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本的失败
在太平洋战场上,从日本偷袭珍珠港开始到中途岛海战,是日本的上升阶段,但中途岛海战失败标志着其转向下坡路。其上升阶段只有六个月。其下坡阶段的第一个战役是瓜岛战役,这就拉开了美军在太平洋上反攻的序幕。
- **太平洋上的反攻:**日军在西南太平洋上进攻最远的地方是所罗门群岛。为了扩大对该地作战的空中支援,日军在该岛中最大岛——瓜达尔卡纳尔岛(简称瓜岛)上修建机场,机场于 1942 年 8 月 5 日完工。这对美、澳间
交通极为不利,美遂决定攻占该岛。美、日双方于 1942 年 8 月 7 日开始至
1943 年 2 月 7 日进行了六个月争夺战,双方不仅在岛上展开陆军争夺,还进
行大小海战 30 余次,双方各损失驱逐舰以上舰只各 24 舰。美军参战士兵约
6 万,伤亡 6 千,日军参战 3.5 万,被歼 2.4 万。尽管日军损失略大于美军, 但反映日军人力物力不足的困难,而美军不仅人力在开战后迅速增加,特别是海、空军力量由于强大工业基础而急剧增长,优势更加明显。最后,剩余日军在饥饿、急病等折磨下,于 2 月 1 日至 7 日偷偷撤离。
瓜岛战役后,双方又开始新乔治亚群岛的战斗,1943 年 6 月 30 日美军
在新乔治亚岛及附近二岛登陆,经多次陆、海、空军战斗,美军于 10 月 9
日占领该群岛,并获得 5 个机场。11 月 1 日,美军又在新乔治亚群岛北的希根维尔岛登陆,11 月 6 日占领该岛。为了巩固对所罗门群岛的占领,美军与以新不列颠岛上拉色尔为海、空军基地的日军,于 11 月内发生七次相互攻击的海、空军战斗。虽然双方各有损失,但日军终于无法支撑将基地撤到特鲁克群岛,拉色尔亦失去作用。
在彻底解除对澳大利亚的威胁后,美军随着即向太平洋中部日军占据的群岛发动攻击。在这里首先攻击的是吉尔伯特群岛,其次是马绍尔群岛。美军是 1943 年 11 月 20 日分别在吉尔伯特群岛的马京岛和塔拉瓦岛登陆,并于
23 日与 29 日分别占领两岛。对马绍尔群岛,美军于 1944 年 1 月 31 日登陆瓜加林岛,2 月 8 日占领全岛。2 月 17 日起攻占防守薄弱的西部诸岛,对设防坚固的东面四岛则弃之不顾。这两个群岛都是在美军强大舰队包围下,完全控制海、空权情况下,施以强烈轰炸后被占领的。而日军在失去海、空军支援下,完全孤立无援,被逐个击破。在马绍尔群岛,日军认为美军会先攻其外围,故着重防守东部边缘诸岛。可是,在失去海、空力量支援下,给美军选择其弱点施以攻击创造机会。而防守坚固之岛没有海、空支援,变成毫无作为的孤岛。
马里亚纳群岛地位十分重要。在马绍尔群岛失守后,日军认为美打击重点可能在菲律宾,故将舰队布置于菲南部,而把飞机分置于马里亚纳、加罗林和菲律宾,准备以舰载机与岸基飞机相配合消灭美国舰队。进攻马里亚纳的美军舰队越过防守严密的加罗林群岛,于 6 月 12 日至 14 日突然出现并击
毁岛上各机场岸基飞机。美军舰队 15 日在马里亚纳群岛海域出现时,日军始判明情况,调其舰队由菲北上。19 日两舰队于塞班岛以西海域交锋,由于美机在数量与质量上的优势,日军航母飞机遭毁灭性打击,航母三艘受伤,舰队撤往冲绳。在失去制海权和制空权情况下,塞班岛、提安尼岛和关岛分别于 7 月 6 日、8 月 1 日和 8 月 10 日被美军攻下。
美军在太平洋取得胜利的同时,亦攻占了新几内亚北部日军占据地区,
并于 1944 年 9 月 15 日占领马鲁古群岛最北的莫罗泰岛。菲律宾遂暴露在南、北两路美军攻击之下。由于菲律宾是日军海上联系东南亚与中南半岛的要地,日军准备调集日本本土及新加坡舰队与美决战,挫败其进攻,扭转战局。具体作法,以日航母把美航母引开,然后以日舰队歼灭美登陆船只和部队。从 10 月 23 日至 25 日双方舰队实际战斗结果来看,这次在菲中部莱特海战是
二战中最大一次,参战舰只 282 艘。日军参战 4 艘航母全部沉没,其他舰只损失较多,美军只损失轻型航母一艘与少量其他舰只。由此日航母已被全歼失去远洋作战能力。
美军从 10 月 20 日至 30 日攻占菲中部莱特岛,把菲南、北分割。在北部,
美军 1 月 9 日在吕宋岛登陆,2 月 25 日进入马尼拉。在南部,2 月底开始登
陆,到 5 月中旬占领全部岛屿。
美军攻占菲律宾后,还有两次登陆战,一是硫黄岛,一是冲绳岛。硫黄岛是离日本本土较近的航空与海运基地。美军从 2 月 19 日到 3 月 26 日花了
36 天才占领那里,比预定 5 天时间多得多。日军虽无海、空军支援,但靠坚固工事,使美军付出较大代价才夺取该空军基地。
冲绳是美军登陆的较大岛屿,是美军占有菲律宾后攻占的最重要基地。美军从 3 月 26 日到 6 月 30 日,花了 96 天才占领此岛。日军由于海、空力量已十分虚弱,只得利用其剩余力量,甚至采取自杀性的攻击,使美军受到很大损失,伤亡 7.5 万人,驱逐舰以下舰艇有 400 艘沉没。日军的海、空军力量在战斗中几乎损失殆尽,而美军获得的海、空军基地,则使日本本土完全暴露在盟军之下。
- **日军在缅甸的失败:**在 1942 年 5 月日军占据整个缅甸,英军与一部分中国军队退入印度,另一部分退回云南后,日军曾企图乘胜向印度东部阿萨姆地区进攻。但由于兵力不足及在中途岛与瓜岛的失利而搁置。在此期间, 缅甸战场相对比较平静。退到印度的中国部队及后来空运到印的部队,经过整训,配上新式装备为反攻作准备。另一项准备就是中印公路的修建。它不仅是作为反攻缅甸,打击日军之用,同时也是解决仅靠由印度空运物资到中国的所受限制,以加强中国军队和配合美军在太平洋的反攻问题。
1943 年 9 月,中国驻印军与美军一个团由缅甸西北向缅甸北部密支那方
向进攻。英军于 1944 年 1 月 9 日从印度东部向缅甸西部进攻。在云南境内,
组成的中国远征军于 1944 年 5 月 10 日越过怒江,向西策应中国驻印军的进
攻,于 1945 年 1 月下旬,两军会师畹町,打通中印公路。
然后,中、英、美联军南下,3 月 20 日收复曼德勒,5 月 1 日收复仰光。残余日军分别退入泰国与马来西亚。
- **中国战场与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在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为加强对中国的控制及配合其“南进”政策,在正面战场上主要是打通浙赣、平汉、粤汉、湘桂四条铁路线。
1942 年 4 月,美军轰炸日本东京等地飞机由东京东面海域航母起飞,轰炸后飞往中国浙江机场降落。对此,日本大本营命令侵华日军进攻浙赣线、破坏浙西与赣东机场。日军于 5 月分别由杭州与南昌东、西两路出兵,于 7
月 1 日在江西横峰会合,在破坏沿线机场及暂驻浙西后,即撤回原地。
在 1943 年,日军在海上节节失利,海上交通日益困难情况下,遂想打通陆上直通印支的交通,以保持日本与东南亚之间联系与往来。这涉及到平汉、粤汉与湘桂三条铁路线。日军于 1944 年 4 月在河南,由开封向南进攻平汉线
上各城市。5 月 26 日由湖北向湖南进犯,8 月 8 日占领衡阳,然后又向湘桂线进军,到 12 月初,一直进到贵州独山。由于孤军深入,不得不后撤至河池。
但是,到 1944 年底 1945 年初时,太平洋战争形势骤变,美军在马里亚纳群岛战役后,又在菲律宾展开登陆战,拦腰切断了日军本土与东南的联系,而且向日本本土推进。这时,日军不得不改变策略,对日军在华南战场开始收缩。在江南经广西、湖南开始后撤,以加强华北、华中地区。
另外,在日军侵占的华北、华东及华中、华南等地,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的敌后抗日游击根据地,在 40 年代则经过 1940、1941 年两年困难后,取得较快发展,甚至使日占区及日军收缩到铁路沿线。尽管进行战斗的规模不大, 但是已对日军造成严重威胁,人民武装也有较大发展。到 1945 年 4 月,八路
军已从抗战初期 4.2 万人发展到 65 万人,新四军从 1.03 万发展到 26 万人,
华南抗日武装亦从零发展到 2 万人,共有人民武装 93 万。另有民兵 220 万。其所抗击的地区的日军占全部在华日军的 5/6,及日本所组织的几乎百分之百的伪军,创造了以劣质装备打击与拖住优质装备侵略军的重要战绩。
1945 年 8 月 8 日,苏军根据其在 1945 年 2 月于雅尔塔举行的美、苏、英三国首脑会议上商定于欧战结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的承诺,对日正式宣战。
苏军经过充分准备,调集了 158 万人的部队与大量的火炮、坦克、飞机
向在中国东北的 97 万日关东军发动进攻。其进攻方向有三:一路由蒙古东部向着沈阳、长春。其两翼是海拉尔、齐齐哈尔与张家口、承德。另一路由绥芬河向牡丹江、吉林、哈尔滨推进。第三路由东部沿松花江向哈尔滨进击。到 8 月 14 日,苏军已在不同方向给日军以严厉打击,向前推进 50~500 km, 完成了对沈阳、长春、吉林、哈尔滨与齐齐哈尔等地日军的分割与包围。日军全线基本上失去有组织抵抗。根据日本天皇宣告接受波茨坦公告条件,日本关东军于 8 月 20 日停止抵抗,举手投降。
在中国战场上的日军,9 月 9 日于南京在向中国的投降书上签字。
- **日本的投降:**在太平洋战场上,日军由于硫黄群岛与冲绳岛的失守, 战火已临近日本的四岛。由于海、空军力量已消耗殆尽,日本的四岛已暴露在美国飞机、兵舰毫无顾忌的攻击之下,轰炸、炮击和封锁已使日本经济陷于瘫痪,石油、粮食极端缺乏。在此情况下,原来准备集中最后力量,在本土实行决战的计划亦难以实现。1945 年 6 月 22 日,日本天皇召开会议决定谋请苏联进行调停、沟通谈判,结束战争,但无结果。7 月 26 日波茨坦公告, 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本政府认为公告对保留天皇制没有保证,态度犹豫。军部仍坚持战斗到底。
美军计划在通过轰炸,大量摧毁其各种防御设施后,于 11 月在日本南部登陆。8 月 8 日苏军进入东北迅速击溃日关东军又使其失去背后的依靠,形成腹背受敌。加上 8 月 6 日和 9 日对广岛和长崎两市的原子弹袭击,使日本看到将战争继续进行下去,将会使本土遭受毁灭性打击。8 月 9 日晚御前会议上,首相铃木提出在继续维持天皇制的前提下接受波茨坦公告,外相作了解释后,军部仍持反对意见,最后天皇决定采取外相方案,日本投降。8 月10 日晨通过瑞典公使把日本照会转给美、英、中、苏四国。军部一些法西斯分子拟策划政变阻挠。8 月 15 日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
1945 年 9 月 2 日上午 9 时,在停泊于东京湾的密苏里号美舰上举行签字
仪式。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陆军参谋长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随后,接受投降的同盟国代表,麦克阿瑟上将、美国代表尼米兹海军上将、中国代表徐永昌将军、英国代表福莱塞海军上将、苏联代表杰烈维西科中将,以及澳、加、法、荷、新西兰等国代表依次签字。至此,各国对日战争胜利结束,二战取得最后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