灭于秦。其他六国也先后被秦所灭。

分裂的王朝,在公元前 221 年为秦所统一。中国从此就进入一个统一的中央政权的王朝时代。

从作为中国文明古国的夏、商、周三朝来看,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亦是明显的。这三朝都是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特别是其支流,如汾河、伊 -洛河、渭河以及三门峡以东的今天冀、鲁、豫的交界地区。这里属于温带半湿润与

半干旱的气候交错区,很适宜我国当时旱作农业中的粟与黍种植。由于产量既高于其北面的同种作物,又高于其南面的水稻。所以,农业的经济的效益起着关键作用。其次是河流与土地状况对其具体地区起着决定作用。黄河干流在三门峡以上属峡谷,无法进行农业活动。在支流上,有河谷平原,土壤为冲积黄土,质地松软易耕作。黄土含矿物质多,加上原始植被属旱生禾草类杂草与树丛,使土壤无机与有机养分高,利于作物生长。在三门峡以东, 黄河过郑州进入平原,低地河道纵横、沼泽遍布,不利农业。只有北岸沿太行山麓与豫东、鲁西地势高处适于耕作。正是这种原因,夏、商、周分别起始于汾河与伊-洛河谷、豫东及渭河谷地。

夏以伊-洛河为中心,商以郑州以东黄河两岸为基地,周以渭河平原为起点建立王朝,占据中原,再以此控制全国。这三个起始地区是相邻的,联结起来,就成为当时以及以后朝代的核心地区。这个核心区相当大,而且内部条件较均一。向外,特别是向西北干旱地区是逐渐过渡,与游牧地区有相当距离。其条件有利我国早期国家发展与巩固。例如,夏与商两朝因其位置居于中及东,不会受到游牧民族的侵袭,而这种情况在巴比伦相当明显。周位于西,相对来说,接近干旱地区,虽然受到犬戎袭击,但其东迁洛阳仍然能继续存在 500 多年而不致中断。这其中自然有地理条件的作用。

在这广大的平原上,由于环境条件均一,交通的方便,有利于经济活动的一致性与文化上交流而接近。正是这种原因,商代夏、周继商只是氏族部落间的取代,而不是民族间替换。不论那一王朝,对该地域上的其他氏族部落的统治没有出现民族与文化上的对立。正是属于相同文化,才有可能使分封制、宗法制两者结合,使地缘的政治统治与血缘的嫡庶相联形成有机的对应等级系统,有利于王朝的稳定。这正是地域特点与人的文化特点结合的产物。但是,这种等级的血缘与地缘制度随着生产的发展而不相适应时,经过分裂、组合,最终统一,向新的人地关系整合发展。

  1. **美洲:**在美洲,文明古国出现于墨西哥高原、墨西哥南部与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一部分,以及秘鲁及其附近地区。它们分别被称为墨西哥文明、玛雅文明和印加文明。
  1. 墨西哥。墨西哥文明古国出现于现墨西哥的首都附近。这里最早出现的文明是在墨西哥湾沿岸的韦拉克鲁斯附近。留下的是用石头雕刻的巨大人头像,每个重约 18t。其年代约为公元前 1150—前 950 年。在其后是位于墨西哥中央谷地特奥蒂华坎遗址。其年代约为公元 300—600 年。遗址面积约

18km2,估计人口有 12 万。留下的笔直大道,两边及其尽头有许多大大小小的阶梯式的美洲金字塔。最大的太阳金字塔,高 60m,基宽约 210m,内部为土块,外部覆盖的是当地的红色火山岩。这里当时居民称之为托尔特克人。到 1325 年,阿兹特克人在今墨西哥城所在地的特斯科科湖中两个岛上建

立铁诺奇蒂特兰城。该城十分繁华,约有 10 万人,是当时美洲最大城市。岛与湖岸间之堤道,与岸相接处有吊桥。城内有广场、宫殿、金字塔、庙宇, 十分壮丽。当时,西班牙入侵者见到此城,十分惊讶。

到 15 世纪初,阿兹特克人强大起来,形成奴隶制国家,东到墨西哥湾, 西到太平洋岸,南到今危地马拉。其主要生产部门是农业,作物以玉米为主, 依靠灌溉。阿兹特克人相信灵魂、崇拜多神。最高首领也被当作神的化身。祭神时,往往以生人献祭,有时数量很大,多来自战俘。金属只能炼铜,无铁。缺乏大型食草动物,无牲畜供役使。由于无畜力及未使用轮子,故未有

车辆供运输与乘坐。阿兹特克人的国家后来由于西班牙人于 1519—1520 年入侵而被灭亡。

  1. 玛雅。玛雅文明留下的遗址,按年代划分有三个阶段:一是前古典时期(前 2500—250 年),属国家萌芽时期,只有原始的村落,主要分布于危地马拉西部的山地。二是独立城邦时期(250—900 年),较大规模的居民点与城市散布各地,数以百计。主要分布于山地与墨西哥湾之间的乌苏马辛塔河流域及附近地区。主要的城邦是蒂卡尔(在危地马拉),科潘(在洪都拉斯),帕伦克(在墨西哥)。例如,蒂卡尔地区面积达 50km2,约有 4 万居民。城中心是祭祀和行政管理中心,就地筑有高台,上有宫殿、官署,还有众多金字塔及其上的台庙,加上广场、球场、王城等,十分壮观。这些城邦小国皆有王朝统治,尚未形成统一王国。这是玛雅的兴盛时期,不知什么原因,城邦于公元 800 年后急剧衰落,人口则转向东北,留下的遗址被湮没在热带的丛林中。三是复兴时期,玛雅人转移到尤卡坦半岛北端,建立新的城邦,主要有奇琴伊察、马雅潘和乌斯马尔,有时彼此结成联盟,有时互相征战,遂逐渐衰落下来。到 1520 年,西班牙人征服墨西哥,并对玛雅地区进行残酷统治,玛雅文明遭受彻底破坏。

  2. 印加。印加帝国出现于南美洲安第斯地区,它北起南哥伦比亚,南至智利中部,南北长约 4 000 km。印加文化产生于公元前 1500 年至 1000

年。至公元 1000 年时,在秘鲁东南库斯科成为一个中心,后逐渐向外扩展。

在公元 15 世纪时建立起中央集权式的大帝国,人口超过 600 万,是美洲当时的大帝国。农业靠河谷中修建梯田,引水灌溉,高处气温低,种土豆;下部温度高种玉米。由于帝国位于山区,南北狭长,为便于统治,沿山脉走向修建两条大道纵贯全国,沿路建有驿站,靠接力长跑传递信息。首都库斯科城的宫殿、庙宇、城墙都用大石块磨边接缝建成,十分紧密,堪称一绝。印加人崇拜太阳,自称是太阳的子孙。“印加”意即为“太阳之子”。印加王被认为是太阳神在人间化身,至高无上,掌握军政全权。印加人手工业及天文历法都相当发达,却没有墨西哥与玛雅所创造的象形文字,靠结绳记事。以毛线或棉线上系的细绳多少,其上绳结间距离、形状、数目以及绳的不同颜色来表示不同事物与数量。在 1523 年,由于内部王位之争出现内讧,为西班牙入侵者利用而导致王国的结束。

美洲国家的形成与发展看来有明显特色。在墨西哥与玛雅一直处于城邦与不稳定的联盟阶段,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其次,文明和国家都出现在山地与高原,并不像东半球的亚、非的四大文明古国那样出现于大河之畔,平原之上。再有,墨西哥、玛雅、印加三文明的发展相对缓慢,程度相对不高。例如,三处只发展到青铜器时期,而未进入铁器;都未利用机械力来耕种与运输;在文字上,墨西哥与玛雅是较原始的象形文字,而印加还是结绳记事。最后,玛雅文明已发展到城邦,前后相联有千年,可是,其突然的转移与消失究竟原因何在,还未能得出满意的解释。

上述问题可能与其所处的环境条件有一定关系。首先是美洲大陆与欧、亚、非大陆不相联接,大洋的阻隔,使其文化的发展缺乏相应交流。这种地理上的隔离不能不影响到文化发展及国家进程。另外,从美洲内部来说,中美洲是狭长地带,加上地势崎岖,热带雨林,使南、北文化交流发生困难。例如,墨西哥与玛雅相距较近,在文化、国家起源与发展上有明显的相互影响,两地的金字塔存在明显的一致性,在印加却没有。正是这种地理条件对

其发展不能不说是有一定影响。

在文明与国家起源地方面可以说是与农业情况有一定联系。在美洲农业作物主要是玉米与土豆。墨西哥与玛雅居民的主食是玉米。玉米只是在高温与灌溉条件下才能取得高产,因而墨西哥高原出现了特奥蒂华坎与铁诺奇蒂特兰城。玛雅文明先在危地马拉西部山地,到蒂卡尔等地也是利用灌溉使玉米获得高产而利于国家出现。但是,从蒂卡尔等地转向尤卡坦半岛北端,显而易见这与其灌溉系统遭到破坏,无法继续存在下去,不得不向其他地方转移有关。马文·哈里斯在其所著的《文化的起源》一书中也提到是由于强化农业生产,破坏了当地石灰岩上生长的具有干、湿季的准雨林。当其破坏程度超过一定限度,使森林短期难以恢复时,也就使依赖当地环境生存与发展的玛雅城邦消失了。

印加帝国出现于安第斯山区,是利用河谷地区通过梯田与灌溉使其利于玉米的生产结果。而这种条件并不能在亚马孙河的热带雨林与智利的干旱沙漠地区出现,所以印加帝国也只能在山区而无法进入以外地区。

  1. **非洲:**在非洲,除北非的埃及与迦太基以外,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也有起源较早的国家。它们主要分布于西非的尼日尔河中游,东非的埃塞俄比亚的北部与苏丹的东北部。西部为加纳古国,东部为阿克苏姆王国。
  1. 加纳古国。加纳古国在塞内加尔河与尼日尔河中游(今塞尔加尔东部、毛里塔尼亚东南部与马里中、西部)。这里南部是热带雨林,北面是撒哈拉沙漠,其间是高草与低草的稀树草原。气候条件适宜于农业的发展,主要作物有高粱与粟,还有棉花。在公元 3 世纪引入铁器应用于农具,大大促进农业发展。粮食的生产不但为自身发展提供基础,而且也为其与北面游牧民族、南面森林中的狩猎民族进行物资交换提供了可能,促进其商业的发展, 活跃其经济。其实,更重要的是北非的柏柏尔人公元纪年初引入骆驼,3 世纪时又带来马,使得该地与外部世界联系有了交通工具,可以克服大沙漠的阻碍。

当时,吸引柏柏尔人来此经商的原因是该地南部,特别是现加纳一带盛产黄金,而在古加纳王国北部及撒哈拉沙漠盛产盐,柏柏尔人运盐以交换黄金的商队不绝于途。尤其在阿拉伯人在北非组成大帝国以后,对黄金的需求更促进了这种盐与黄金的贸易。从三四世纪开始出现的加纳古国在此影响下强大起来。在九十世纪成为西起大西洋,东到尼日尔河中游的湖泊区的西非大国。它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到 1240 年,加纳的藩属马里强大起来并灭了加纳。在 14 世纪时国力最

强,领土比加纳更大,东面达到今尼日尔边界。到 15 世纪末,马里东面的属国桑海兴起,取代马里的地位,成为尼日尔河流域的唯一大国。马里与桑海虽然已出现封建制剥削关系,但奴隶仍在社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在 8 世

纪以后,伊斯兰教传入,遂使加纳、马里和桑海成为伊斯兰国家。到 17 世纪初,桑海为摩洛哥侵略军所灭。

  1. 阿克苏姆王国。在东非,最早的古国是努比亚。它位于埃及以南, 很早以出产黄金、象牙、宝石、香料而出名。其发展较晚,但受埃及影响较大,历代法老多次入侵那里。公元前 8 世纪时,努比亚国王曾在埃及建立第

二十五王朝,但都城并不在埃及境内,而在今苏丹。在公元 4 世纪中叶被其东面的阿克苏姆王国所灭。

阿克苏姆王国于公元前第 1 千纪的中期出现于埃塞俄比亚的北部。3 至 6

世纪占领整个埃塞俄比亚高原及其附近地区。六七世纪时,基督教在埃及兴起,在其西部尼罗河两岸建立北面的穆库拉和南面的阿勒瓦两个王国。在阿拉伯帝国出现以后,从 7 世纪到 13 世纪,阿拉伯人分别从东西两面蚕食阿克苏姆。西面沿尼罗河南下,灭了穆库拉,16 世纪时,又灭了阿勒瓦王国,建立丰吉苏丹国。东面阿拉伯由于贸易关系于 8 世纪时占据红海沿岸地区。因

此,阿克苏姆从 7 世纪开始衰落。到 13 世纪时,又开始复兴,把衰落时分裂

的埃塞俄比亚统一起来,并改称埃塞俄比亚王国。其在 7 世纪前是个奴隶制国家,而后转为封建王国。17 世纪起一直受欧洲殖民主义者侵略,但一直保持独立,成为非洲唯一未被殖民主义者统治的国家。

阿克苏姆古国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亦十分明显。撒哈拉沙漠是由副热带高压造成的,而埃塞俄比亚高原处于此副热带高压的东南边缘,低地为干旱低草稀树草原植被带。但是埃塞俄比亚是个海拔为 1000 m 以上的高原,使得降雨增加,可以满足旱作农业的要求。有水源,可以灌溉。干旱处可以放牧。因此,这里宜于发展农牧业。另外,其西边有尼罗河,东面有红海,它们是东、西方贸易和西亚、北非贸易的重要通道,对当地经济发展极为重要。正是这两个条件促进国家的发展。

  1. 其他地区。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两侧,北面的埃及、迦太基,南面的加纳、阿克苏姆是早期国家出现的地方。非洲的南部,有南北向的三条线。一是从今索马里、肯尼亚到坦桑尼亚海岸,由于贸易促进当地的发展,特别是 7 世纪以后,阿拉伯的穆斯林大批进入该地区经商。在此影响下,从 9 世

纪到 14 世纪成立些地区性的国家与商业性城市国家。在 15 世纪后,由于葡萄牙人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逐渐以武力征服这些地方。

二是沿非洲的西海岸,大体从今加蓬的奥戈韦河口到安哥拉的中部沿海地带。由于地势高,避开低地的多雨及潮湿,在高处建立了许多小王国与部落。14 世纪曾统一为刚果王国。15 世纪末,葡萄牙人来此,16 世纪时是贩卖奴隶的重要地区。而后,该地逐渐沦为殖民地。

三是沿尼罗河往南,并沿雨林东部的山地东侧继续南下,直到津巴布韦。这里虽属东非干旱气候,但在山地则多雨宜于农业而成为一些王国的核心。其中如维多利亚湖西岸的比戈(14—16 世纪),扎伊尔东南加丹加地区的桑加(9 世纪),津巴布韦的莫塔帕(6—16 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