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的起源

人类优越于其他动物除体质方面的特征,如直立行走,脑容量大等以外, 还有社会文化方面的特征,在最早时期,这方面的最主要特征就是群体的有意识活动。有了群体,可以相互配合,完成个体所无法实现的任务。例如, 人类在早期过着采集和狩猎生活,特别是在捕获较大型的动物时,如果是一个小群体内部,彼此相互配合,就可以比较容易地捕获或杀伤猎物。正是由于群体的优越性,才使群体的规模不断扩大,并且内部出现分工,加上管理的复杂化,从而最终导致国家的出现。

在国家出现以前的社会组织的发展情况,资料一般都很缺乏,即使有些, 也不够完整。文化人类学通过对现有的,仍然过着原始生活的人群的考察和研究,认为人类的社会组织是由游群组织开始,经过部落组织、酋邦而发展成为国家。

  1. **游群组织:**游群组织亦称队群组织。它是由一些数量规模相当小的群体所组成。它出现在农业起源以前的狩猎采集时代。那时,人类的狩猎对象是动物,由于食物和季节的变化,动物群是不断迁徙的。为此,人类的小群体也不得不随着动物的迁徙而流动。有的动物在食物丰富的季节群体大,而在食物稀缺时群体小。人类群体为了适应这种情况,便于狩猎,在动物群体变小时,亦把自己的规模予以收缩。对于采集的群体来说,由于所采食的植物不同器官(如根、茎、叶、果实)的生长、发育、成熟的阶段不同,就需要在某个季节到某个地方去寻找某种植物的可食部分。总之,当时的生活条件只能满足数量不大的人类群体过着不断流动的生活。

根据现在的实际调查所获得的情况来看,在南美亚马孙河流域的瓜亚基人,每个游群约 20 人。在马来半岛的热带丛林中的塞芒人,每个游群 50 人左右。在南美的巴塔哥尼亚的平原上,游群的规模比较大,人数可达 400~ 500 人。因此,当时的游群社会的人口密度是相当低的,估计高的可能每 13

平方千米只有 1 人;低的可能每 130 平方千米才有 1 人。

在这种游群社会中,凡是成年人都必须参加狩猎或采集。其获得的食物, 在群体内分配,每个人都可以得到一份,而不管其在寻找食物中的具体情况如何。因此,游群社会是一种平等的社会,每个同一年龄级序的人都享有同等的权利与义务。在人们的头脑中,并不存在财产私有观念。

由于游群的规模小,经常流动,有时甚至需分成更小群体进行活动,所以,游群内虽无常设的管理机构,但是,却有一种非正式的权威存在。当游

群需要对其狩猎、采集活动作出新的安排,决定营地是否需要迁徙与向何处迁徙时,便由游群内部所有成员或部分有影响的成员参与下,集体地、民主地协商决定。即使有时出现个人行使领导权,而这种领导权并非长期不变, 也不是绝对的。这种成为非正式的头人或是一人,或是几个人。他们或是有丰富经验的狩猎能手,或是精于各种重要仪式的老人。总之,这些少数人其所以能获得如此地位,不是来自权力和职位,而是来自其本身的品质、技术所产生的影响和能力,使人们对他们产生尊敬和信服。

在南非的布须曼人,其头人是世袭的,但其权威却极有限。他与普通成员一样,要制造工具、搭窝棚,携带私人物品旅行,猎取自己的食物。

游群组织是自给自足的自治团体,成员间有血缘关系,彼此之间还靠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团体意识来维系,它是政治组织的萌芽。

  1. **部落组织:**由于生产的发展,人类从狩猎、采集转向畜牧和栽培。这样,人类就摆脱直接依靠自然界中自然状态下的动、植物,而转向依靠自身放牧和栽培的动、植物。后一方式不但产量高于自然生长状态下的产量,而且使食物的供应较为稳定,同时还使收集食物活动的范围大为减小。于是原来处于游群阶段的社会组织发生变化,逐渐进入部落组织阶段。其变化与所产生的影响,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人口的增长、群体的扩大,活动范围缩小与相对稳定。在狩猎采集阶段食物的获取受自然条件等因素所限制,难以稳定,特别是动物的肉与植物的根、茎、叶的可食部分都难以保存,多是随采随食。由于受到这种制约,当一地可捕获的动物量与可采食的植物量下降时不得不转移其他地方。食物量不稳定及不断的流动对养育婴儿与携带婴儿不能不带来影响,因而限制了人口的增长与群体的规模。放牧与栽培取代了狩猎与采集使食物供应量大为增加,而且通过需要时的宰杀牲畜与对粮食的加工、储存技术使食物供应稳定。另外,畜牧活动比狩猎活动范围小得多,栽培植物则需转向固定居住。特别是在栽培植物的活动与供应的食物占主导地位时,社会组织就由游群转向半定居与定居。以上的变化必然促进人口增长较快,每个人群所包含的人数增加和定居的村落出现。

第二,社会组织的地缘纽带的出现。在游群组织时期,游群是由于血缘相近而组合在一起的,血缘的纽带成为组织联系与稳定的基础。但是,环境条件,特别是食物获取与供应情况,使其在人口增长,出现“过多”而不利于生存与活动时,必然分离出去成为另一个游群,进行独立地游动。新老游群联系减少。

当进行放牧与栽培活动时,不但活动的范围比以前大为缩小,而且由于需要寻找水草丰满和平原沃土地方以利于生产活动的较大收益,因此,在环境条件好的地方,则集中了较多的游群。这里的游群可能属于以下两类。一是老的游群定居下来后,分出的新的游群,由于情况变化,新的群体就定居在老的群体附近。另一类则是由于居住地区相近,彼此有通婚关系的群体。正是这种居住在同一地域上的有血缘与亲缘关系的群体必然发生较密切的联系。所以,部落组织的重要特征之一在于地缘关系的出现。这在游群组织中是不存在的。

第三,群体间与地域间的关系出现。由于各个血缘和亲缘的小群体聚集在生产条件比较优越的地方,必然会出现各种关系。第一种是该地域内各群体间。这时小群体还相对独立,由于经济生活上需要某些共同行动与相互协

作而加强联系。例如,在狩猎季节需要组织人力进行较大规模的狩猎;在土地开发和用水上,有时也需较多劳动力在较大范围内实行协作。另外,在举行共同宗教仪式,解决小群体间的各种矛盾和纠纷都需要有个组织。

由于人口的增加,不论农业与牧业都需要更多的土地资源,但是,环境条件优越的土地并不是无限的。这样,各部落间就出现争夺土地资源或其他资源现象。另外,各部落因地域条件不同、生产水平不同,出现财富的差异, 则出现了你争我夺的现象。土地和财富的争夺导致部落间的战争。这种地域之间的部落战争,一方面把部落各群体的利益联为一体,促使其一体化,另一方面导致部落间的兼并和联合,进而使部落在空间上和规模上走上更大规模。

第四,部落组织和部落联盟的产生。由于上述的地域内群体的内、外事务需要,出现部落的议事会与最高的首领。部落多是通过选举办法产生其组织与领导人以解决其内部的生产、生活、社会和宗教等方面事务。这些任务是经常存在,就需要一个与部落相应的组织与一定的领导。不过部落也有权撤换他们。对外的战争,由于情况特殊与临时性,其领导有时是临时任命, 或由平时的领导人兼任。这时的组织,由于生产水平低,内部还无较大差异, 成员间还未出现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压迫者与被压迫者。

以上这些既说明部落形成的原因,亦反映部落的特征。特别是部落对外关系的发展促使部落联盟的出现,也就导致部落向新的组织形式发展。

  1. **酋邦:**在部落阶段,农牧业的生产发展出现新的情况。一是专业化生产出现,有的群体专门种植,有的从事狩猎或捕捞。在内部,其产品相互调济。二是生产发展出现手工业,以专门制造工具、武器或有关生活用品等, 以满足整体需要。三是生产水平与技术的提高,产品出现剩余。四是多余的产品就产生部落之间的交换。另外,内部就产生分配不匀与贫富现象,结果导致阶级出现。

在组织机构方面,部落的扩大、生产的发展,需要处理生产分工、产品分配、公共工程等事务的组织由非正式的变成正式的,人员亦由不固定转向固定,头人也由普通一员成为居于成员之上的权威人物,甚至是永久的职位, 并一代一代传下去。

对外的战争不仅比过去频繁,而且规模也比较大,一方面促使组织机构中的武装力量的经常性,另一方面,战争对财富与奴隶掠夺使领导层获得特权而走上贵族化。

这时的部落头人就成为邦主或酋首,是该酋邦组织的行政与军事首脑, 有时还是宗教的领袖,能得到超自然的力量的支持以加强其权威,成为一个独裁者。

  1. **国家:**在酋邦组织时期,由于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发展,产量提高和经济部门的专业化,大大促进社会的产品交换部门(商业)的发展。加上统治机构中心形成及防守需要,从而出现了有围墙的聚落。商业的“市”与围墙聚落的“城”相结合出现了城市。结果,由于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演进,酋邦就转成国家。

国家是一个高级的、比较完善的社会组织,它是一个政治性组织,有明确的疆界,统一的政府以及保证政府的权力得以执行的一套强制力量。在国家中,有较为复杂的政治机构、管理制度、固定的官僚系统。

在一个国家里,强制的力量包括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它为政府所

控制。国家靠它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使社会的经济生活得以正常进行。为配合强制的力量,还需要一套体现统治阶级利益的思想意识形态来束缚被统治者。

从以上的社会组织从游群、部落、酋邦发展到国家的过程来看,可以发现生产的发展是个基础,正是生产的发展才推动了社会与社会组织的不断发展。作为上层建筑的社会组织的不同形式既反映了生产发展的程度与阶段, 又表现出其与生产的适应与不适应。正是这种既适应又不适应的变化促进上层建筑不断变化。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看到地理环境在其中的影响和作用。在下面介绍各地区国家的起源和发展时,我们将更多了解各地的地理环境与国家形成和演变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