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地缘问题

地缘问题主要有海洋、南极、环境和南北四个问题。

  1. **海洋:**海洋在地球表面 5.1×108km2 中占 77.4%。海洋在地理上的重要意义,首先是交通价值。在目前,海洋上的船舶运输不但便宜,而且运量相当大,超过其他交通工具。正是由于这种价值,世界上的大城市、工业、人口都是趋向于沿海地带。其次是资源价值。海洋中,不仅有大量的生物资源(如大量的鱼类),海水化学资源(如各种盐类),矿产资源(据估计有2×1012~3×1012t 锰结核),能源资源(如近千亿吨石油、大量天然气), 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所以,海洋是一个大宝库。第三是国防价值。由于海洋也是海军舰艇活动的场所,如无强大海军防守其近海与海岸,就会成为敌对国海军侵扰与进攻的地方。所以,凡是具有海岸线的国家,无不注意海军的建设,以保卫自己国家的海疆。

海洋与陆地不同,陆地可说已全部被各个国家所分割,根据政治有关概念,海洋可以分出领海、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公海。

  1. 领海。领海在地理上是指与海岸平行并具有一定距离宽度的带状海洋水域。按海洋法,领海定义为:“国家主权扩展于其陆地领土及其内水以外邻接其海岸的一带海域,称为领海。”关于主权不仅是指水域,而扩展于领海之上的空间及海底和底土。

关于领海中的“一带海域”的确定涉及到领海的基线、领海的宽度和领海的外沿线的确定。

领海的基线是指“沿海国官方承认的大比例尺海图所标明的沿岸低潮线”。但是,“在海岸极为曲折的地方,或者如果紧接海岸有一系列岛屿, 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的划定可采用连接各适当点的直线基线法”。直线基线法就是在岸上向外突出的地方和一些接近海岸的岛屿上选一系列的基点,各基点依次相连,各点间的直线就连成沿海岸的折线。

关于基线向外的宽度有个发展过程。在 18 世纪,以海岸边大炮所能打到

的距离为限。那时大炮射程约为 5.6km,故被当时的海洋大国所接受。而后, 由于炮的射程增大,各国遂把领海向外扩大到 7、11、22km 或更多,不过采用 22km 的占多数。到 1972 年,南美秘鲁等国家带头,为保护其沿海渔业资源,把领海扩大到约 370km。1973 年召开了第三次海洋法会议第一期会议。经过九年的艰苦谈判,新的海洋法公约(即《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于 1982

年 4 月 30 日在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第十一期会议上通过。经磋商,根据大多数国家意见通过的《公约》规定为,“每一个国家有权确定其领海的宽度,直至从按照本公约确定的基线量起不超过 22km 的界限为止。”但有些拉美国家仍坚持 370km,未签署此公约。

关于领海的外部界限是“一条其每一点同基线最近点的距离等于领海宽度的线”。

  1. 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专属经济区是从测算领海基线量起约370km,在领海之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沿海国家对这海域自然资源享有主权权利和其他管辖权。而其他国家则享有航行自由、飞越自由和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专属经济区制度已为绝大多数参加第三次海洋法会议国家所接受。专属经济区虽定为约 370km,但有的涉及对岸国家的专属经济区时,则以中线分割。所以,有的沿海国家专属经济区不到 370km。

大陆架亦称大陆棚,它是从沿岸低潮线起逐渐以极其平缓的坡度向海洋方向倾斜延伸部分,直到海底坡度发生显著增大的转折处为止,其平均深度为 130m 左右。当大陆架的宽度不超过 370km 时,则专属经济区的法律地位适用于 370km 以内的大陆架。而 370km 以外的大陆架,其权益最大可扩展至领海外约 650km,其上覆水域属于公海,对定属种生物的捕获仍是沿海国的专属权利,对非生物资源沿海国虽有专属权利,但应向国际海底管理局缴付费用或实物。

  1. 公海。海洋公约草案规定:公海是指不包括在国家的专属经济区、领海或内水或群岛国的群岛水域内的全部海域。专属经济区虽在沿海国领海之外,但其他国家仍享有航行、飞越等自由,所以它既非领海又非公海,而是自成一类的海域。

公海自由被看作是公海制度的法律基础,对于有海岸国和无海岸国都有航行自由,捕鱼自由,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自由,公海上飞行自由。

在过去,领海以外的海域即为公海。对于经济、技术发达的国家来说, 可以利用公海自由任意捕捞和开采海洋资源为其利益服务。第三世界国家大量出现以后,在第三次海洋会议的 167 个与会国中,第三世界国家占多数。经过他们的斗争,对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的资源专属权,以及有偿使用公海资源方面反映了第三世界国家权利,限制了一些大国的以往的“自由”。

  1. **南极:**南极实指南极洲。它位于地球的最南端。由围绕南极的大陆、陆缘冰和岛屿组成,三者总面积约 1.4×107km2,占世界陆地总面积 9.4%。

1772—1775 年,英国人库克到达南设得兰群岛,1820—1821 年,美国帕尔默、沙俄的别林斯高晋、英国的布兰斯菲尔德先后到达南极大陆。1838— 1842 年,英国的罗斯、法国的迪尔维尔、美国的威尔克斯先后考察了南极大陆。1911 年 12 月阿蒙森等四个挪威人首次抵达南极极点。至此,人们才对南极有较全面了解。

南极是一个古老的地盾和准平原,平均海拔 2350m。上面几乎全被冰雪所覆盖,冰层厚度平均 1880m。这里气候特点是酷寒、风大、干燥。全洲平

均温度为-25℃。全洲平均风速为 17~18m/s。绝大部分地区降雨不足 250mm, 环境严酷,无人定居。

南极资源十分丰富。陆地下埋藏有大量煤和金、铜、锰、镍⋯⋯金属矿。沿海有储量可观的石油与天然气。生物资源除鲸、海豹外,最特殊的是周围海域中有大量磷虾,估计年捕获量可达 5×107—7×107t。不过这类资源,除磷虾已有少量被捕捞外,由于环境严酷尚无商业开采价值,仍弃置未用。

从 1908 年到 1946 年,对南极提出领土要求的国家有新西兰、澳大利亚、法国、挪威、智利、阿根廷等。这些要求既未被国际所承认,提出要求的国家自身也难以进行有效占领。同时,这些国家所宣布的领土不少是相互重叠的。幸好只是宣布而无法实际占领,否则就会出现严重的争夺。

二战后,各国对南极的科学考察兴趣日增。特别是 1957—1958 年第三次

国际地球物理年,专门对南极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考察。此后,于 1959 年

10 月,阿根廷、澳大利亚、比利时、智利、法国、日本、新西兰、挪威、南非、英国、美国和苏联在华盛顿开会,专门讨论南极的归属和用途,并签订

《南极条约》。其内容主要是:南极只用于和平目的;允许科学考察和协作的自由;科学考察的计划、人员、资料和结果可自由交流;在条约有效期内

(自 1961 年起开始生效,期限为 30 年)不承认、不争论、不公认早先任何领土要求,也不能提出新的要求。后来,又有些国家参加该条约并成为协商国。我国于 1983 年 5 月 9 日加入该条约,1985 年 10 月 7 日正式成为南极条约协商国。

30 年期限已过,南极的归属问题引起各方关注。不过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支持将其作为全人类共同财富,由联合国对之进行有效管理。

  1. **环境:**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环境,但是人口的增长,工农业的发展,化石燃料的应用,城市化的进展,又造成严重的生态失衡,三废污染, 出现了全球增温,海平面上升,酸雨,臭氧空洞⋯⋯环境问题。它不仅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且危及居民的身体健康,甚至人类本身赖以生存的环境。为此,联合国于 1972 年 6 月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992 年 6 月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 世纪行动议程》和《里约热内卢宣言》。接着,在该地又举行了环境与发展的首脑会议。

环境问题大多是全球性的或跨地区性的。例如,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 使地球增温,就会使全球气候发生巨大变化,由此会产生干旱、洪水、热浪、暴风雪等灾害,对生产、城市和人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破坏;其温室效应使海平面上升,不仅使世界人口集中和经济、城市发达的沿海地带受到沉沦之灾,而且会使一些岛国从地球上消失。臭氧空洞出现,造成紫外线辐射增加将给人类生存本身带来威胁。这类环境问题关系到地球上的每个国家和每个人。可是,解决这些问题则又涉及到责任、规划、资金、技术⋯⋯问题。为此就需通过国际的、国家间的政治等活动来解决这些问题。例如,西欧各国出现的绿色运动和绿党十分活跃,不仅获得相当数量选票,而且进入了议会。在 1989 年欧洲的议会选举中,有 30 名绿党成员当选,并组成了“绿色议会党团”。

另外,环境问题可能成为地区性国家之间的严重矛盾,甚至冲突。因此, 环境问题是无国界的,一个地方产生问题,必然影响到另一个地方,例如, 西欧在法、德、荷、比、卢交界地带由于工业集中所产生的 SO2 的排放,虽

然用高烟囱解除了当地的污染,可是随着西风扩散到北欧,给该地造成酸雨, 使森林和河湖中的生物遭受严重灾害。这种情况不仅在西欧发生,北美大湖南岸的 SO2 的排放也造成大湖北岸的酸雨。这是环境污染方面突出例子。环境资源方面的矛盾就更加明显。例如,在一些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不仅制约着经济发展,还影响当地人民的生存,像尼罗河水对埃及和苏丹;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对土耳其、叙利亚和伊拉克;约旦河对约旦、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都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总之,环境问题已经进入国际政治领域,它本身又是一种地理空间问题,当然在政治的空间格局中又增加一项重要的地理因素。政治地理学家不能不予以极大的注意。

  1. **南北问题:**在世界分成两大集团对立,第三世界兴起时,世界上主要问题是东、西问题与南、北问题。东、西是指两大集团,问题是世界的和平和战争问题。南、北主要是指位于南面的亚、非、拉的发展中国家与位于北面的发达国家,问题是其间的经济差距与发展问题,也有称其为贫富问题的。

位于南面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原来大多是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处于被剥削、受压迫地位,经济落后,与北面的宗主国、帝国主义、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在经济上有很大差距。从南方的国家独立到现在,总体来说,它们都已获得快速发展和重大经济变革成效。在近 30 年中,南方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一直高于北方。以南、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看,1960 年为 20:80,到 1980 年为 25.4:74.6。南、北经济人均增长率,1965—1973 年分别为 3.9%和 3.6

%;1973—1980 年为 3.1%和 2.1%。双方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1960—1980 年,南方从 29.7%升为 34%,北方从 70.3%降至 66%。

到了 80 年代,形势出现逆转。南、北国内生产比重,80 年代又退到 1960 年的 20:80 水平。出口贸易比重,1987 年为 25.5:74.5。1980 年至 1984 年,南、北经济年均增长分别为 0.7%和 1.3%。要知道,整个 80 年代,拉美和非洲都是负增长,拉美倒退 10 年,非洲倒退了 20 年。过去所说的差距拉大是指这段时间,是指拉美与非洲的大部分国家。因为,这段时间(1980

—1989 年),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 4.3%,发达国家为 3

%,仍是前者高于后者。而 80 年代的东亚发展中国家则是飞速发展阶段。

进入 90 年代,发达国家经济陷入严重衰退,而发展中国家,亚洲经济仍快速增长,非洲多数国家经济虽仍在恶化,但拉美、西亚已有好转。1993 年, 世界经济增长 2.2%,发展中国家为 6.1%,发达国家为 1.1%。

上述情况的变化反映北方对南方影响,南方对北方的依赖都在下降。而一些亚洲国家经济与金融实力在加强,反而在向发达国家投资。在制造业中, 不但发展中国家在迅速发展,发达国家也在快速向外转移。亚洲(特别是东亚)已成为世界上发展较快地区,其次是拉美,第三可能是南部非洲。总之, 南北的形势在变化。

当然,南方仍然存在着自身的问题。首先是基础严重滞后。例如,美国1992 年国内生产总值为 6 万亿美元,非洲的 40 个发展中国家则不过是 2000

亿美元。美国年增长 3%就等于非洲的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人均产值美国为 2

万美元,非洲只有 500 美元,即使以同等速度增长,其绝对值差距当然越来

越大。其次是人口因素。以 80 年代情况来看,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1%(非洲为 3.2%),发达国家为 0.6%。这当然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第三是地区差异。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文化因素加上发展阶段不同,各地区之间经济增长情况的差异超过了其与发达国家的相比。如 1980—1989 年的人

均产值增长率,东亚 6.7%,南亚 3.2%,拉美-0.6%,非洲为-2.2%。

另外,还应当看到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在国际上,发达国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经济的运行秩序和规律仍取决于它们,贸易中剪刀差、保护主义以及第三世界背负着沉重的债务与科技方面的差距,使其处于不利地位。在国内,则有教育水平低,两极分化,法制不健全,以及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严重不适应等,都对经济发展起不同的制约作用。总之,第三世界经济情况已有很大变化,发展不平衡规律是客观存在,第三世界的发展将会克服上述障碍,加速前进,对世界的格局也将产生深远影响。