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英、苏、德的战略形势

  1. 法国。法国是一战的战胜国,但在战争中,不论是人员还是经济都受到极大的损失。战后,其主要措施是使德国在经济、军事、政权上处于无力再发动战争的地位。通过对战争的赔款,使其经济处于不利的地位;通过限制其军备数量,使军事力量与法国相比处于微不足道的地位;通过与德国周边国家结盟约束与阻止德国的向外的政治与军事扩张。法国认为,这些措施的实施就可以为自身的安全与欧洲的稳定提供保证。但是,形势的发展, 并不像其所预料的那样。在 30 年代初,法国拥有的陆军和空军,在欧洲都仅

次于苏联。在经济上,法国克服战后严重的动荡,在 1926 年后,走上较快发展道路。生铁产量从 1920 年的 3.4×106t,到 1929 年为 1.03×107t。钢产量从 3×106t 增到 9.7×106t。当时,法兰西银行有大量黄金储备。这使法国在经济危机开始时受到的影响较小。可是,1933 年后,情况出现根本性变化, 进口下降了 60%,出口下降到 70%,外贸瘫痪了,市场混乱了。为了解决失业,稳定经济,政府强迫执行缩短工时,紧缩通货。结果,加重了工业负担, 加速了黄金外流,货币贬值。到 1938 年,法郎的价值是十年前(即 1928 年) 的 36%,工业生产为十年前的 83%,钢产量为十年前的 64%。

与经济生产的滑坡相反的是国防预算的增长。例如,法国在 1930 年国防

开支为 4.98 亿美元,到 1938 年为 9.19 亿美元,增长了 85%。可是,同期,

德国则由 1.62 亿美元增到 74.15 亿美元,增长约 48 倍。法国甚至比英国增

长 2.64 倍也低得多。国防预算的增长缓慢,影响法国飞机产量下降,由 1932

年的低于苏联而高于英、德、意。到 1939 年,则低于苏联、德、英,仅高于意。这种情况大大影响了法国的军力。

另外,法国经济滑坡使国内广大劳动者生活陷于困境,社会发生动荡, 各派斗争激烈,政府长期处于不稳状态,从 1930 年到 1940 年,政府更换了

24 次。在周边关系上,由于反对意大利在阿比西尼亚的侵略战争而与意发生争吵,使意大利从法国反对德国的潜在盟国走向潜在的敌国。西班牙内战的爆发,德、意对其武装干涉,支持叛军反对共和政府,使佛朗哥在西班牙建立法西斯政权。意、西两国分别从东南、西南威逼法国。甚至法国北面的比利时亦于 1936 年声明退出《罗迦诺公约》成为“绝对中立”。这使法国的边境防御不能仅限于东北边界。

综上所述,法国在战略形势上处于不利地位。可以依赖的只有英、俄两国。在历史上,法、德发生对立时,法国总是从德国的东面的俄国寻找支持来对德国施加压力,减轻自身的负担。一战前的经历就是这样。现在法国又面临德国的威胁。而位于德国东面的苏联亦感到德国的压力。因此,两国 1935

年 5 月于巴黎签订法苏互助条约。规定两国受到侵略时“立即相互进行支援和协助”。同月,苏联又与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互助条约。但条约规定,只有在法国对被侵略国家提供援助时,苏、捷双方才有义务互相援助。法国的这种作法反而为一直崇尚力量平衡与对苏持偏见的英国的不满。

由于法国在 30 年代中期经济、军事和政治力量的下降,外交上只能依靠唯一的盟国英国。由于英国的“绥靖”政策,助长了德国的侵略扩张的野心。原来签订的法苏互助条约也就在慕尼黑协定中被证明是一纸空文。到 30 年代后期。当英国看清德国的侵略野心,与法国建立可靠的联盟关系时,两国的工业总产量虽然与德国相当,而国防开支上,德国则等于两国之和的 2.7 倍。更何况英、法要对付的是德、意两国。与一战前相比,英、法与俄是东西两面夹击德国,这次则成为单一战场,其不平衡性就可想而知。

  1. 英国。英国的变化主要原因是在内部,一是在与殖民地的关系上, 另一是在经济方面。在与自治领的关系上,于 1931 年,根据《威斯敏斯特法》,

白种人所统治的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爱尔兰及纽芬兰(于 1949 年始加入加拿大)与联合王国组成英联邦,自治领成为独立和平等的主权国家,有权与外国进行谈判并签订条约。只是靠“共同忠于”英国国王这一信条而联结在大英帝国内。这些自治领除爱尔兰外,都远离欧洲,对欧洲的各项争端并不太关心,多不愿为欧洲问题而卷入欧洲的战争。但是,英国不论是作为一个强大的帝国的一统形象,还是考虑到战争的胜负与获得各自治领的支持有密切关系,英国在外交决策中,都不能不考虑到各自治领的态度。这就对英国外交活动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从而影响到英国在两次大战之间对欧洲的孤立主义和绥靖主义。这也就是英国与其作为一战中的盟国的法国在很多问题上不一致的原因之一。

其次,英国的经济状况。在 20 年代,英国的经济在稳定时期发展较为缓慢,1920 到 1929 年之间,整个工业生产只增长 15.6%,大大低于美、法、德等国。虽然其新兴工业部门,由于没有德国的竞争获得较快发展,但是传统工业部门却日趋衰落,其煤与生铁产量到 1929 年仍然没有达到战前水平。

其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从 1913 年的 14.5%降为 1929 年的 9

%。尽管德国工业在战后受很大制约,但在 1930 年产量却超过了英国。

英国这种缓慢增长的经济到经济危机时期,所遭受到的灾难由于受到各自治领及殖民地之间的帝国特惠制的支持而有所减轻,但毕竟动摇了英国的经济基础。作为依靠贸易的英国,在其贸易额的下降及贸易逆差出现必然导致社会动荡和各派政治斗争的加剧。正是经济危机导致了 1931 年英国工党政府垮台,使政治家们意识到其权力的稳定与经济形势有密切关系。因此,英国的国防开支增长不能不受影响。在 30 年代初期,英国的国防开支反而有所削减,只到 1936 年才有实质性增加,但只及德国的 1/3 强。到 1938 年,尽管英国的国防开支比 1936 年增加了一倍,可是与德国相比,则下降了,仅及

德国当年的 1/4。其相差的(德国为 74.15 亿美元,英国为 18.63 亿美元)

的绝对数字之大(为 55.52 亿美元)是十分惊人的。这种形势对英国来说是十分严峻的。

英国与法国不同,法国基本上是欧陆国家,而英国却是一个面向世界的海洋国家,在当时的情况下,在欧洲受到德国与意大利的对抗,在远东则受到日本的挑战,其战略的选择十分困难。与一战前的地缘政治形势相比。在亚洲,原来的盟国日本,今天已变成敌手。在欧洲,原来与法、俄的结盟同德、奥相对抗,现在只有与法结盟对抗德、意。作为海上大国,在北海与大西洋、地中海、西太平洋则分别受到德、意、日的挑战。在空军方面,由于德国飞机的产量已超过英国,使岛国破天荒的第一次暴露在敌人军事打击之下,甚至在一战前及大战中曾支持英国的美国,仍受孤立主义政策影响,对世界事务尽量避免承担一切外交与军事义务,亦不参加其原先所倡议的国际联盟。另外,在对日、对德方面的政策并不与英国相一致,削弱了英国的作用。

所有上述形势对英国很是不利。而英国本身在对欧洲的政策却又受其传统平衡政策影响。在很长期内,英国对法国与东欧各国及苏联结盟制约德国的政策不予支持,甚至支持德国以制约法国。当德国经济与军事势力得到恢复与发展时,则采取绥靖政策,牺牲小国以满足德国的侵略野心,并企图把德国引向东方,使其与苏联对敌以坐收渔人之利。

虽然到 30 年代后期,英国绥靖政策失败,始转而与法国结盟与德国对立,但是,这时的英国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军事上都较为脆弱,可以说是力不从心。

  1. 苏联。一战后,苏联则遭受内部的叛乱、外部的入侵,以及严重的灾荒带来的饥饿的折磨,经济严重衰退,在国际上又处于被孤立的地位。

经过 20 年代中期的经济恢复,从 1928 年开始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工作,当时,西方工业大国正处于经济危机的折磨下,工业产量急剧下降。而苏联的经济则迅速增长,从 1928 到 1937 年的两个五年计划中,国民收入

从 244 亿卢布提高到 963 亿卢布,增长了四倍。煤、钢、电力、机床分别增

长 2.6 倍、3.4 倍、7 倍和 20 倍。到 30 年代末,苏联工业总产量在世界所占的份额已超过欧洲的所有国家,仅次于美国,在国防开支方面远超过英、法、意,为德国的 73%。飞机产量超过德国在欧洲居第一位。军事潜力亦超过英、法、意,与德国相当。这时苏联在欧洲成为一个可以与德国相抗的国家。

其在地缘政治上的特点是土地辽阔,跨欧亚两洲,东西相距有 7000 千米。另外,人口众多,资源丰富。但是,其不利之处也十分明显。其东、西两边分别是日本和德国两个侵略战争源地的法西斯国家。它们公开声明反

共,在意识形态方面是水火不相容的。这种东、西两面存在着明确无误的强大敌人给战略上带来的困难犹如英国一样。不过,英国是海上力量被东、西方所牵制,而苏联则在陆上。前者的力量机动性大,而不相连续,在必要时, 可以调整,放弃一头,集中另一头。后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时,英国实际上损失力量不大。然而苏联则不同,由于地域相连,而且陆路长距离运输不如海上方便,力量分散,难以集中,更重要的是英国在西方有法国作盟友, 在远东则有美国作潜在盟友。而苏联则只有依靠自身力量来对付德、日法西斯。英、法尽管与德国有矛盾,但在意识形态方面与德国有相同之处,甚至英、法与德形成潜在联盟,英可利用苏、德对抗坐收渔人之利。苏联在东、西两端都缺少可靠的或潜在的强大盟友。

在这种形势下,苏联在东方尽量稳住日本,在西方则利用英、法与德的矛盾以制止德国的侵略扩张,并尽可能的推迟战争的爆发。在国内,一方面加速经济发展,调整工业布局,加强武装力量,作好战备工作。另一方面, 作好内部的清理工作。不过在清理工作中的肃反扩大化,反而导致军事干部短缺,在一定时期内影响其战斗力。

  1. 德国。德国在 20 年代,尽管为战败国,在各方面受到许多约束。但是在经济上,由于从国外(主要是美国,其次是英国)得到大批贷款和投资,经济的恢复速度比较快,到 1927 年已达到战前 1913 年的水平。在外贸方面,1927 年,甚至超过战前水平,占世界的比重仅次于英、美居世界第三位。但是,1929 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袭击了德国,由于德国战前殖民地已丧失殆尽,无回旋余地,国内市场有限, 1932 年,整个工业生产降低了40% ,受经济衰退影响的程度超过英、法。工人失业达到 800 万,占工人总数 43.8%。而德国国内,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强大,组织程度高,对资产阶级将经济危机转嫁到工人身上反应强烈,遂带来严重的国内矛盾。与这种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纠合在一起的还有由于战败的割地赔款,使相当数量的德国人居于他国成为少数民族,以及受凡尔赛和约种种限制而形成的屈辱心理,正是这种现象与心理,使德国产生一种民族沙文主义思想,要把所有德意志人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大德意志国,屈辱心理的反应就是强烈的反西方大国,推动其向外扩张和称霸,以恢复过去荣誉与地位。

希特勒则利用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及对社会动荡、生活困难的不满,以及上层社会对共产党及革命的敌视和恐惧,在 1933 年上台执政。他上台后, 通过制造国会纵火案,镇压共产党,趁机宣布自己的“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为德国的唯一政党”,取消所有其他政党和议会,集大权于一身。另外, 煽动迫害犹太人,鼓动“大日耳曼主义”,实行扩军备战,建立大德意志国, 以实现向全球的扩张野心。

希特勒的战略方案是“先大陆,后海洋。”其实施过程分三步:首先, 建立一个囊括中欧的“大德意志”作为核心,主要包括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和波兰的但泽走廊;其次,打败法国,消灭苏联,夺取欧洲大陆的霸权, 以此作为称霸世界的基础;第三,向海外发展,战胜英、美、称雄全球。

从欧洲地缘政治形势来看,是英、法和德、意与苏联势力自西向东一字摆开的格局,德国居于中间。按经济实力,英、法是老牌帝国主义,海外领土多,力量比较强,资源丰富。打起仗来可以获得海外的支援。但是,从军事力量看,法国强于陆军,英国强于海军。两国陆军加起来远不如德国,而空军处于相等地位,英、法海军占优势,可以对德实行封锁,断绝其重要战

略物资的供应。苏联国土面积大,回旋余地广阔,兵力充足,人力资源丰富。武器装备虽不如德国,但产量与德国相当,加上国家组织严密,是德国不易致胜的敌手。就德国来说,单独对任何一方都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最忌的则是两面作战,陷于被夹攻的地位。然而,从其控制全欧、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来说,面临的两种力量必须予以打败。这样,为实现其战略目的,德国必须采取相应的策略。

为此,在策略上,德国必须对东、西两面对手分别予以击败。在进攻一方时,必须联合另一方,或稳住另一方,至少应使之中立。在战败一方后, 再击垮另一方,实行各个击破的策略。在首选的进攻方向上,应是比较容易攻取的一方。如果攻取难点,则久攻不下,形成胶着状态,就会两败俱伤, 被另一方坐收渔人之利。对付东面的苏联,是个难攻之地,如果能与日本结盟,或是分散其兵力,或是实行东、西夹击,则能易于取胜,但需稳住英、法。如先向西方,陆军可战胜英法联军。但海军无法制服英国。制服英国不仅需要时日,更需要注意美国是否参与。因此,如何使用策略就成为是否可以取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